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交通装配式内墙与顶板、底板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8524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轨道交通装配式内墙与顶板、底板的连接结构,内墙包括墙板,墙板可开设竖直方向贯通的减重孔,墙板位于顶板与底板之间;墙板与顶板之间由第一连接件进行连接,第一连接件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钢板和第一竖杆,第一钢板与顶板栓接,第一竖杆卡入墙板的减重孔内;墙板与底板之间通过地梁进行连接,地梁与墙板通过凹凸榫连接,地梁与底板通过水泥砂浆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墙板与顶板,第一连接件中的第一钢板与顶板固定连接,第一竖杆卡入墙板的减重孔,能够使顶板与墙板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通过在墙板与底板之间设置地梁,放置地梁前对水泥砂浆进行抹平,可使安装后的地梁起到找平的作用,提高墙板安装后的稳定性。墙板安装后的稳定性。墙板安装后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交通装配式内墙与顶板、底板的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结构,特别是一种轨道交通装配式内墙和顶板、底板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轨道交通车站的建设中,车站内墙的高度往往超过一些住宅建筑,实施装配式施工,对内墙的安装质量以及内墙的整体强度要求更高,组成内墙的墙板之间的连接也需要更好的稳定性。现有的传统内墙装配施工中,墙板与顶板之间、墙板与底板之间的连接仅是通过水泥砂浆进行涂抹,连接的稳定性有限;底板直接安置于地面上,受地面的水平度影响较大,不易控制安装质量,还会影响顶板与墙板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装配式内墙与顶底板的装配,顶板与墙板的连接稳定性有限,底板的安装质量不易控制,难以满足轨道交通装配式内墙需求的问题,提供一种轨道交通装配式内墙与顶板、底板的连接结构。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轨道交通装配式内墙与顶板、底板的连接结构,所述内墙包括墙板,所述墙板位于顶板与底板之间;所述墙板开设有竖直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装配式内墙与顶板、底板的连接结构,所述内墙包括墙板(1),所述墙板(1)位于顶板(3)与底板(4)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1)开设有竖直方向贯通的减重孔,所述墙板(1)与所述顶板(3)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件(6)进行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6)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钢板(61)和第一竖杆(62),所述第一钢板(61)与所述顶板(3)栓接,所述第一竖杆(62)卡入所述墙板(1)的减重孔内;所述墙板(1)与底板(4)之间通过地梁(8)进行连接,所述地梁(8)与所述墙板(1)通过凹凸榫连接,所述地梁(8)与所述底板(4)通过水泥砂浆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装配式内墙与顶板、底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杆(62)与所述减重孔的截面均为圆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装配式内墙与顶板、底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1)通过凹凸榫连接有构造柱(5),所述顶板(3)和所述底板(4)均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构造柱(5)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与所述顶板(3)、所述底板(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钢板(71),第二钢板(71)与所述顶板(3)或所述底板(4)栓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装配式内墙与顶板、底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还包括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启迪包晗袁珏李可意任云李海搏龚波沈建波张小强高东晓易钰鑫姚勇刘玲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迈铁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