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振升专利>正文

卷绕式铅酸蓄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8416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卷绕式铅酸蓄电池,包括正极板(6)、负极板(8)、隔膜(7)、壳体(9)、电池盖(4),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板(6)、隔膜(7)、负极板(8)按层次顺序卷绕成电池芯体(10),并将数量至少为1个的电池芯体(10)垂直地设置在相应的壳体(9)内,设置在正极板(6)和负极板(8)上数量为2个以上的正、负极耳(5)分别与正极性柱(1)和负极性柱(3)连接在一起,装有电池芯体(10)的壳体(9)内注有电解液;电池盖(4)上设有排气阀(2)和正极性柱(1)、负极性柱(3)并采用热合连接或粘接方式将电池盖(4)封装在壳体(9)上。(*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制备
,具体地说是一种卷绕结构的铅酸蓄电池。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铅酸蓄电池种类很多,但无论是排气式或者是阀控式的蓄电池,其单体电池的结构都是由多片正极板和多片负极板并联焊接成组后,用多片隔板将电池组的正负极板隔开。或者先用隔板将极板隔开后再将正负极板分别并联焊接后装入电池壳体内。随着电池容量的不断增加,其极板、隔板以及其它部件越来越多,这给电池极板组的焊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可能带来许多隐患,稍不注意,就容易出现极板掉粉、焊接烧损、假焊等质量问题,直接影响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同时,现有单体电池的形状始终为一成不变的方形结构,这种单一结构的电池已经很难适应对电池外形结构有特殊要求的市场需求。为了改进铅酸蓄电池的结构,中国专利文献CN1377098A提出了一种卷绕结构铅酸蓄电池。这种电池采用正极板、隔板、负极板按层次顺序卷绕芯轴上,制成卷绕结构的电池芯,然后在电池芯的外周采用固定套固定,在电池盒底部还设有底托,盒盖上设有排气阀,并将盒盖封装在电池盒上,板栅采用连续纤维外包铅合金的铅丝编织成铅网,再在铅网上附着活性物质。这种卷绕结构的电池内阻小,电池比能量高,使用寿命也比较长。但是,结构比较复杂,生产的成本比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铅酸蓄电池在结构上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内阻小,耐腐蚀性能好,并可提供高倍率、长时间、高电压放电平台的卷绕式铅酸蓄电池。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卷绕式铅酸蓄电池,包括正极板、负极板、隔膜、壳体、电池盖,主要是将正极板、隔膜、负极板按层次顺序卷绕成电池芯体,并将电池芯体垂直地设置在相应的壳体内,正极板和负极板上数量为2个以上的正、负极耳分别与正极性柱和负极性柱连接在一起,装有电池芯体的壳体内注有电解液;电池盖上设有排气阀和正极性柱、负极性柱,采用热合连接或粘接方式将电池盖封装在壳体上;所说极板是由铅基片经旋转扩展或连续冲切出具有网格结构的板栅格子体,并在板栅格子体上涂上铅膏层所构成的;板栅格子体上的网格结构为斜方格形、菱形、方格形、正六角形、或其它形状,同一板栅格子体上的筋条粗细和网格的大小,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极板一端的极耳,其宽度以及它们之间的距离可以是不相等的,也可以是相等的;电池芯体的形状可卷绕成圆柱体、椭圆柱体、圆角长方体、或圆角正方体等形状。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结构形式,可串联连接2个或2个以上电池芯体,电池芯体装入相应的壳体内,采用过桥焊或穿壁焊的形式将各电池芯体连接在一起。电池盖上设有数量至少为1个的排气阀和数量至少为两个的极性柱。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优点是内阻小,电池比能量高,快速冲放电能力强,结构简单。由于将正极板、隔膜、负极板按层次结构卷绕成电池芯体,并在板栅格子体上直接涂上铅膏制成极板,使卷绕式铅酸蓄电池的结构更加合理,性能更好。成本降低30%,寿命提高3~4倍,输出功率提高3倍,自放电降低4倍以上。其次是适用性强,适用范围广。由于将电池芯体由单一的正方体形改进成圆柱体、或椭圆柱体、或圆角长方体、或圆角正方体等多种结构,所以能够满足各种用户的需求。