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蓄电池恒流充电、反接报警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9650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蓄电池恒流充电、反接报警电路。为了克服蓄电池充电时如何保持电流恒定不变和提高电路安全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一种新型的蓄电池恒流充电、反接报警电路,包括包括恒流模块、报警模块和保护模块,保护模块的输入端与电源连接,保护模块的输出端与供电电压VCC2连接,保护模块的第一保护端与恒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保护模块的第二保护端与蓄电池的正极连接,恒流模块的输出端与蓄电池的正极连接,报警模块的输入端与蓄电池的正极连接,报警模块的输出端接地。优点是蓄电池充电时电流恒定不会对蓄电池造成损伤,延长了蓄电池的寿命,而且还设计了保护模块和报警模块,保证电路的安全性。保证电路的安全性。保证电路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蓄电池恒流充电、反接报警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力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蓄电池恒流充电、反接报警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众所周知蓄电池的应用是很广泛的,由于蓄电池是外接设备,实际用户经常把蓄电池正负极接反,给仪表和蓄电池造成了不可恢复的损伤。蓄电池正负极反接后,将烧毁一部分电子线路,同时反接后的自放电将对蓄电池造成永久的损伤。
[0003]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可调节电流的恒流充电电路”,其公告号CN204681147U,公开日2015年9月30日,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电流的恒流充电电路,包括变压器,变压器的输出端与整流桥的输入端相连接,整流桥的正输出端与限流电阻的一端相连接,限流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选择开关的一端相连接,第一稳压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二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接,第二稳压二极管的负极通过电阻与地相连接,第二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还通过电阻与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接,选择开关的另一端外接第一电阻的一端或者第二电阻的一端,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三极管的发射极相连接,三极管的集电极作为蓄电池的正充电端。该技术使用稳压二极管控制电压进而达到稳定电流的作用,但是稳压二极管的稳定值是不稳定的,该技术也未设计保护电路,安全性不足,且电路设计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主要解决蓄电池充电时如何保持电流恒定不变和电路安全性的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蓄电池恒流充电、反接报警电路。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0006]本技术为一种新型的蓄电池恒流充电、反接报警电路,包括恒流模块、报警模块和保护模块;所述的保护模块的输入端与电源连接,供电电压VCC1与保护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保护模块的输出端与供电电压VCC2连接,保护模块的第一保护端与恒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保护模块的第二保护端与蓄电池的正极连接端连接;所述的恒流模块的输出端与蓄电池正极连接端连接;所述的报警模块的输入端与蓄电池正极连接端连接,报警模块的输出端接地。可以通过恒流模块根据输入电源电压的大小调节使得其输出电流为一恒定值,这样在给蓄电池充电时电流恒定不会对蓄电池造成损伤,而且还设计了报警模块,当蓄电池供电时接反了,报警模块会报警提示,保证电路的安全性。
[0007]作为优选,所述的保护模块包括肖特基二极管D1、肖特基二极管D2和肖特基二极管D3,肖特基二极管D1的阳极与电源连接,肖特基二极管D1的阴极与肖特基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肖特基二极管D2的阴极与供电电压VCC1连接,肖特基二极管D3的阳极与蓄电池正极连接端连接,肖特基二极管D3的阴极与供电电压VCC2连接。肖特基二极管D1是在电源反接时,截止电压,保护可调节3端正电压稳压器U1;肖特基二极管D2的作用是防止电源反接,
保护后级电路;肖特基二极管D3的作用是防止蓄电池反接,保护后级电路。
[0008]作为优选,所述的恒流模块包括可调节3端正电压稳压器U1和电阻R2,可调节3端正电压稳压器U1的型号为LM317,可调节3端正电压稳压器U1的电压输入脚与肖特基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可调节3端正电压稳压器U1的电压输出脚与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可调节3端正电压稳压器U1的电压调节脚与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电阻R2的第二端与蓄电池正极连接端连接。当电源接入给蓄电池充电时,可调节3端正电压稳压器U1的电压输出脚和电压调节脚的电压是一样的,电阻R2两端的电压也会是一样的,从而保持充电时恒流模块输出的电流是恒定的,保护了蓄电池充电时的安全,延长蓄电池的寿命。
