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附性底涂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58982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粘附性底涂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粘结剂领域,粘附性底涂剂组合物包括A组分和B组分,其中,A组分包括含有聚烯烃结构的多羟基化合物和改性氧化石墨,所述多羟基化合物中的羟基含量大于3%,所述多羟基化合物中的羟基是通过酯水解得到的;B组分是大豆油多元醇改性产物,所述大豆油多元醇改性产物是将大豆油多元醇先与异氰酸酯反应,再和预设重量比的氢化双酚A反应得到氢化双酚A加成的大豆油多元醇,再将异氰酸酯与氢化双酚A加成的大豆油多元醇继续反应得到的。通过本申请的处理方案,提高了TPE和玻璃之间的粘附性且具有遮光效果。且具有遮光效果。且具有遮光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粘附性底涂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粘结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粘附性底涂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为了改善在合成橡胶,特别是热塑性弹性体以及低表面能基材上的粘附,研发了大量的粘附性底涂剂组合物。其中,低表面能定义是两个粘接表面的表面能相差比较大,比如TPE(热塑性弹性体)和玻璃,表面能之差大于20以上。这些基材特别重要的原因是,它们存在于运输工具,例如汽车的窗板粘合中,并且这种粘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粘合应用。
[0003]目前常见的底涂剂采用的是三组份配合(固化剂、主体树脂、催化剂加填料),但粘结性不是良好,容易发生脱胶等现象,而且颜色只能透明或者偏白,无法实现对玻璃的挡光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粘附性良好且具有遮光效果的粘附性底涂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粘附性底涂剂组合物,用于粘结热塑性弹性体和低表面能基材,包括A组分和B组分,其中,A组分包括含有聚烯烃结构的多羟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粘附性底涂剂组合物,用于粘结热塑性弹性体和低表面能基材,其特征在于,包括A组分和B组分,其中,A组分包括含有聚烯烃结构的多羟基化合物和改性氧化石墨,所述多羟基化合物中的羟基含量大于3%,所述多羟基化合物中的羟基是通过酯水解得到的;B组分是大豆油多元醇改性产物,所述大豆油多元醇改性产物是将大豆油多元醇先与异氰酸酯反应,再和预设重量比的氢化双酚A反应得到氢化双酚A加成的大豆油多元醇,再将异氰酸酯与氢化双酚A加成的大豆油多元醇继续反应得到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附性底涂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氧化石墨是采用改性基团对氧化石墨烯进行改性得到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附性底涂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羟基化合物是通过将氯含量范围在20%~35%的氯化聚丙烯与醋酸乙烯酯进行接枝反应,再将接枝后的产物在碱性环境中水解得到的含有羟基的低极性聚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附性底涂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羟基化合物是通过将醋酸乙烯含量1%

50%的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在碱性环境水解得到的含有羟基的低极性聚合物。5.一种粘附性底涂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备A组分,将含有聚烯烃结构的多羟基化合物和改性氧化石墨按预设比例混合,所述多羟基化合物中的羟基含量大于3%,所述多羟基化合物中的羟基是通过酯水解得到的,所述改性氧化石墨的重量为所述多羟基化合物的重量0.5%

5%;步骤二、制备B组分,将大豆油多元醇先与异氰酸酯反应,再和预设重量比的氢化双酚A反应得到氢化双酚A加成的大豆油多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煦李智鹏方旺胜
申请(专利权)人:拓迪化学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