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辅助电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89156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2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安全辅助电梯装置,涉及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包括:电梯轿厢、控制主板、包括麦克风的无障碍呼梯装置、故障检测装置、无线报警装置、电梯轿顶控制装置。无障碍呼梯装置设置于电梯轿厢内侧壁,通过总线与电梯轿顶控制装置和控制主板连接。电梯轿顶控制装置设置于电梯轿厢的外侧壁。故障检测装置设置于电梯轿厢外的顶部并与控制主板连接。无线报警装置设置于电梯轿厢内侧壁并与控制主板连接。由于无障碍呼梯装置包括麦克风,因此该装置可以接收并识别用户的语音信息,由此控制安全辅助电梯装置的运行,实现了对老年人的及时救护。由于上述提及的装置均与电梯轿厢可拆卸,避免了在安装时对电梯进行大规模的施工改造,耗费时间和成本。耗费时间和成本。耗费时间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辅助电梯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机械制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安全辅助电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尤其是在老年人的健康安全方面引起了人们极大的重视。由于老年人的身体机能的下降,老年人的视力、对于肌肉的控制力以及遇到特殊情况的应急反应能力都明显退化。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尤其是对无法独立行走的老年人来说,电梯成为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因此,电梯从普通的电梯逐渐演变成为现有的无障碍电梯。对于现有的无障碍电梯是在制造无障碍电梯设计选型时就完成了无障碍电梯的各种功能的设计。在对普通电梯进行改造时,需要对普通电梯进行大规模的施工改造,将普通电梯替换为无障碍电梯,这样的操作耗费时间和成本,更重要的是,在发生危险时,现有的无障碍电梯只能通过按下应急按钮进行呼救,使得对老年人的救护不及时。
[0003]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寻求如何实现对老年人的及时救护且在对普通电梯进行改造时不需要对普通电梯进行大规模的施工改造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竭力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辅助电梯装置,用于实现对老年人的及时救护且在对普通电梯进行改造时不需要对普通电梯进行大规模的施工改造。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安全辅助电梯装置,包括:电梯轿厢、控制主板、包括麦克风的无障碍呼梯装置、故障检测装置、无线报警装置、电梯轿顶控制装置。
[0006]无障碍呼梯装置设置于电梯轿厢的内侧壁,通过总线与电梯轿顶控制装置连接,电梯轿顶控制装置设置于电梯轿厢的外侧壁,无障碍呼梯装置与控制主板连接,用于接收用户的语音信息以及发送和/或接收呼梯信号;
[0007]故障检测装置设置于电梯轿厢外的顶部并与控制主板连接,用于检测电梯停止时的位置信息;
[0008]无线报警装置设置于电梯轿厢内侧壁并与控制主板连接,用于当位置信息不为平层位置时发送报警信号;
[0009]其中,无障碍呼梯装置、故障检测装置、无线报警装置、电梯轿顶控制装置均与电梯轿厢可拆卸。
[0010]优选地,无障碍呼梯装置中的麦克风处理电路与控制主板连接;
[0011]麦克风处理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
[0012]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作为麦克风处理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由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和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构成的公共端与控制主板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作为麦克风处理电路的第三输入端;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作为麦克风处理电路的第二输入端,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由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和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构成的公共端与控制主板连接,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0013]优选地,麦克风处理电路还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
[0014]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由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和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构成的公共端连接,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控制主板连接;
[0015]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与由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和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构成的公共端连接,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控制主板连接。
[0016]优选地,故障检测装置包括:平层感应传感器、速度传感器;
