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多作用的空心轴柱塞液压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8584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作用的空心轴柱塞液压马达。油腔体、配油盘、楔面输出滚圈和缸体套装在空心轴外周面;配油盘密封抵接油腔体和缸体;缸体内沿周向间隔均布有平行于空心轴轴线方向的若干柱塞缸,每个柱塞缸内安装一根柱塞,柱塞的一端在柱塞缸内,柱塞的另一端伸出柱塞缸并抵接到楔面输出滚圈。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增加了空心轴马达的功率密度,实现高功率密度的中空轴输出形式,通过调整液压泵的输出压力可以改变柱塞输出的推力,从而控制空心轴转速和扭矩,用途广泛,体积小、重量轻、噪音小。噪音小。噪音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作用的空心轴柱塞液压马达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柱塞马达,具体涉及了一种多柱塞液压作用的空心轴液压马达。

技术介绍

[0002]空心轴马达即输出轴为空心金属管,用途广泛,如水泵、通风设备、增压设备、小型水轮发电机、推进器等,可以减少体积、重量、噪音。目前中空马达主要采用传统电机定子转子的工作方式进行驱动、输出,相比较于液压系统,仍存在功率密度低、能量转化效率低、体积较大、防水困难等问题。
[0003]传统的液压柱塞马达一般分为斜轴式和斜盘式,是通过液压油作用在柱塞或活塞端面,使柱塞或活塞做往复运动,再通过斜盘(或斜轴)将柱塞或活塞的直线往复运动转化为输出轴的圆周运动。但若简单增加尺寸将其转换为空心轴马达,存在斜盘、空心轴、滑靴等零件加工配合困难,工业生产流程复杂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提供一种多作用的空心轴柱塞液压马达,改变柱塞往复直线运动的转换结构,通过柱塞前端安装的球头推动固定有复数斜面的空心轴作旋转运动,起到对外输出转速和扭矩的作用,实现高功率密度的中空轴输出形式,通过调整液压泵的输出压力可以改变柱塞输出的推力,从而控制空心轴转速和扭矩。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本专利技术的液压马达包括油腔体、配油盘、缸体、柱塞、楔面输出滚圈和空心轴;油腔体同轴活动套装在空心轴外周面的一端;油腔体和外部机架固接;配油盘和楔面输出滚圈均同轴固定套装在空心轴的外周面,缸体同轴活动套装在空心轴的外周面,缸体和空心轴不接触;配油盘的一侧端面和油腔体的端面密封抵接,另一侧端面和缸体一端面密封抵接,缸体和楔面输出滚圈不连接;缸体内沿周向间隔均布有平行于空心轴轴线方向的若干柱塞缸,每个柱塞缸内活动安装一根平行于空心轴的柱塞,柱塞的一端在柱塞缸内,柱塞的另一端伸出柱塞缸并抵接到楔面输出滚圈。
[0007]所述的油腔体的外径和外壳的外径应与空心轴的内径呈一定比例关系,如小于1.75,控制整体尺寸,以保持较高的功率密度。
[0008]所述的油腔体开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进油口的一端连通外部液压泵,另一端连通油腔体内部环形的高压油道,为缸体提供压力;出油口的一端连通外部油箱,另一端连通油腔体内部环形的低压油道,卸载缸体内的压力;油腔体的高压油道和低压油道均与空心轴同轴,高压油道位于低压油道的内侧,高压油道和低压油道之间不连通。
