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丹系后备母猪诱情方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7296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丹系后备母猪诱情方式,包括如下步骤:S1.育成期饲养;S2.初情期调整;S3.精确饲喂调节;S4.诱情配种。本技术方案提出的一种新型丹系后备母猪诱情方式,调整诱情启动时间至140日龄,更好的培育繁殖性能优异的丹系后备母猪,减少猪群终身NPD的蓄积,降低畜舍使用空间、饲料投入及人工投入成本,从而提高猪场的生产效益及饲养管理效率。而提高猪场的生产效益及饲养管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丹系后备母猪诱情方式


[0001]本专利技术属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丹系后备母猪诱情方式。

技术介绍

[0002]后备母猪是猪场的未来,现今生猪养殖行业中,虽然开始重视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但仍然一味的以母猪的外观体型及产仔数据为主,而忽视了母猪一些重要的潜在繁殖性能指标:初情期。诸多研究表明,初情期启动越早的母猪具有更高的终身繁殖成绩。
[0003]初情期启动早的母猪相比启动晚的母猪,其1~5胎的总产活仔数,前者比后者要多出6头左右。然而现今粗放式的后备母猪饲养管理以及不成熟的初情期诱导程序常常导致后备母猪初情期延迟,粗放的后备母猪饲养管理更会增加不适宜的种猪进入生产母猪群,这些种猪在后期淘汰比例高于其他母猪,导致母猪更替频率升高,无形中降低了经济效益。因此良好的初情期诱导程序对后备母猪的培育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丹系后备母猪诱情方式。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新型丹系后备母猪诱情方式,包括如下步骤:
[0006]S1.育成期饲养
[0007]分栏饲养母猪,每栏饲养多头母猪,母猪日龄90

140天,控制母猪生长速度维持在600~700g/天;
[0008]S2.初情期调整
[0009]母猪日龄140

160天,调整母猪体重体况;
[0010]同一栏内母猪没有发情现象前,饲喂调整为后备料,控制生长速度在2.2

2.8KG/ 头/天;
[0011]S3.精确饲喂调节
[0012]在同一栏内母猪发现发情现象后,将该栏内所有母猪分别转入限位栏,测量每个母猪的背膘厚测定,并根据母猪的背膘厚数据分别饲喂;
[0013]S4.诱情配种
[0014]设置专门的诱情栏区,140日龄开始将母猪赶到试情栏区进行诱情,每头母猪在诱情栏区接触公猪1~2min,每天进行2次。
[0015]进一步的,所述分栏饲养母猪每栏母猪头数不超过12头,每头母猪占栏面积大于1.4平方米。
[0016]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母猪生长速度具体方案如下:
[0017]同一栏内母猪平均体重小于50kg前采用自由采食;
[0018]同一栏内母猪平均体重大于等于50kg后通过限饲或者是增大饲料中纤维含量的比值减少日粮能量含量来控制母猪生长速度。
[0019]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母猪的背膘厚数据分别饲喂具体方案如下:
[0020]背膘厚不达标(背膘厚<10mm),对该母猪增加饲喂量;
[0021]背膘厚合适(10mm≤背膘厚≤11mm),对该母猪饲喂量不变;
[0022]背膘厚超标(背膘厚>11mm),对该母猪进行限量饲喂。
[0023]进一步的,所述背膘厚达标的母猪在配种前的10~14天采用自由采食。
[0024]进一步的,所述诱情栏区内存养5

6头发情公猪。
[0025]进一步的,所述诱情配种步骤中还调节光照条件,母猪光照增加到每天14h,光照强度为4~6W/m2。
[0026]进一步的,后备料由以下重量份数原料组成:
[0027]玉米200