[0017]平层感应传感器与电梯轿顶控制装置连接,速度传感器与电梯轿顶控制装置连接,平层感应传感器与速度传感器连接,用于根据平层感应传感器得到的位置信息和速度传感器得到的速度值判断是否出现故障。
[0018]优选地,控制主板包括:控制器、语音解码模块、语音播放模块;
[0019]语音解码模块与控制器连接,用于接收无障碍呼梯装置发送的语音信息并对语音信息解码得到语音解码信息;
[0020]语音播放模块与控制器连接,用于播放语音解码信息和安抚音频。
[0021]优选地,无线报警装置包括:GSM无线模块;
[0022]GSM无线模块与控制主板连接,GSM无线模块与通信设备通信连接。
[0023]优选地,无障碍呼梯装置安装位置的最大值为距离地面1.1m。
[0024]优选地,无障碍呼梯装置安装位置的最小值为距离地面0.9m。
[0025]优选地,故障检测装置设置于电梯轿厢外的顶部。
[0026]优选地,控制器为STC10L08XE型号的单片机。
[0027]本申请所提供的安全辅助电梯装置包括:电梯轿厢、控制主板、包括麦克风的无障碍呼梯装置、故障检测装置、无线报警装置、电梯轿顶控制装置。无障碍呼梯装置设置于电梯轿厢内侧壁,通过总线与电梯轿顶控制装置连接,同时与控制主板连接,用于接收用户的语音信息以及发送和/或接收呼梯信号,电梯轿顶控制装置设置于电梯轿厢的外侧壁。故障检测装置设置于电梯轿厢外的顶部并与控制主板连接,用于检测电梯停止时的位置信息。无线报警装置设置于电梯轿厢内侧壁并与控制主板连接,用于当位置信息不为平层位置时发送报警信号。由于无障碍呼梯装置包括麦克风,因此该装置可以接收并识别用户的语音信息,由此控制安全辅助电梯装置的运行,实现了对老年人的及时救护。由于上述提及的装置均与电梯轿厢可拆卸可以避免在安装时对电梯进行大规模的施工改造,耗费时间和成本。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9]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安全辅助电梯装置的结构图;
[0030]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麦克风处理电路的电路图;
[0031]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无障碍呼梯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0032]其中,100为控制主板,101为无障碍呼梯装置,102为故障检测装置,103为无线报警装置,104为电梯轿顶控制装置,105为麦克风处理电路,106为平层感应传感器,107为速
度传感器,108为控制器,109为语音解码模块,110为语音播放模块,111为GSM无线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范围。
[0034]本申请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安全辅助电梯装置,用于实现对老年人的及时救护且在安装使用时不需要对电梯进行大规模的施工改造。
[0035]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36]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的下降,无论是在视力、肌肉的控制力还是遇到特殊情况的应急反应能力都有明显的退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对于无法独立行走的老年人来说,电梯越来越成为重要的出行工具。无论是老旧小区还是养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辅助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梯轿厢、控制主板(100)、包括麦克风的无障碍呼梯装置(101)、故障检测装置(102)、无线报警装置(103)、电梯轿顶控制装置(104);所述无障碍呼梯装置(101)设置于所述电梯轿厢的内侧壁,通过总线与所述电梯轿顶控制装置(104)连接,所述电梯轿顶控制装置(104)设置于所述电梯轿厢的外侧壁,所述无障碍呼梯装置(101)与所述控制主板(100)连接,用于接收用户的语音信息以及发送和/或接收呼梯信号;所述故障检测装置(102)设置于所述电梯轿厢外的顶部并与所述控制主板(100)连接,用于检测电梯停止时的位置信息;所述无线报警装置(103)设置于所述电梯轿厢内侧壁并与所述控制主板(100)连接,用于当所述位置信息不为平层位置时发送报警信号;其中,所述无障碍呼梯装置(101)、所述故障检测装置(102)、无线报警装置(103)、电梯轿顶控制装置(104)均与所述电梯轿厢可拆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辅助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障碍呼梯装置(101)中的麦克风处理电路(105)与所述控制主板(100)连接;所述麦克风处理电路(105)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作为所述麦克风处理电路(105)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由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构成的公共端与所述控制主板(100)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作为所述麦克风处理电路(105)的第三输入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作为所述麦克风处理电路(105)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由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构成的公共端与所述控制主板(100)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辅助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麦克风处理电路(105)还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由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颖汪丽群王锋杨镓宏封迦训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职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