电动工具电池的车用充电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9972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动工具电池的车用充电座,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第一座体,其内部具有一容置槽,用以容置一电动工具电池,且该第一座体具有一第一枢接部与一设于该第一枢接部的第一结合部;    一第二座体,是具有一车用接头,用以接设汽车的一电源插座,且该第二座体具有一第一固定部与一枢设于该第一枢接部的第二枢接部,使该第二座体可于该第一座体上而作一预定角度的往复偏摆;    一充电装置,是设于该第一座体或该第二座体内部,该充电装置是具有一电路板、一形成于该电路板的充电电路,以及一组导接端片,该组导接端片是与该充电电路电性连接,并伸入该容置槽中,用以导接该电动工具电池的电极;    一定位件,是设于该第一座体,并具有一第二固定部与一第二结合部,该第二固定部是设于该第二座体的第一固定部;该定位件是可沿该第二座体的转动中心作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的往复运动,当该定位件于该第一位置时,该第二结合部是与该第一结合部结合,使得该第二座体无法相对于该转动中心偏摆,而当该定位件于该第二位置时,该第二结合部将脱离该第一结合部,使得该第二座体是可相对于该转动中心偏摆;以及    一弹性件,是设于该第一座体与该定位件之间,用以维持该定位件于该第一位置。(*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与电池充电座有关,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电动工具电池的车用充电座
技术介绍
电动工具在携带外出时,通常是利用可充电的电池作为其动力来源,若电池的电力耗尽时,必须由充电座以补充电池的电力,但是在户外使用充电座时,其电力来源的选择性不多,因此,对使用者而言,最方便的电力来源是使用车上的电源插座。一般电动工具电池的充电座结构主要包含有一座体与一固接于该座体一端的车用接头,该座体内部是容置有一电池与一电性连接于该电池的充电装置;由该车用接头电性连接于车上的电源插座,该电池即可进行充电的动作。然而,该充电座于使用时,通常是使用汽车点烟器所使用的电源插孔,而该电源插孔是位于汽车排档杆的前方,若该车用接头使用该电源插孔,由于该充电器的车用接头是固定于该座体而无法相对该座体枢转,该座体与该排挡杆将会互相干涉,使得该排档杆容易受该座体的影响而无法顺利作动,因此,该充电座容易造成使用者的困扰与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工具电池的车用充电座,其是可枢转,用以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电动工具电池的车用充电座,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第一座体,其内部具有一容置槽,用以容置一电动工具电池,且该第一座体具有一第一枢接部与一设于该第一枢接部的第一结合部;一第二座体,是具有一车用接头,用以接设汽车的一电源插座,且该第二座体具有一第一固定部与一枢设于该第一枢接部的第二枢接部,使该第二座体可于该第一座体上而作一预定角度的往复偏摆;一充电装置,是设于该第一座体或该第二座体内部,该充电装置是具有一电路板、一形成于该电路板的充电电路,以及一组导接端片,该组导接端片是与该充电电路电性连接,并伸入该容置槽中,用以导接该电动工具电池的电极;一定位件,是设于该第一座体,并具有一第二固定部与一第二结合部,该第二固定部是设于该第二座体的第一固定部;该定位件是可沿该第二座体的转动中心作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的往复运动,当该定位件于该第一位置时,该第二结合部是与该第一结合部结合,使得该第二座体无法相对于该转动中心偏摆,而当该定位件于该第二位置时,该第二结合部将脱离该第一结合部,使得该第二座体是可相对于该转动中心偏摆;以及一弹性件,是设于该第一座体与该定位件之间,用以维持该定位件于该第一位置。其中该第一结合部是具有多数嵌槽,该第二结合部具有一凸垣,该凸垣是嵌设于该等嵌槽中。其中该等嵌槽是以该第二座体的转动中心为圆心而呈环状排列。其中该等嵌槽是相互连通。其中该第一固定部是设有一卡槽,用以供该定位件卡置。其中该第二固定部是具有二凸柱,该卡槽的周壁两侧是分别凹设有一凹槽,各该凸柱是可嵌设于各该凹槽中。