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脱落式胶囊内窥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8941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脱落式胶囊内窥镜,包括胶囊内窥镜,胶囊内窥镜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与体外的图像主机连接;还包括内窥镜蛇骨,内窥镜蛇骨前端连接有胶囊安装座,胶囊内窥镜的后端可拆卸装配在胶囊安装座前端内,贯穿胶囊内窥镜设有第一器械通道管,第一器械通道管后端与设置于内窥镜蛇骨中的第二器械通道管前端可拆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常规内窥镜和胶囊内窥镜结合起来,在对胃部检查完成后,使胶囊从内窥镜蛇骨端部脱落,进入人体肠道,胶囊完成人体肠道检查后排除体外,实现了胃部与肠道的一次性检查;同时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对胃部检查时还能通过胶囊内窥镜的第一器械通道管实现胃镜的活检、息肉切除等普通胃镜的功能。能。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脱落式胶囊内窥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可脱落式胶囊内窥镜。

技术介绍

[0002]内窥镜是集中了传统光学、人体工程学、精密机械、现代电子、数学、软件等于一体的检测仪器,在医疗上应用十分广泛。它能通过小切口或者自然腔道进入体内看到X射线不能显示的病变,并且能配合手术器械在体内进行可视化手术治疗。临床上的体内检查及可视化手术治疗需要图像清晰的内窥镜来帮助医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因此通常选用电子内窥镜。
[0003]内窥镜由于其具有精密微小结构,在医疗过程中可以方面地通过人体自然腔道进入人体内部进行检测和治疗得以广泛应用。如检查胃部时通常使用常规内窥镜。
[0004]胶囊内窥镜作为一种新型的消化道体检方案,近年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胶囊内窥镜拥有传统插管式内镜无法比拟的优势,具有检查方便、无创伤痛苦且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等优点,因此胶囊内窥镜有逐渐取代传统插管式肠胃镜的趋势。胶囊内窥镜通常包括胶囊壳体、内置于所述胶囊壳体内的胶囊内核。所述胶囊内核是所述胶囊内窥镜的核心结构,其包括但不限于摄像模块、照明模块、图像处理模块、磁体、信号传输模块、控制模块等功能模块,部分功能模块固定于PCB板上。如专利名称为“胶囊核及胶囊内窥镜”,公开号为CN211093932U的中国专利申请,通过连接结构连接相邻的PCB板,其功能模块固定于PCB板或连接结构上,使得胶囊内核构成一个整体,然后再与胶囊壳体相固定。胶囊内窥镜一般用于检查不便于插入传统内窥镜的部位如肠道。
[0005]而在实际临床中,胃部和肠道检查通常是需要同步或先后进行检查的,如果能将常规内窥镜和胶囊内窥镜结合起来先后检查胃部和肠道,以及同时进行活检取样,必将给医护人员带来便捷,同时也能减轻患者的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脱落式胶囊内窥镜。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一种可脱落式胶囊内窥镜,包括胶囊内窥镜,所述胶囊内窥镜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与体外的图像主机连接;还包括内窥镜蛇骨,所述内窥镜蛇骨前端连接有胶囊安装座,所述胶囊内窥镜的后端可拆卸装配在胶囊安装座前端内,沿着胶囊内窥镜长度方向贯穿胶囊内窥镜设有第一器械通道管,所述第一器械通道管后端与设置于内窥镜蛇骨中的第二器械通道管前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器械通道管前端固定在胶囊安装座内。
[0008]进一步地,所述胶囊安装座为一段硬质管,硬质管的内径小于胶囊内窥镜的外径,胶囊内窥镜的后端部分位于硬质管前端内;胶囊内窥镜的后端内部固定有密封隔板,第一器械通道管贯穿密封隔板;所述密封隔板后端面上垂直固定有插座套管,硬质管前端内固定有插头套管安装座,所述插头套管安装座前端内活动插接有插头套管,插头套管前端轴
向固定有用于插入插座套管内的插头柱体,所述插头套管前端周向布置有若干弹性卡爪,所述插座套管外壁设有与弹性卡爪对应的凹槽,弹性卡爪的前端卡入凹槽,插座套管后端对应的胶囊内窥镜后端开设有用于插头套管安装座通过的通孔;所述插头套管后端连接有钢丝,钢丝设置于内窥镜蛇骨内并延伸至内窥镜蛇骨后端外。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器械通道管前端外径小于第一器械通道管后端的内径,所述第二器械通道管前端用于插接于第一器械通道管后端内。
[0010]进一步地,所述硬质管前端内固定有安装板,所述插头套管安装座、第二器械通道管前端贯穿安装板并固定在安装板中。
[0011]进一步地,所述胶囊内窥镜包括胶囊壳体,所述胶囊壳体内固定有控制器电路板和为控制器电路板供电的蓄电池,无线传输模块与控制器电路板相连;所述控制器电路板上连接有COMS摄像模组,所述COMS摄像模组的镜头前端通过直角棱镜安装有物镜,物镜设置于胶囊壳体前端且与胶囊壳体同轴布置,物镜四周固定有与控制器电路板连接的LED灯。
[0012]优选地,所述无线传输模块为WiFi模块。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将常规内窥镜和胶囊内窥镜结合起来,在对胃部检查完成后,使胶囊从内窥镜蛇骨端部脱落,进入人体肠道,胶囊完成人体肠道检查后排除体外,实现了胃部与肠道的一次性检查;同时利用本专利技术对胃部检查时还能通过胶囊内窥镜的第一器械通道管实现胃镜的活检、息肉切除等普通胃镜的功能。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胶囊内窥镜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插头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专利技术。
[0018]如图1

