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信达专利>正文

一种膝部康复与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8590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膝部康复与训练装置,包含基座、承载单元、滑轮单元,及动力单元,该承载单元包含设置于该基座的椅支撑架,及一设置于该椅支撑架顶部的座椅,该滑轮单元包含两个设置于该基座且沿一前后方向位于该椅支撑架的前方且沿一垂直该前后方向的侧方向间隔设置的膝滑轮,该动力单元包含一伺服电机,及两个连接且能受该伺服电机带动并可用于分别挂设于该等膝滑轮的侧勾绳,该伺服电机可于一牵引模式及一振动模式之间变换,于该牵引模式时,该伺服电机以实质上相同的作用力运作,于该振动模式时,该伺服电机以固定振动区间的振动力运作。动力运作。动力运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膝部康复与训练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膝部康复与训练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膝部康复与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退化性膝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尤其在老年人身上更为经常发生,特征是关节软骨因过度使用或老化而破损,而产生膝关节炎的疼痛与关节活动受限的症状,故修复破损关节软骨是重要课题,研究显示关节软骨的重复伸展与压缩能增加养分进入也加速废物移出,增加软骨修复的速率,一般所使用的治疗方法,一是请病人站立在震动平台上,然而这种方式是在病人全身重量压迫于膝关节上时实施震动,有非常高的风险导致软骨更进一步受损,二是透过治疗师手动对患部进行牵引、按摩等方式来缓解症状,然而这种方式由于必须要治疗师亲力亲为,因此非常耗费体力,且大量病患也会大量耗费人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退化性膝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现有的治疗方式由治疗师亲力亲为,因此非常耗费体力,且大量病患也会大量耗费人力,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膝部康复与训练装置,能够通过设置的承载单元、该滑轮单元、动力单元使伺服电机能于不同模式之间进行运作,以对使用者的膝关节软骨进行释压震荡而达到进行康复的效果,进而改善膝关节炎的疼痛与关节活动受限症状并促进膝关节软骨修复,且能大幅减少人力,结构简单,便于使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导致的缺陷。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克服先前技术所述缺点的膝部康复与训练装置。
[0006]于是,本专利技术膝部康复与训练装置,包含一基座、一承载单元、一滑轮单元、一动力单元、一控制器。
[0007]该承载单元包含一设置于该基座的椅支撑架,及一设置于该椅支撑架顶部的座椅,该滑轮单元包含两个设置于所述基座且沿一前后方向位于该椅支撑架的前方且沿一垂直该前后方向的侧方向间隔设置的膝滑轮,该动力单元包含一伺服电机,及两个连接且能受该伺服电机带动并可用于分别挂设于该等膝滑轮的侧勾绳,该伺服电机可于一牵引模式及一振动模式之间变换,于该牵引模式时,该伺服电机以实质上相同的作用力运作,于该振动模式时,该伺服电机以固定振动区间的振动力运作。
[0008]依据上述本专利技术一种膝部康复与训练装置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0009]通过设置的承载单元、该滑轮单元、动力单元使伺服电机能于不同模式之间进行运作,以对使用者的膝关节软骨进行释压震荡而达到进行康复的效果,进而改善膝关节炎的疼痛与关节活动受限症状并促进膝关节软骨修复,且能大幅减少人力,结构简单,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膝部康复与训练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膝部康复与训练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2]图3是沿图2中直线III

III所取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4是伺服电机于振动模式的施力曲线图;
[0014]图5是伺服电机于牵引模式的施力曲线图;
[0015]图6是伺服电机于作用力变化模式的施力曲线图;
[0016]图7是伺服电机于混合模式的施力曲线图;
[0017]图8是踝拉式膝关节软骨释压震荡康复的使用状态立体图;
[0018]图9是踝拉式膝关节软骨释压震荡康复的使用状态侧视图;
[0019]图10是踝拉式膝关节软骨释压震荡康复时膝关节的受力示意图;
[0020]图11是躺卧式膝关节松动牵引康复的使用状态侧视图;
[0021]图12是躺卧式膝关节松动牵引康复时膝关节的受力示意图;
[0022]图13是俯卧式膝关节松动牵引康复的使用侧视图;
[0023]图14是俯卧式膝关节松动牵引康复时膝关节的受力示意图;
[0024]图15是膝肌力训练的使用状态侧视图;
[0025]图16是俯卧式膝肌力训练的一使用状态侧视图;
[0026]图17是低能量激光康复的一使用状态立体图;
[0027]图18是低能量激光康复的一使用状态侧视图;
[0028]图19是腿推训练的一使用状态立体图;
[0029]图20是腿推训练的一使用状态侧视图;
[0030]图21是类似于图3的视图,说明该实施例于一腿开阖训练的状态;
[0031]图22是腿开阖训练的一使用状态立体图,说明二托件相对靠合的状态;
[0032]图23是类似于图22的视图,说明该等托件相对远离的状态。
[0033]其中,附图标记如下:
[0034]2:基座、3:承载单元、31:椅支撑架、32:座椅、321:乘坐部、322:背靠部、4:滑轮单元、41:膝滑轮、42:踩踏滑轮、43:摆动滑轮、5、5

