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多极耳圆柱形锂电池。
技术介绍
高性能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智能玩具等日益普及,其功率的提高要求电池需要更高的容量和更大的放电电流。一直以来,这一领域被大倍率放电性能比较好的Ni-MH(镍氢)和Ni-Cd(镍镉)电池所占领。随着科技的发展,高电压大容量锂电池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其受放电电流小的制约,很难进入需要大电流放电的应用领域。一般地,多数锂电池只能以小于3C的电流持续工作放电、小于10C的电流瞬间放电,无法满足电动工具等应用领域需要7C至10C的连续工作放电、20C的瞬间大电流放电的要求。本申请的申请人之前曾提出一种允许大电流充放电锂电池极片及电池,是通过在电池各极片上采用多极耳结构以及大幅度减小正负极片厚度,从而能允许电池以大电流充放电。但是采用上述方法制造的电池具有以下缺点①由于多极耳的极片卷绕成电芯体后极耳分布在较小的区域(一般地其极耳分布于电芯体轴心80~130°之间)内、两相邻极耳沿电芯体轴心方向交错分布,所以穿设弧形通孔张角为60°或90°的绝缘隔圈(见图1)困难,极耳时常被径向加强筋挤压变形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圆柱形锂电池,包括容纳于壳体中的电芯、极耳、绝缘隔圈和电解液,所述电芯由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卷绕而成,所述正、负极片分别与一个以上的极耳连接,与正、负极片连接的极耳分别自电芯两端引出,所述绝缘隔圈至少设置在电芯一端,其上设有同心的弧形带状通孔,电芯该端的极耳分别自相应的通孔中穿过,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隔圈的弧形通孔张角大于90度。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