500份,皮大麦100

300份,大豆油1

10份,酿酒酵母培养物30

70 份,大豆粕100

200份,大豆皮50

120份,甜菜粕70

90份,石粉1

20份,磷酸氢钙10

20份,碳酸氢钙0.5

5份,后备母猪预混料15

40份。
[0028]进一步的,所述后备母猪预混料包括以下组分:
[0029]赖氨酸40

60份;胆碱500

700份;磷酸氢钙20

40份;食盐5

15份;石粉5

15 份;DL

蛋氨酸30

50份;L

苏氨酸60

70份;L

色氨酸70

90份;L

半胱氨酸80

100 份;多维15

40份。
[0030]进一步的,所述多维为维生素中的一种或几种。
[003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方案提出的一种新型丹系后备母猪诱情方式过改进后备母猪诱情方式,调整诱情启动时间至140日龄,更好的培育繁殖性能优异的丹系后备母猪,减少猪群终身NPD的蓄积,降低畜舍使用空间、饲料投入及人工投入成本,从而提高猪场的生产效益及饲养管理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另外,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4]实施例
[0035]留选50kg左右后备母猪,经过驯化及培育,最终选择体态外观、精神状态良好、日龄一致的60头后备母猪进行试验。诱情公猪要求体态外观良好,性欲旺盛,性情温和且口含泡沫较多,善于交流。
[0036]按不同的初期情诱导启动时间将试验猪群分为A、B、C三组,A组为180日龄开始诱情,B组为160日龄开始诱情,C组为140日龄开始诱情。
[0037]其中A组和B组诱情方式为驱赶公猪诱情:选择性欲旺盛的成年公猪,按规定的母猪日龄和不同诱情方式启动初情期诱导,混栏诱情5~10min左右,每天进行两次诱情,上下午各一次。具体分组见下表1。
[0038]表1后备母猪诱情启动处理组
[0039][0040]其中C组诱情饲喂方式如下:
[0041]S1.育成期饲养
[0042]分栏饲养母猪,每栏饲养多头母猪,母猪日龄90

140天,控制母猪生长速度维持在600~700g/天;所述分栏饲养母猪每栏母猪头数不超过12头,每头母猪占栏面积大于1.4平方米;
[0043]S2.初情期调整
[0044]母猪日龄140

160天,调整母猪体重体况;
[0045]同一栏内母猪没有发情现象前,饲喂调整为后备料,并控制在2.2

2.8KG/头/ 天(根据膘体和长速调整),后备料由以下重量份数原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丹系后备母猪诱情方式,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育成期饲养分栏饲养母猪,每栏饲养多头母猪,母猪日龄90

140天,控制母猪生长速度维持在600~700g/天;S2.初情期调整母猪日龄140

160天,调整母猪体重体况;同一栏内母猪没有发情现象前,饲喂调整为后备料,控制生长速度在2.2

2.8KG/头/天;S3.精确饲喂调节在同一栏内母猪发现发情现象后,将该栏内所有母猪分别转入限位栏,测量每个母猪的背膘厚测定,并根据母猪的背膘厚数据分别饲喂;S4.诱情配种设置专门的诱情栏区,140日龄开始将母猪赶到试情栏区进行诱情,每头母猪在诱情栏区接触公猪1~2min,每天进行2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丹系后备母猪诱情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栏饲养母猪每栏母猪头数不超过12头,每头母猪占栏面积大于1.4平方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丹系后备母猪诱情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母猪生长速度具体方案如下:同一栏内母猪平均体重小于50kg前采用自由采食;同一栏内母猪平均体重大于等于50kg后通过限饲或者是增大饲料中纤维含量的比值减少日粮能量含量来控制母猪生长速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丹系后备母猪诱情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母猪的背膘厚数据分别饲喂具体方案如下:背膘厚不达标(背膘厚<10mm),对该母猪增加饲喂量;背膘厚合适(10mm≤背膘厚≤11mm),对该母猪饲喂量不变;背膘厚超标(背膘厚>11mm),对该母猪进行限量饲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丹系后备母猪诱情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背膘厚达标的母猪在配种前的10~14天采用自由采食。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丹系后备母猪诱情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诱情栏区内存养5

6头发情公猪。7.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丽艳李铁明杨雪松
申请(专利权)人:佳和农牧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