图3所示,一种可脱落式胶囊内窥镜,包括胶囊内窥镜1,所述胶囊内窥镜1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与体外的图像主机连接;还包括内窥镜蛇骨2,所述内窥镜蛇骨2前端连接有胶囊安装座3,所述胶囊内窥镜1的后端可拆卸装配在胶囊安装座3前端内,沿着胶囊内窥镜1长度方向贯穿胶囊内窥镜1设有第一器械通道管10,所述第一器械通道管10后端与设置于内窥镜蛇骨2中的第二器械通道管5前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器械通道管5前端固定在胶囊安装座3内,第二器械通道管5前端外径小于第一器械通道管10后端的内径,所述第二器械通道管5前端用于插接于第一器械通道管10后端内。
[0019]通过本实施例的实施,能够实现将常规内窥镜和胶囊内窥镜结合起来,在对胃部检查完成后,使胶囊从内窥镜蛇骨端部脱落,进入人体肠道,胶囊完成人体肠道检查后排除体外,实现了胃部与肠道的一次性检查。
[0020]具体地,如图1、图3所示,所述胶囊安装座3为一段硬质管,硬质管的内径小于胶囊内窥镜1的外径,胶囊内窥镜1的后端部分位于硬质管前端内,从图1中可以看到,胶囊内窥镜1安装在硬质管前端时,硬质管实际起到支撑作用;胶囊内窥镜1的后端内部固定有密封
隔板8,第一器械通道管10贯穿密封隔板8;所述密封隔板8后端面上垂直固定有插座套管9,硬质管前端内固定有安装板4,所述插头套管安装座6、第二器械通道管5前端贯穿安装板4并固定在安装板4中,所述插头套管安装座6前端内活动插接有插头套管7,插头套管7前端轴向固定有用于插入插座套管9内的插头柱体72,所述插头套管7前端周向布置有若干弹性卡爪71,所述插座套管9外壁设有与弹性卡爪71对应的凹槽91,弹性卡爪71的前端卡入凹槽91,需要说明的是弹性卡爪71前端对凹槽91有一定的卡合力,即保证作为常规内窥镜进行胃部检查时胶囊不会主动脱落,而当拉动钢丝11时也能够不费力使弹性卡爪71从凹槽91中脱离从而使内窥镜胶囊与硬质管分离;插座套管9后端对应的胶囊内窥镜1后端开设有用于插头套管7安装座通过的通孔;所述插头套管7后端连接有钢丝11,钢丝11设置于内窥镜蛇骨2内并延伸至内窥镜蛇骨2后端外。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在插头套管7前端的插头柱体7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脱落式胶囊内窥镜,包括胶囊内窥镜,所述胶囊内窥镜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与体外的图像主机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窥镜蛇骨,所述内窥镜蛇骨前端连接有胶囊安装座,所述胶囊内窥镜的后端可拆卸装配在胶囊安装座前端内,沿着胶囊内窥镜长度方向贯穿胶囊内窥镜设有第一器械通道管,所述第一器械通道管后端与设置于内窥镜蛇骨中的第二器械通道管前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器械通道管前端固定在胶囊安装座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脱落式胶囊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安装座为一段硬质管,硬质管的内径小于胶囊内窥镜的外径,胶囊内窥镜的后端部分位于硬质管前端内;胶囊内窥镜的后端内部固定有密封隔板,第一器械通道管贯穿密封隔板;所述密封隔板后端面上垂直固定有插座套管,硬质管前端内固定有插头套管安装座,所述插头套管安装座前端内活动插接有插头套管,插头套管前端轴向固定有用于插入插座套管内的插头柱体,所述插头套管前端周向布置有若干弹性卡爪,所述插座套管外壁设有与弹性卡爪对应的凹槽,弹性卡爪的前端卡入凹槽,插座套管后端对应的胶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种庆贵张志政张利娜
申请(专利权)人:焦作天裕精密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