采用串联连接两个以上单体电池芯体的方式构成的蓄电池,大大拓宽了使用领域,可广泛应用到军事工业、机车动力、内燃机起动、电动工具、玩具、家用电器、备用电源等各个领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电池芯体交叉卷绕示意图;图4为电池芯体重迭卷绕示意图; 图5为网格不相同的板栅格子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方格形板栅格子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极耳宽度与间距不等的板栅格子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极板结构示意图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圆角长方体形状的电池芯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圆角正方体形状的电池芯体结构示意图;图11为椭圆柱体体形状的电池芯体结构示意图;图12为串联六个电池芯体的电池结构示意图;图13为装有六个电池芯体电池的壳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正极性柱,2.排气阀,3.负极性柱,4.电池盖,5.极耳,6.正极板,7.隔膜,8.负极板,9.壳体,10.电池芯体,11.板栅格子体,12.铅膏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如图1、2、3、4所示,这种为圆柱体形状结构的卷绕式铅酸蓄电池,包括正极板6、隔膜7、负极板8、、壳体9、电池盖4;主要是把正极板6、隔膜7和及负极板8按层次顺序卷绕成圆柱体形状的电池芯体10,并将电池芯体10垂直地设置在相应的壳体9内,设置在正极板6和负极板8上的4个正、负极耳5分别与正极性柱1和负极性柱3连接在一起。在装有电池芯体10的壳体9内注有硫酸和去离子水混合液的电解液;电池盖4上设有排气阀2和正极性柱1、负极性柱3并采用热合连接方式将电池盖4封装在壳体9上。如图5、6、7、8所示,这种极板是由铅基片经旋转扩展出来的具有网格结构的板栅格子体11并在板栅格子体11上涂上铅膏层12所构成的。板栅格子体11的网格结构为斜方格形、菱形、方格、正六角形等形状;同一板栅格子体11上的筋条粗细和网格的大小,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极板一端的极耳5,其数量为2个以上,其宽度以及它们之间的距离,可以是不相等的,也可以是相等的。如图9、10、11所示,正极板6、隔膜7、负极板8按层次顺序,还可以卷绕成圆角长方体、圆角正方体以及椭圆柱体等形状结构的电池芯体10。下面结合一个实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2、13所示,这种为长方体形状结构的卷绕式铅酸蓄电池,主要是串联连接6个电池芯体,采用穿壁焊的形式将各电池芯体10连接在一起,并把连接在一起的电池芯体10装入相应的壳体9内,电池盖4上设有2个排气阀2和2个正极性柱1、2个负极性柱3。电池芯体10的形状为圆柱体结构,极板的板栅是由铅基片经旋转扩展所制成的板栅格子体11,板栅格子体11具有菱形结构的网格,而且同一板栅格子体11上的筋条粗细的尺寸和网格的大小是不同的,极板上极耳5的宽度以及它们之间的距离也是不相等的。权利要求1.一种卷绕式铅酸蓄电池,包括正极板(6)、负极板(8)、隔膜(7)、壳体(9)、电池盖(4),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板(6)、隔膜(7)、负极板(8)按层次顺序卷绕成电池芯体(10),并将数量至少为1个的电池芯体(10)垂直地设置在相应的壳体(9)内,设置在正极板(6)和负极板(8)上数量为2个以上的正、负极耳(5)分别与正极性柱(1)和负极性柱(3)连接在一起,装有电池芯体(10)的壳体(9)内注有电解液;电池盖(4)上设有排气阀(2)和正极性柱(1)、负极性柱(3)并采用热合连接或粘接方式将电池盖(4)封装在壳体(9)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式铅酸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说极板是由铅基片经旋转扩展或连续冲切出具有网格结构的板栅格子体(11),并在板栅格子体(11)上敷涂铅膏层(12)所构成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绕式铅酸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说极板板栅格子体(11)上的网格结构为斜方格形、菱形、方格形、正六角形、或其它形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绕式铅酸蓄电池,其特征在于同一极板板栅格子体(11)上的筋条粗细和网格的大小,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振升胡立祥李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刘振升胡立祥李卫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