[0009]配油盘主要由环状的配油盘端盖和配油槽盘组成,配油盘端盖的一端面和配油槽盘的一端面同轴固定贴合布置配油盘端盖和配油槽盘的最外侧均沿周向均匀间隔开设有对应的螺钉孔,配油盘端盖和配油槽盘通过螺钉孔中的螺钉固定布置。配油盘端盖的另一
端面和油腔体抵接,配油槽盘的另一端面和缸体抵接,配油槽盘和空心轴固接。
[0010]所述的配油槽盘在靠近配油盘端盖的端面上开设有环状的导油槽,导油槽位于配油槽盘端面的最外侧;配油槽盘上沿同一周向均匀间隔开设有若干贯通配油槽盘的扇环状的油槽,油槽分为沿周向间隔交错布置的多个高压油槽和数量相同的低压油槽,低压油槽和导油槽连通。
[0011]配油盘端盖的端盖面上沿周向均匀间隔开设有若干贯通配油盘端盖的扇环状的低压通道,低压通道内侧的端盖面上沿周向均匀间隔开设有若干贯通配油盘端盖的条状的高压通道,每两个相邻的低压通道的间隔处内侧的端盖面上均有一个高压通道。
[0012]配油槽盘和配油盘端盖组成配油盘并与油腔体抵接时,低压通道和导油槽正对位于同一圆周上相连通;低压通道和低压油道正对位于同一圆周上相连通,使得低压油道经低压通道后再经导油槽后和低压油槽连通;每个高压通道和对应的一个高压油槽正对位于同一圆周上相连通;高压通道和高压油道正对位于同一圆周上相连通,使得经高压油道经高压通道后再经高压油槽连通。
[0013]低压油道的环宽、低压通道的环宽和导油槽的环宽均相等;高压油道、高压通道和高压油槽的宽度均相等;高压通道、高压油槽和低压油槽的数量相同。
[0014]缸体的柱塞缸连通配油槽盘上的高压油槽或低压油槽;工作时柱塞缸连通的位置会循环改变,进而改变柱塞缸内的压力。每个柱塞缸内穿插的一个柱塞的直径和自身所在的柱塞缸中心的直径相配合密封连接,柱塞在柱塞缸内做相对直线往复运动。
[0015]优选地,在油腔体、配油盘和缸体的抵接面处作密封处理,防止液压油泄露,避免高压通道与低压通道均连通时产生的压力卸载无法达到工作要求的情况。
[0016]所述的楔面输出滚圈在靠近缸体的一端面开设有若干V形槽,若干V形槽的槽底面是由多个形状尺寸相同的楔面沿周向以波浪形布置且依次连接形成。以V形槽中朝向所述液压马达反转方向的楔面为正转斜面,即正坡向斜面;以V形槽中朝向所述液压马达正转方向的楔面为反转斜面,即负坡向斜面。
[0017]优选地,缸体中柱塞缸的数量为楔面数量的两倍;优选地,楔面输出滚圈的V形槽楔面和柱塞的球头做耐磨处理,如在所述V形槽楔面和球头作喷砂等表面硬化处理或在接触面形成油膜间隙等措施,以减少摩擦损耗。
[0018]所述V形槽的深度应与所述柱塞的行程具有一定配合关系,避免柱塞在V形槽槽底端抵死而无法工作的情形。
[0019]所述的配油盘的内环上沿周向均匀间隔开设有若干沿空心轴轴线方向贯通的条形槽,条形槽开设在配油槽盘上;空心轴套装有油腔体、配油盘和缸体的外侧面上形成阶梯轴结构,油腔体套装在空心轴的小径段,缸体套装在环状阶梯结构的大径段,配油盘套装在环状阶梯结构的小径段和大径段之间的中间轴段上。
[0020]所述的配油盘的条形槽和空心轴的中间轴段之间形成花键配合。更具体地,环状阶梯结构的中间层沿周向均匀间隔开设有若干沿空心轴轴线方向的配油盘固定键,配油盘固定键为空心轴的中间轴段之间形成的花键,每个配油盘固定键均卡在对应的一个配油盘的条形槽中。
[0021]所述的楔面输出滚圈的内环面沿周向均匀间隔开设有若干沿空心轴轴线方向贯通的条形槽;空心轴套装有楔面输出滚圈的外侧面上,沿周向均匀间隔开设有若干沿空心
轴轴线方向的楔面输出滚圈固定键,每个楔面输出滚圈固定键均卡在对应的一个楔面输出滚圈的条形槽中。
[0022]所述的油腔体的外周面和缸体靠近配油盘的外周面均朝外形成凸出环形结构,油腔体和缸体的凸出环形结构相跨越过配油盘后相抵接,两者间的抵接面上均沿周向均匀间隔开设有对应的螺栓孔,并通过螺栓孔中的螺栓相固接;配油盘位于凸出环形结构的内侧。
