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基平专利>正文

圆柱形锂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8903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圆柱形锂电池,包括容纳于壳体中的电芯、极耳、绝缘隔圈和电解液,所述电芯由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卷绕而成,所述正、负极片分别与一个以上的极耳连接,与正、负极片连接的极耳分别自电芯两端引出,所述绝缘隔圈至少设置在电芯一端,其上设有同心的弧形带状通孔,电芯该端的极耳分别自相应的通孔中穿过,所述绝缘隔圈的弧形通孔张角大于90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的技术效果在于:由于采用了大于90度的弧形通孔,根据现有极耳的分布状况,能够将全部极耳穿设在同一扇形区域内,穿设方便,并且极耳不会被加强筋挤压变形。(*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多极耳圆柱形锂电池
技术介绍
高性能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智能玩具等日益普及,其功率的提高要求电池需要更高的容量和更大的放电电流。一直以来,这一领域被大倍率放电性能比较好的Ni-MH(镍氢)和Ni-Cd(镍镉)电池所占领。随着科技的发展,高电压大容量锂电池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其受放电电流小的制约,很难进入需要大电流放电的应用领域。一般地,多数锂电池只能以小于3C的电流持续工作放电、小于10C的电流瞬间放电,无法满足电动工具等应用领域需要7C至10C的连续工作放电、20C的瞬间大电流放电的要求。本申请的申请人之前曾提出一种允许大电流充放电锂电池极片及电池,是通过在电池各极片上采用多极耳结构以及大幅度减小正负极片厚度,从而能允许电池以大电流充放电。但是采用上述方法制造的电池具有以下缺点①由于多极耳的极片卷绕成电芯体后极耳分布在较小的区域(一般地其极耳分布于电芯体轴心80~130°之间)内、两相邻极耳沿电芯体轴心方向交错分布,所以穿设弧形通孔张角为60°或90°的绝缘隔圈(见图1)困难,极耳时常被径向加强筋挤压变形。②电池内部极耳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圆柱形锂电池,包括容纳于壳体中的电芯、极耳、绝缘隔圈和电解液,所述电芯由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卷绕而成,所述正、负极片分别与一个以上的极耳连接,与正、负极片连接的极耳分别自电芯两端引出,所述绝缘隔圈至少设置在电芯一端,其上设有同心的弧形带状通孔,电芯该端的极耳分别自相应的通孔中穿过,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隔圈的弧形通孔张角大于90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基平
申请(专利权)人:周基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