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射流破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8843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21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污泥射流破碎装置。该装置中,壳体上设置有进料口、进风口和出料口,进风口和出料口相对布置于所述壳体的两端,进料口位于进风口与出料口之间;壳体内部设置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进料口与第一腔体连通,进风口与第二腔体连通,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相交汇,且在交汇处设置出料口;第一喷管插入第一腔体,且第一喷管的气流出口靠近进料口,用于向第一腔体内喷射气流。籍此,有效避免了机械破碎方式下的污泥粘结、破碎失效问题;实现了污泥等高含水率固态物质的撕裂破碎,为其进一步的干化干燥、水分脱除创造了条件,提升了进一步干化干燥的传热传质速率,降低干化干燥能耗。耗。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泥射流破碎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污泥处置
,特别涉及一种污泥射流破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镇化率的逐步提高,污水及污泥产生量逐年增加。污泥作为污水处理的副产物,富集了原污水的污染物质,含有重金属、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且含水率高,大部分水分以间隙水、毛细管水、细胞水等形式存在,水分脱除难。由于污泥的高含水率特征,如何降低处置能耗,是推进污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置的关键。
[0003]污泥处置根据水分减量阶段,采取不同的工艺措施。经不同工艺措施处理至约55%—65%含水率的污泥,再采取能源干化的方式进一步降低污泥含水率,是适应污泥中水分存在特征的普遍采取的工艺措施。如何降低热干化处置能耗,是能源干化处置面临的主要问题。
[0004]经不同工艺措施处理至约55%—65%含水率的污泥,均存在团聚粘连、粒度大等特征,其进入干化装置后与热风接触面积小、传热传质慢,干化能耗高。而采取传统的机械破碎方式,污泥的粘黏,使破碎装置失效,无法起到降低污泥颗粒粒度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泥射流破碎装置,以解决或缓解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污泥射流破碎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料口、进风口和出料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料口相对布置于所述壳体的两端,所述进料口位于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料口之间;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进料口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进风口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相交汇,且在交汇处设置所述出料口;第一喷管,所述第一喷管插入所述第一腔体,且所述第一喷管的气流出口靠近所述进料口,用于向所述第一腔体内喷射气流。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的交汇处至所述出料口为锥状腔体。所述锥状腔体具有一倾斜向下的上侧壁,所述上侧壁由所述第一腔体延伸至所述出料口。
[0009]优选的,所述污泥射流破碎装置还包括:第二喷管,所述第二喷管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的交汇处,且靠近所述锥状腔体的上侧壁,且位于所述第一腔体的延伸方向,用于向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的交汇处的内侧壁喷射气流。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喷管沿第一方向插入所述第一腔体,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喷射气流;所述第二喷管沿第二方向插入所述壳体,且沿所述第二方向喷射气流;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一腔体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喷管有多组,多组所述第二喷管布置于所述壳体上,每组所述第二喷管包含两个所述第二喷管,每组的两个所述第二喷管的轴线重合。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喷管的气流出口安装有射流喷嘴;和/或,所述第二喷管的气流出口安装有所述射流喷嘴;其中,所述射流喷嘴沿所述第一喷管的延伸方向依次设有气流渐缩进口、喉部,所述喉部为一直管段,所述气流渐缩进口至所述喉部呈渐缩的喇叭口状。
[0013]优选的,所述射流喷嘴设有扩散口,且所述扩散口连接所述喉部的尾端,所述扩散口呈渐扩的口状;其中,所述扩散口渐扩的口锥角小于所述气流渐缩进口的喇叭口锥角,所述扩散口的口径小于所述气流渐缩进口的口径。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一喷管与所述进料口的进料同步且连续喷射气流,所述第二喷管连续喷射气流或间歇喷射气流。
[0015]优选的,所述第一喷管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喷管沿水平方向和/或垂直方向平行等距布置。
[0016]优选的,所述进风口进风为高于环境温度的热风。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经不同工艺措施处理至约55%~65%含水率的污泥,进入射流破碎装置后,被经第一喷管喷出的气流破碎,尤其是不同规格尺寸的射流喷嘴喷射产生音速甚至超音速的高速气流,巨大的速度差作用下,污泥颗粒被撕裂破碎,并依靠高速气流携带破碎污泥至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交汇处;来自进风口的热风与破碎后的污泥颗粒在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处混合,并经出料口被带出射流破碎装置,进入后续干化装置或系统。
[0019]污泥颗粒进入第一腔体被充满腔体的高速气流撕裂破碎,污泥颗粒变得极小,比表面积变大;进一步的,污泥颗粒与干化热风接触面积增加,颗粒的传热传质效率提升,干化能耗降低,节约了干化能耗。
[0020]由于撕裂破碎后的污泥颗粒变小,比表面积增加,与热风一经接触,污泥颗粒表面被快速干化,表面被快速干化的污泥颗粒黏性丧失,避免了后续干化装置发生污泥粘壁现象。
[0021]经第一喷管破碎的污泥颗粒,可以经第二喷管进一步的破碎,进一步的降低污泥颗粒;同时,避免可能的污泥颗粒的粘壁。第二喷管也可间歇性的喷射,对粘壁物料进行破碎式清理,即清理了粘壁,又破碎了粘壁物料。
[0022]综上所述,射流破碎装置避免了机械破碎方式下的污泥粘结、破碎失效问题;实现了污泥等高含水率固态物质的撕裂破碎,为其进一步的干化干燥、水分脱除创造了条件,提升了进一步干化干燥的传热传质速率,降低干化干燥能耗。
附图说明
[0023]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其中:
[0024]图1为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污泥射流破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污泥射流破碎装置沿第一方向的剖视图;
[0026]图3为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射流喷嘴的剖面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
[0028]101、壳体;102、第一喷管;103、第二喷管;104、射流喷嘴;
[0029]111、进料口;121、进风口;131、出料口;141、第一腔体;151、第二腔体;114、气流渐缩进口;124、喉部;134、扩散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各个示例通过本申请的解释的方式提供而非限制本申请。实际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清楚,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在本申请中进行修改和变型。例如,示为或描述为一个实施例的一部分的特征可用于另一个实施例,以产生又一个实施例。因此,所期望的是,本申请包含归入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的此类修改和变型。
[0031]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而不是要求本申请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射流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料口、进风口和出料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料口相对布置于所述壳体的两端,所述进料口位于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料口之间;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进料口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进风口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相交汇,且在交汇处设置所述出料口;第一喷管,所述第一喷管插入所述第一腔体,且所述第一喷管的气流出口靠近所述进料口,用于向所述第一腔体内喷射气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射流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的交汇处至所述出料口为锥状腔体;所述锥状腔体具有一倾斜向下的上侧壁,所述上侧壁由所述第一腔体延伸至所述出料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射流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射流破碎装置还包括:第二喷管,所述第二喷管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的交汇处,靠近所述锥状腔体的上侧壁,且位于所述第一腔体的延伸方向,用于向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的交汇处的内侧壁喷射气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泥射流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管沿第一方向插入所述第一腔体,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喷射气流;所述第二喷管沿第二方向插入所述壳体,且沿所述第二方向喷射气流;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一腔体的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兆斌屈志杰郭新齐张威王杰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市长城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