[0023]还包括外壳,缸体的外侧面固定套装有外壳,外壳同时活动套装于楔面输出滚圈的外侧面和空心轴另一端的外侧面;外壳和外部机架固接。
[0024]所述的油腔体和空心轴之间、缸体和外壳之间以及空心轴和外壳之间均安装有密封圈。
[0025]油腔体和空心轴的接触面上开设有环形槽,环形槽中安装有密封圈;缸体和外壳的接触面上开设有环形槽,环形槽中安装有密封圈;空心轴和外壳的接触面上开设有环形槽,环形槽中安装有密封圈;密封圈避免外来灰尘等颗粒物进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作用的空心轴柱塞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油腔体(10)、配油盘(20)、缸体(30)、柱塞(40)、楔面输出滚圈(50)和空心轴(60);油腔体(10)同轴活动套装在空心轴(60)外周面的一端;油腔体(10)和外部机架固接;配油盘(20)和楔面输出滚圈(50)均同轴固定套装在空心轴(60)的外周面,缸体(30)同轴活动套装在空心轴(60)的外周面;配油盘(20)的一侧端面和油腔体(10)的端面密封抵接,另一侧端面和缸体(30)一端面密封抵接;缸体(30)内沿周向间隔均布有平行于空心轴(60)轴线方向的若干柱塞缸(31),每个柱塞缸(31)内活动安装一根平行于空心轴(60)的柱塞(40),柱塞(40)的一端在柱塞缸(31)内,柱塞(40)的另一端伸出柱塞缸(31)并抵接到楔面输出滚圈(5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作用的空心轴柱塞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腔体(10)开设有进油口(13)和出油口(14),进油口(13)的一端连通外部液压泵,另一端连通油腔体(10)内部环形的高压油道(11);出油口(14)的一端连通外部油箱,另一端连通油腔体(10)内部环形的低压油道(12);油腔体(10)的高压油道(11)和低压油道(12)均与空心轴(60)同轴,高压油道(11)位于低压油道(12)的内侧,高压油道(11)和低压油道(12)之间不连通;所述的配油盘(20)主要由环状的配油盘端盖(21)和配油槽盘(22)组成,配油盘端盖(21)的一端面和配油槽盘(22)的一端面同轴固定贴合布置;配油盘端盖(21)的另一端面和油腔体(10)抵接,配油槽盘(22)的另一端面和缸体(30)抵接,配油槽盘(22)和空心轴(60)固接;配油槽盘(22)在靠近配油盘端盖(21)的端面上开设有环状的导油槽(223),导油槽(223)位于配油槽盘(22)端面的最外侧;配油槽盘(22)上沿同一周向均匀间隔开设有若干贯通配油槽盘(22)的扇环状的油槽(221、222),油槽(221、222)分为沿周向间隔交错布置的多个高压油槽(221)和数量相同的低压油槽(222),低压油槽(222)和导油槽(223)连通;配油盘端盖(21)的端盖面上沿周向均匀间隔开设有若干贯通配油盘端盖(21)的扇环状的低压通道(212),低压通道(212)内侧的端盖面上沿周向均匀间隔开设有若干贯通配油盘端盖(21)的条状的高压通道(211);配油槽盘(22)和配油盘端盖(21)组成配油盘(20)并与油腔体(10)抵接时,低压通道(212)和导油槽(223)正对位于同一圆周上相连通,低压通道(212)和低压油道(12)正对位于同一圆周上相连通,使得低压油道(12)经低压通道(212)后再经导油槽(223)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林翔胡雪嵘应子翔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