当该定位件于该第一位置时,该第二结合部是与该第一结合部结合,使得该第二座体无法相对于该转动中心偏摆,而当该定位件于该第二位置时,该第二结合部将脱离该第一结合部,使得该第二座体是可相对于该转动中心偏摆;由此,该第二座体是可依使用者的需要而在该第一座体上相对于该转动中心偏摆至一预定角度,以达到增加使用的便利性的目的。附图说明以下配合附图列举以下较佳实施例,用以对本技术的结构及功效进行详细说明;其中所用附图先简要说明如下,其中图1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一剖视图,主要是显示定位件于第一位置的状态;图4是一剖视图,主要是显示定位件于第二位置的状态;图5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以及图6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使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及图2,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动工具电池的车用充电座10,包含有一第一座体20、一充电装置30、一第二座体40、一定位件50,以及一弹性件60。该第一座体20是包含有二第一基部21a,21b,各该第一基部21a,21b的周缘是紧密接合,并由二固定栓22而相互固定,使得各该第一基部21a,21b之间形成出一容置槽23,用以容置一电动工具电池24,而该电动工具电池24的一部分是突出于各该第一基部21a,21b的后端,另外,各该第一基部21a,21b相对的一侧具有一相互对应的长槽25;各该第一基部21a,21b的前端是具有一概呈圆形的第一枢接部26a,26b,其中该第一基部21a的第一枢接部26a具有一贯通两侧的贯孔262,该贯孔262的轴心是同轴对应于该第一枢接部26a,26b的轴心,而该第一基部21b的第一枢接部26b则具有一第一结合部264,该第一结合部264是开设有多数概呈矩形的嵌槽266,该等嵌槽266是相互连通。该充电装置30是可设于该第一座体20或该第二座体40内部,在本实施例中,该充电装置30是设于该第一座体20内部,该充电装置30是包含有一嵌设于各该第一基部21a,21b的长槽25的电路板32、一形成于该电路板32的充电电路(图未显示),以及一组导接端片34,其中该组导接端片34是与该充电电路电性连接,并伸入该第一座体20的容置槽23中,用以导接该电动工具电池24的电极。该第二座体40是包含有二第二基部41a,41b,各该第二基部41a,41b的周缘是紧密接合,并由二固定栓42而相互固定,使该等第二基部41a,41b的前端形成一车用接头43,用以接设车上的一电源插座,而各该第二基部41a,41b的后端具有一概呈圆形的第二枢接部44a,44b,各该第二枢接部44a,44b是枢设于各该第一枢接部26a,26b,使得该第二座体40可于第一座体20上而作一预定角度的往复偏摆,且该第一座体20的嵌槽266是以该第二座体40的转动中心为圆心而呈环状排列,另外,该第二枢接部44a具有一穿通两侧的穿孔441,而该第二枢接部44b是具有一第一固定部443,该第一固定部443是开设一卡槽445,该卡槽445与该穿孔441的轴心是同轴对应于该第一枢接部26a,26b的轴心,且该卡槽445的周壁是分别向顶、底两侧再凹设一凹槽447。请再配合参阅图3及图4,该定位件50是包含有一顶抵杆52与一挡止块54;该顶抵杆52是依序穿过该第二枢接部44a的穿孔441与该第一枢接部26a的贯孔262而穿置于该第一基部21b的第一枢接部26b,且该顶抵杆52可沿着该第二座体40的转动中心作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的往复运动;该挡止块54具有一第二固定部542与一第二结合部544,其中该第二固定部542是于该挡止块54的顶、底两侧形成二凸柱546,而该第二结合部544是于该挡止块54相对该第二枢接部44b的一侧形成一凸垣548,由该二凸柱546嵌设于该第二枢接部44b的凹槽447中,使得该挡止块54是可卡置于该卡槽445内,进而使该凸垣548嵌设于该等嵌槽266内,另外,该挡止块54具有一贯通前、后两侧的通孔549,利用一螺丝56穿过该通孔549,并锁设于该顶抵杆52,将该顶抵杆52与该挡止块54相互固定在一起;当该顶抵杆52于该第一位置时,如图3所示,该挡止块54的凸垣548是嵌设于该第一枢接部26b的嵌槽266内,使得该第二座体40无法相对于该转动中心偏摆,而当该顶抵杆52于该第二位置时,图4所示,该顶抵杆52将推抵该挡止块54,使得该挡止块54的凸垣548脱离该第一枢接部26b的嵌槽2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俊邓正宜李建仁
申请(专利权)人:车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