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火救援训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59500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真火救援训练系统,多层结构包括第一集装箱、第二集装箱和第三集装箱,并设置有安全监控系统;第一集装箱和第二集装箱并排设置在第一层且二者两端均设置控制机房,第三集装箱设在第二层上方,一端设有操作机房另一端设有烟热训练室,且设置的天台用于攀爬救援训练,第一集装箱内设置易燃物火点、电气火点用于基本的灭火救援训练,第二集装箱设置闪燃火点、油性加工机床火点和储物柜火点,用于提高训练灭火和搜救的能力,第三集装箱设置有窗口以及网栅隔断式迷宫用于搜救和管道救援训练。通过设计多个训练区域,实现灭火、搜救、攀爬等多个任务的结合,并通过智能化的控制,保障其实用性和安全性,达到分级实战训练的效果。实战训练的效果。实战训练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真火救援训练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消防救援
,尤其涉及一种真火救援训练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火灾、地震、爆炸等各种灾害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无法计量,灾害无可避免的发生,如何能够有效的救援成为减少灾害损失的唯一途径,如果能够在灾害初期发动有效、及时的救援,往往可以大大降低经济财产和生命财产损失。这就要求救援人员具有极高的专业技能和心理素质,这些技能和素质仅仅靠实战中的积累是远远不够的,而普通的技能训练并不能实际提高救援实战中的能力。
[0003]因此,为了全面提高救援人员的身体、心理素质,提高救援技能,提高反应能力,需要一种综合系统系统。而目前的救援训练系统功能较单一,训练程序、路线固定不可变化,不能真实模拟灾害现场环境,训练人员没有现场的危机心理,所以不能准确评估训练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真火救援训练系统,通过设计多个训练区域,实现灭火、搜救、攀爬等多个任务的结合,并通过智能化的控制,保障其实用性和安全性,达到分级实战训练的效果,提供一种全面提高救援人员的身体、心理素质,提高救援技能,提高反应能力。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有:
[0006]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真火救援训练系统,真火救援训练系统为多层结构,包括多个集装箱,多个所述集装箱均设置有排烟口,所述集装箱包括第一集装箱、第二集装箱和第三集装箱;所述第一集装箱和第二集装箱并排设置在第一层且二者两端均设置有独立的控制机房,所述第三集装箱设在第二层,所述控制机房包括燃气瓶;所述第一集装箱包括第一训练区,所述第一训练区包括易燃物模型、易坠物和电气设备模型,所述易燃物模型和电气设备模型均设置有点火装置形成易燃火点,用于灭火救援训练,所述控制机房控制所述点火装置的开与关及控制火焰对灭火剂的模拟反应,所述燃气瓶通过设置的燃气管道为所述点火装置提供燃气;所述第二集装箱包括第二训练区和第三训练区,所述第二训练区包括产生闪燃火点的所述点火装置;所述第二训练区和第一训练区的连接处设置有模拟负压力门;所述第二训练区连通所述第一训练区和所述第三训练区;所述第三训练区包括油性加工机床和储物柜,所述油性加工机床和储物柜均设置有所述点火装置并形成燃烧火点;所述第二集装箱设置有楼梯用于连通所述第三集装箱,所述第三集装箱包括所述第四训练区和第五训练区,所述第四训练区设置有进入所述第四训练区的窗口用于丹佛救援训练,所述第四训练区设置有网栅隔断式迷宫用于搜救训练,所述第五训练区设置有管道用于管道救援训练;所述的第三集装箱的一端设置有操作机房,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集装箱、第二集装箱和第三集装箱内部设置的安全监控系统,另一端设置有烟热训练室,顶部设置有天台,所述天台上设置有斜面,用于进行攀爬救援训练。
[0007]本申请中,所述真火救援训练系统为多层结构,第一集装箱、第二集装箱和第三集装箱可根据训练的需要来规划不同路线,进行分级训练模式。第一集装箱中和第二集装箱并排排列,位于同一层可用于新兵的初级训练;第三集装箱设在第二层,第一集装箱中、第二集装箱和第三集装箱可用于中级的实战提升训练,所述第三集装箱上方设置的天台,第一集装箱中、第二集装箱和第三集装箱及天台可用于高级的定期考核训练。控制机房的设置用于控制第一集装箱中和第二集装箱内部的训练情况,保障训练人员的安全以及训练的效果。第一训练区第一训练区为模拟办公室的场景,设置有两个火点,第一处设置在易燃物模型上,用于训练人员的基本灭火训练;第二处设置在电脑设备模型上,对所述电脑设备模型灭火前需要关电闸,否则警报;易坠物的设置提醒训练人员进场前喷射天花,模拟击落易坠物。