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养殖红耳龟的智能仿生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红耳龟养殖
,具体为一种用于养殖红耳龟的智能仿生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红耳龟是泽龟科、彩龟属巴西彩龟的一个亚种,成体长椭圆形,背甲平缓隆起,脊棱明显,后缘呈锯齿状,头宽大,吻钝头颈部有黄绿相间的纵纹,眼后两侧各有1长条形红色斑块,头和颈侧面、腹面夹有黄绿线状条,眼中等大,颈短而粗,全身颜色多样,色彩斑斓,背甲翠绿色,每块盾片上具有黄绿镶嵌的圆环状斑纹;腹甲平坦,淡黄色,具有规则排列、似铜钱图案的黑色圆环纹,四肢粗短,趾间具发达的蹼,前肢5爪、后肢4爪,尾适中,龟苗时期色泽鲜艳醒目,全身布满黄绿镶嵌、粗细不匀的条纹和图案,随着个体长大,颜色、图案逐渐变淡,雄龟个体小,躯干长,前肢的爪子较长,尾基部较粗,泄殖孔距腹甲后缘较远;雌龟个体大,躯干短而厚,前肢的爪子较短,尾细且短,泄殖腔孔距腹甲后缘较近。
[0003]在现阶段对红耳龟室内养殖的技术中,基本上都是对红耳龟的饲料和水质进行把控,但是,对于饲养红耳龟而言,在良好且适宜的环境中才可保证红耳龟的正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养殖红耳龟的智能仿生系统,包括外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底端内壁的右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2),所述电动推杆(2)驱动端固定连接有双头电机(3),所述双头电机(3)前后两侧的驱动端均固定连接有涡轮减速器(4),所述涡轮减速器(4)驱动端均固定连接有方形卡块(5),所述方形卡块(5)外侧的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方形限位块(6),所述方形限位块(6)外侧一端的中心处均固定连接在连杆(7)一端,所述连杆(7)另一端均贯穿外壳体(1)并均固定连接有半边齿轮(8),所述半边齿轮(8)顶端均啮合连接有传动齿轮(9),所述传动齿轮(9)顶端均啮合连接有从动齿轮(10),所述从动齿轮(10)内侧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盘(11),所述第一转动盘(11)顶端均固定连接在L型固定杆(12)一端,所述L型固定杆(12)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弧形滑块(13),所述弧形滑块(13)均滑动连接在弧形滑槽(14)内部,所述弧形滑槽(14)分别设置在弧形固定板(15)前后两端,所述弧形固定板(15)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内箱体(16)顶部左右两端的中间位置处,所述弧形固定板(15)顶端内壁与弧形滑块(13)相对应的位置处滑动连接有安装座(17),所述安装座(17)底端中心处设置有氙灯(18),所述弧形滑块(13)左端中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9),所述第一弹簧(19)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在弧形滑槽(14)左端内壁上,所述弧形滑槽(14)右端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压力传感器(20),所述外壳体(1)左端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PLC控制器(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养殖红耳龟的智能仿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箱体(16)底部右端位于出水槽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收集槽(22),所述收集槽(22)底部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箱(23),所述过滤箱(23)左端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有加热箱(24),所述加热箱(24)右端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25),所述第一伺服电机(25)驱动端贯穿加热箱(24)并固定连接有转杆(51),所述转杆(51)外径一周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叶(52),所述加热箱(24)右端前侧靠近第一伺服电机(25)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26),所述第二伺服电机(26)驱动端贯穿加热箱(24)并固定连接有螺杆(27),所述螺杆(27)中部螺纹连接有移动块(28),所述移动块(28)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29),所述移动块(28)前侧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导杆(30),所述加热箱(24)左右两端内壁上与导杆(30)相对应的凹槽内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压力传感器(31),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31)内侧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32),所述第二弹簧(32)内侧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压板(33),所述加热箱(24)底端内壁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加热器(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