[0009]作为优选,所述的报警模块包括二极管D4、蜂鸣器BEEP2和电阻R2,二极管D4的阴极与蓄电池正极连接端连接,二极管D4的阳极与蜂鸣器BEEP2的负极连接,蜂鸣器BEEP2的正极与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1的第二端与地线GND 连接。是为了保护模块的安全,当蓄电池接反时,可以提示人员及时做出调整。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1. LM317是可调节3端正电压稳压器,在输出电压范围1.2伏到37伏时能够提供超过1.5安的电流,此稳压器非常易于使用,蓄电池恒流充电正是采用了这一特性,使得在电路中电源给蓄电池充电时电流是恒定的,这样可以延长蓄电池的寿命。
[0012]2. 能够防止使用者接错蓄电池的正负极而导致电路负载损坏,当电路反接时,通过发出报警信号提示使用者,可以有效的防止由于人为误操作造成烧毁负载,大大提高了电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新型的蓄电池恒流充电、反接报警电路的原理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新型的蓄电池恒流充电、反接报警电路的蓄电池反接原理图。
[0015]图中1. 恒流模块,2.报警模块,3.保护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17]实施例:
[0018]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的蓄电池恒流充电、反接报警电路,如图1所示,包括恒流模块1、报警模块2和保护模块3;保护模块的输入端与电源的输出端连接,供电电压VCC1与保护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保护模块的输出端与供电电压VCC2连接,保护模块的第一保护端与恒流模块1的输入端连接,保护模块的第二保护端与蓄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的恒流模块1的输出端与蓄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的报警模块2的输入端与蓄电池的正极连接,报警模块的输出端接地。
[0019]保护模块3包括肖特基二极管D1、肖特基二极管D2和肖特基二极管D3,肖特基二极管D1的阳极与电源的输出端连接,肖特基二极管D1的阳极还与供电电压VCC1连接,肖特基二极管D1的阴极与肖特基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肖特基二极管D2的阴极与供电电压VCC1连接,肖特基二极管D3的阳极与蓄电池正极连接端连接,肖特基二极管D3的阴极与供电电压
VCC2连接。
[0020]恒流模块1包括可调节3端正电压稳压器U1和电阻R2,可调节3端正电压稳压器U1的型号为LM317,可调节3端正电压稳压器U1的电压输入脚与肖特基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可调节3端正电压稳压器U1的电压输出脚与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可调节3端正电压稳压器U1的电压调节脚与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电阻R2的第二端与蓄电池正极连接端连接。
[0021]报警模块2包括二极管D4、蜂鸣器BEEP2和电阻R2,二极管D4的阴极与蓄电池正极连接端连接,二极管D4的阳极与蜂鸣器BEEP2的负极连接,蜂鸣器BEEP2的正极与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1的第二端接地。
[0022]当电源给蓄电池充电时,电源的是正确的,肖特基二极管D1就会导通,电流电压就会流向可调节3端正电压稳压器U1和肖特基二极管D2。若电源接反了,肖特基二极管D1就会截止电压,保护可调节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蓄电池恒流充电、反接报警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恒流模块(1)、报警模块(2)和保护模块(3);所述的保护模块的输入端与电源连接,供电电压VCC1与保护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保护模块的输出端与供电电压VCC2连接,保护模块的第一保护端与恒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保护模块的第二保护端与蓄电池的正极连接端连接;所述的恒流模块的输出端与蓄电池正极连接端连接;所述的报警模块的输入端与蓄电池正极连接端连接,报警模块的输出端接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蓄电池恒流充电、反接报警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模块(3)包括肖特基二极管D1、肖特基二极管D2和肖特基二极管D3,肖特基二极管D1的阳极与电源连接,肖特基二极管D1的阴极与肖特基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肖特基二极管D2的阴极与供电电压VCC1连接,肖特基二极管D3的阳极与蓄电池正极连接端连接,肖特基二极管D3的阴极与供电电压VCC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的蓄电池恒流充电、反接报警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恒流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积明蓝晓荣覃凤柯建东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柯力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