、5”:踩踏单元、51:枢接件、52:摆动杆、54:踩踏板、55:固定件、56:限位块、6:膝支撑单元、61:膝支撑架、611:底杆、612:顶杆、613:连动件、614:定位盘、615:延伸杆、616:连接杆、62:托件、7:光照单元、71:壳体、72:发射件、8:动力单元、81:伺服电机、82:侧勾绳、83:中央勾绳、84:控制器、91:脚踝套、92:膝关节套、X:前后方向、Y:侧方向、Z:上下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了使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造特征、达成目的和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结合具体图示,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6]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7]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
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38]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39]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是提供一种膝部康复与训练装置,目的是通过设置的承载单元、该滑轮单元、动力单元使伺服电机能于不同模式之间进行运作,以对使用者的膝关节软骨进行释压震荡而达到进行康复的效果,进而改善膝关节炎的疼痛与关节活动受限症状并促进膝关节软骨修复,且能大幅减少人力,结构简单,便于使用。
[0040]参阅图1、2、3,本专利技术一种膝部康复与训练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包含一基座2、一承载单元3、一滑轮单元4、一踩踏单元5、一膝支撑单元6、一光照单元7、一动力单元8,及一控制器84。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膝部康复与训练装置,包含:一基座;一承载单元,包含设置于所述基座上的椅支撑架,及一设置于所述椅支撑架顶部的座椅;一滑轮单元,包含两个设置于所述基座且沿前后方向位于该椅支撑架的前方且沿垂直该前后方向的侧方向间隔设置的膝滑轮;一动力单元,包含一伺服电机,及两个连接且能受该伺服电机带动并可用于分别挂设于两个所述膝滑轮的侧勾绳,所述伺服电机可于牵引模式与振动模式之间变换,于所述牵引模式时,所述伺服电机以实质上相同的作用力运作,于所述振动模式时,所述伺服电机以固定振动区间的振动力运作一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连接所述伺服电机。2.如权利求1所述的一种膝部康复与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踩踏单元,所述滑轮单元还包含一设置于所述基座上且位于两个所述膝滑轮中间的踩踏滑轮,所述踩踏单元包含一设置于所述基座上且位于所述踩踏滑轮前方的枢接件、一设于所述枢接件且朝上延伸的高度不低于所述座椅并可相对该座椅摆动的摆动杆、设置于所述摆动杆上的摆动扣接部、设置于所述摆动杆背离于所述枢接件一端的踩踏板、及可调整地穿设于所述枢接件并用于限制所述摆动杆的固定件,所述动力单元还包含一连接且能受所述伺服电机带动并位于两个所述侧勾绳中间的中央勾绳,所述中央勾绳可用于挂设于所述踩踏滑轮并勾设于所述摆动扣接部。3.如权利求2所述的一种膝部康复与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踩踏单元还包含两个设置于所述基座且沿该前后方向分别设置于所述摆动杆两相反侧以限制该摆动杆的摆动角度的限位块。4.如权利求1所述的一种膝部康复与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膝支撑单元,所述膝支撑单元包含两个设置于所述基座并位于所述椅支撑架及两个所述膝滑轮之间且沿该侧方向间隔设置的膝支撑架、及两个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膝支撑架上的托件;所述滑轮单元还包含一设置于所述基座且位于两个所述膝支撑架中间的摆动滑轮,每个所述膝支撑架具有一枢接于所述基座的底杆、一连接各自所述托件并朝下枢接于所述底杆的顶杆、及一连接该顶杆的连动件,所述膝支撑架与所述连动件相互连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信达吴成儒
申请(专利权)人:李信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