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氧化二碳酸双十六酯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587457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化学合成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过氧化二碳酸双十六酯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制备方法为:依次加入水、碱液、分散剂、甲醇、双氧水,然后滴加氯甲酸十六烷基酯,滴完后保持反应,分离得到过氧化二碳酸双十六酯粗产品。用甲醇溶液洗涤,干燥后得到产品。该制备方法工艺简洁,节约了原料,提高了产率,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该过氧化二碳酸双十六酯的制备方法,生产过程有较高的反应转化率,后处理工艺大幅减少了溶剂使用量,节约了原料,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解决了现有的工艺生产流程长、产率低、生产成本高的问题。成本高的问题。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过氧化二碳酸双十六酯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学合成
,具体为一种过氧化二碳酸双十六酯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过氧化二碳酸双十六酯是一种具有安全性能好、易于保存和使用、运输方便、对聚合物增塑性能好、聚合周期短等优点的高效聚合引发剂。可作为聚乙烯、苯乙烯等不饱和烯烃的引发剂,也可以和其他引发剂进行复配,组成复合引发剂。其还可制备水乳液,或与异构烷烃等配制成溶剂型产品,用于聚氯乙烯等的生产。
[0003]过氧化二碳酸双十六酯可作为氯乙烯水相悬浮法或本体法聚合中一种引发剂,其特点是聚合产品“鱼目”水平低,树脂粒子尺寸分布窄,它可以和多种引发剂复配使用,如过氧化二月桂酰、过氧化新癸酸叔丁酯等。该产品也可应用于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的聚合引发剂。现有的工艺生产流程长,产率低,生产成本高。因此设计一种过氧化二碳酸双十六酯的制备方法是十分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过氧化二碳酸双十六酯的制备方法,生产过程有较高的反应转化率,后处理工艺大幅减少了溶剂使用量,节约了原料,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解决了现有的工艺生产流程长、产率低、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过氧化二碳酸双十六酯的制备方法,碱液和双氧水在分散剂和甲醇溶液存在下进行反应,维持物料温度在5~15℃,搅拌10~20分钟。之后滴加氯甲酸十六烷基酯,温度升至18℃~25℃后保持,继续滴加。氯甲酸十六烷基酯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2

3小时,获得含有固体的混合液。用离心机分离得到固体,然后用甲醇溶液洗涤前述固体两次,离心处理并经真空干燥后得到产品。经研究表明,得到的过氧化二碳酸双十六酯含量为94%以上。
[0006]进一步的,所述碱液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两种,浓度为30%

40%。所述水和碱液的质量比为0.8:1~1:1。
[0007]进一步的,所加分散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乙烯醇、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混合物,三者的混合比为1:1:1~2:2:1。该分散剂混合物的加量为氯甲酸十六烷基酯的0.02%~0.06%,更优的为0.04

0.06%。
[0008]进一步的,所述双氧水的质量浓度为27~35%。
[0009]进一步的,所述碱液与双氧水的摩尔比为0.45:1~0.65:1,更优的为0.5:1~0.55:1。双氧水的滴加过程的温度保持为8~15℃,保持搅拌时的温度为10~15℃。
[0010]进一步的,所述滴加氯甲酸十六烷基酯的温度保持在18

25℃,滴加时间为45min~60min。氯甲酸十六烷基酯与双氧水的摩尔比为0.45:1

0.65:1,更优的在0.48:1~0.5:1。
[0011]进一步的,所述洗涤过氧化二碳酸双十六酯的甲醇溶液为甲醇与软水的混合物,
其质量浓度为15~75%,更优的在30%

50%。
[0012]进一步的,反应得到含有过氧化物二碳酸双十六酯混合液,经过离心除去废液,然后用甲醇溶液洗涤30~45分钟,然后离心分离,如此1~3次,优选2次。之后进行真空干燥,干燥温度20

30℃,优选25~28℃,真空度为

0.5Mpa~

0.85Mpa,干燥时间2~5小时,得到过氧化二碳酸双十六酯产品。
[0013]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生产过程有较高的反应转化率,后处理工艺大幅减少了溶剂使用量,节约了原料,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流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实施例:
[0017]实施例一
[0018]加入水25kg,30%氢氧化钠溶液42kg,高速搅拌下加入分散剂混合物(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0g、聚乙烯醇20g、十二烷基硫酸钠10g),加入甲醇10kg,控制温度8到10℃,滴加27.5%双氧水21kg,维持物料温度在10~15℃,滴加完毕后,保持反应15min。强烈搅拌下滴加100kg氯甲酸十六烷基酯,升至20℃后控制反应温度继续滴加,滴加时间为40min;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3小时,获得固体产物混合液;离心机分离得到固体,使用120kg25%甲醇溶液常温下洗涤两次,每次30min,洗涤完后离心,固体物在

0.8Mpa,25℃真空烘5h,得到白色固体过氧化二碳酸双十六烷基酯,分析含量为94.5%。
[0019]实施例二
[0020]加入水32kg,40%氢氧化钾溶液43kg,高速搅拌下加入分散剂混合物(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6g、聚乙烯醇16g、十二烷基硫酸钠7g),加入甲醇12kg,控制温度8到10℃,滴加27.5%双氧水22kg,维持物料温度在12~15℃,滴加完毕后,保持反应20min。强烈搅拌下滴加100kg氯甲酸十六烷基酯,升至25℃后控制反应温度继续滴加,滴加时间为45min;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2.5小时,获得固体产物混合液;离心机分离得到固体,使用130kg的30%甲醇溶液常温下洗涤两次,每次25min,洗涤完后离心,固体物在

0.85Mpa,25℃真空烘4h,得到白色固体过氧化二碳酸双十六烷基酯,分析含量为95.8%。
[0021]实施例三
[0022]加入水30kg,30%氢氧化钠溶液46kg,高速搅拌下加入分散剂混合物(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0g、聚乙烯醇30g、十二烷基硫酸钠10g),加入甲醇15kg,控制温度8到10℃,滴加35%双氧水172kg,维持物料温度在13~15℃,滴加完毕后,保持反应15min。强烈搅拌下滴加98kg氯甲酸十六烷基酯,升至25℃后控制反应温度继续滴加,滴加时间为40min;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3.5小时,获得固体产物混合液;离心机分离得到固体,使用135kg的35%甲
醇溶液常温下洗涤两次,每次35min,洗涤完后离心,固体物在

0.85Mpa,26℃条件下烘4.5h,得到白色固体过氧化二碳酸双十六烷基酯,分析含量为95.4%。
[002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基过氧化二碳酸双十六酯的制备方法,生产过程有较高的反应转化率,后处理工艺大幅减少了溶剂使用量,节约了原料,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002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氧化二碳酸双十六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依次将水、碱液、分散剂和甲醇加入,滴加双氧水,维持物料温度在5~15℃,物料加完后搅拌10~20分钟;步骤二:滴加氯甲酸十六烷基酯,滴加过程中控制温度在15℃~20℃;滴加完后继续搅拌1

3小时,得到含有固体的混合液;步骤三:将混合液分离得到固体,用甲醇溶液洗涤固体物两次,真空烘干后得到固体产品过氧化二碳酸双十六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氧化二碳酸双十六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所述碱液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溶液中的一种或两种,质量浓度为30%

45%;所述分散剂为聚乙烯醇、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混合物,质量比为1:1:1~2:2:1,加量为氯甲酸十六烷基酯质量占比的0.02%

0.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氧化二碳酸双十六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德军周友三李维柏李淑慧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助剂厂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