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均衡电路及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584631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蓄电池均衡电路及控制方法,包括多个相互串联的单体电池,每个单体电池均具有正极输入、输出和负极输入、输出两种切换电路,两种切换电路之间通过一个储能元器件连通。一个电池单体的正极输入切换电路、储能元器件和其自身或另一个单体电池的负极输出切换电路串联构成充电电路;一个电池单体的正极输出切换电路、储能元器件和其自身或另一个单体电池的负极输入切换电路串联构成放电电路;每个切换电路均通过外部控制电路控制连通,从而使一个或多个单体电池的正负极相连。上述蓄电池均衡电路及控制方法,实现在放电过程中的动态均衡,能最大限度的保护电池,充分发挥电池组的能量。发挥电池组的能量。发挥电池组的能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蓄电池均衡电路及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蓄电池保护系统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蓄电池均衡电路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蓄电池作为能量存储介质,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行各业。特别是近年来在通信电源、UPS电源、各种动力车辆、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国家智能电网等行业中,已经成为动力或电源储能系统中最关键的组件之一。电池系统内串联在一起的电池组在使用时需要进行充电或放电,在每次充电、放电以后,电池组里各个单体电池的特性都会不一样,如端电压、内阻、老化程度、剩余容量(SOC)、电池健康度(SOH)等等,并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进一步加剧单体电池之间的差异性。
[0003]在传统的电池组放电中,当其中的某一个电池芯达到需要保护的最小端电压时,则整个电池组将被强制停止放电,但在这个时候,其它的状态良好的一些电池芯中可能还有很多剩余的能量没有被释放出来,因此这将极大地影响电池组的能量使用率。
[0004]在目前常见的磷酸铁锂电池组放电中,都是参照电池的端电压作为判断依据,当电池的端电压达到一定数值时,就强制停止放电,但是实际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电池均衡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相互串联的单体电池,每个所述单体电池均具有正极输入、输出和负极输入、输出两种切换电路,所述两种切换电路之间通过一个储能元器件连通;一个所述电池单体的正极输入切换电路、储能元器件和其自身或另一个单体电池的负极输出切换电路串联构成充电电路;一个所述电池单体的正极输出切换电路、储能元器件和其自身或另一个单体电池的负极输入切换电路串联构成放电电路;每个所述切换电路均通过外部控制电路控制连通,从而使一个或多个单体电池的正负极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均衡电路,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单体电池的正极输入切换电路是与其正极相连的另一个所述单体电池的负极输入切换电路;一个所述单体电池的正极输出切换电路是与其正极相连的另一个所述单体电池的负极输出切换电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均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控制电路包括串联在各切换电路上的控制开关组件,用于连通各切换电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电池均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开关组件包括相互串联的二极管和均衡开关。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电池均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输入切换电路上的控制开关组件包括相互串联的第一N

MOSFET和第一肖特基二极管;所述第一N

MOSFET的S极连接单体电池的正极,其D极连接第一肖特基二极管的阴极,其G极为控制端并与所述外部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第一肖特基二极管的阳极与储能元器件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电池均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输出切换电路上的控制开关组件包括相互串联的第一P

MOSFET和第二肖特基二极管;所述第一P

MOSFET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德华马俊
申请(专利权)人:傲普上海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