第二训练区为走廊,第二训练区设置的模拟负压力门用于训练释放压力,闪燃的所述点火装置会发生闪燃,供训练人员训练降温。第三训练区设置有两个火点,内部包括油性加工机床和储物柜,第一处设置在所述油性加工机床,会产生油性火,训练油性火灭火,要求训练人员要水雾降温,不降温直接喷射灭火剂会产生水浇油的轰燃效果。第二处设置在储物柜内,用于训练柜内灭火,要求训练人员降温后打开柜门进行灭火。楼梯的设置要求训练人员要探步以防楼梯结构受损,所述第四训练区设置的有窗口要求多个训练人员的合作翻越窗户进行救援,进入第四训练区内部的迷宫进行搜救训练,第五训练区设置有管道用于管道救援训练。烟热训练室用于训练人员的烟热训练。天台的设置用于高级的定期考核训练,通过挂绳攀爬,进行屋顶斜面救援。通过设计多个训练区域,实现灭火、搜救、攀爬等多个任务的结合,并通过智能化的控制,保障其实用性和安全性,达到分级实战训练的效果,提供一种全面提高救援人员的身体、心理素质,提高救援技能,提高反应能力。
[0008]可选地,所述第二训练区为走廊,所述走廊上设置有走廊入口,所述模拟负压力门设置在所述走廊一侧,所述走廊的一侧设置有走廊出口,所述走廊出口与所述第二集装箱内部连通。
[0009]可选地,所述第三训练区还包括货架,所述货架为倒塌状态。
[0010]可选地,所述第三训练区和第四训练区、所述第五训练区均设置有人形模具。
[0011]可选地,所述管道包括纵横相交的多条管道,横向的管道进行管道搜救任务的训练,纵向的管道贯穿所述天台进行模拟井下勘测任务训练。
[0012]可选地,所述第三集装箱的两端均连接有自下而上的楼梯。
[0013]可选地,所述第一集装箱、第二集装箱和第三集装箱均设置有安全门。
[0014]可选地,所述第三集装箱的一侧设置有爬梯。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真火救援训练系统的第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真火救援训练系统的第二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集装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第二集装箱的第一角度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第二集装箱的第二角度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的第二集装箱的第三角度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7为本技术的第三集装箱的第一角度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8为本技术的第三集装箱的第二角度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得本申请的专利技术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至图8,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真火救援训练系统,真火救援训练系统为多层结构,包括多个集装箱,多个所述集装箱均设置有排烟口123,所述集装箱包括第一集装箱1、第二集装箱2和第三集装箱3;所述第一集装箱1和第二集装箱2并排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火救援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真火救援训练系统为多层结构,包括多个集装箱,多个所述集装箱均设置有排烟口,所述集装箱包括第一集装箱、第二集装箱和第三集装箱;所述第一集装箱和第二集装箱并排设置在第一层且二者两端均设置有独立的控制机房,所述第三集装箱设在第二层,所述控制机房包括燃气瓶;所述第一集装箱包括第一训练区,所述第一训练区包括易燃物模型、易坠物和电子设备模型,所述易燃物模型和电子设备模型均设置有点火装置,所述点火装置形成易燃火点和电气火点,用于灭火救援训练,所述控制机房控制所述点火装置的开与关,所述燃气瓶通过设置的燃气管道为所述点火装置提供燃气;所述第二集装箱包括第二训练区和第三训练区,所述第二训练区包括产生闪燃火点的所述点火装置,所述第二训练区和第一训练区的连接处设置有模拟负压力门,所述第二训练区连通所述第一训练区和所述第三训练区;所述第三训练区包括油性加工机床和储物柜,所述油性加工机床和储物柜均设置有所述点火装置并形成燃烧火点;所述第二集装箱设置有楼梯用于连接所述第三集装箱,所述第三集装箱包括第四训练区和第五训练区,所述第四训练区设置有进入所述第四训练区的窗口用于丹佛救援训练,所述第四训练区设置有网栅隔断式迷宫用于搜救训练,所述第五训练区设置有管道用于管道救援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骏明杨玲
申请(专利权)人:寰易广东应急安全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