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机承载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8367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摄像机承载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摄像机承载装置包括:升降臂组件;以及云台,安装在所述升降臂组件的升降端,用于承托摄像机;所述升降臂组件包括内部具有中空升降通道的固定臂和多级升降臂,所述的固定臂固定设置,所述升降臂与固定臂之间以及各级升降臂之间可升降滑动的套设;所述升降臂组件还包括升降钢缆机构和联动钢缆机构,所述的固定臂与升降臂之间以及多级升降臂之间通过升降钢缆机构传动连接,通过升降钢缆机构带动升降臂进行升降;所述的固定臂与升降臂之间以及多级升降臂之间通过联动钢缆机构传动连接,通过联动钢缆机构实现各级升降臂的同步升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摄像机承载装置可进行更多级的传动,更大范围的升降,更加稳定可靠。更加稳定可靠。更加稳定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摄像机承载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影像设备
,具体的涉及摄像机承载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广播电视行业,有一种拍摄需求,是摄像机在垂直高度上,实现平稳上升或者下降,保证上升或者下降过程,全程画面可以作为播出画面使用,不允许抖动,摇摆等影响拍摄效果的现象发生。这就需要一种摄像机承载装置来实现这一功能。
[0003]现有技术中,通常升降部分的机械结构,主要采用丝杆实现。一般都会做成多级丝杆,这样的结构,升降高度,取决于丝杆的奇数,和丝杆长度,升降速度,取决于电机转速和丝杆螺距。而实际生产加工中,丝杆越长,加工难度越大,并且电机的转速也有限,突破升降高度和升降速度,单纯用更高的生产工艺、用更高速的驱动电机已不现实,需要一种更优的结构设计。
[000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摄像机承载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摄像机承载装置,包括:
[0007]升降臂组件;...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摄像机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臂组件;以及云台,安装在所述升降臂组件的升降端,用于承托摄像机;所述升降臂组件包括内部具有中空升降通道的固定臂和多级升降臂,所述的固定臂固定设置,所述升降臂与固定臂之间以及各级升降臂之间可升降滑动的套设;所述升降臂组件还包括升降钢缆机构和联动钢缆机构,所述的固定臂与升降臂之间以及多级升降臂之间通过升降钢缆机构传动连接,通过升降钢缆机构带动升降臂进行升降;所述的固定臂与升降臂之间以及多级升降臂之间通过联动钢缆机构传动连接,通过联动钢缆机构实现各级升降臂的同步升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机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臂包括初级升降臂、中间级升降臂和末级升降臂,所述初级升降臂可升降滑动的套设在所述固定臂的中空升降通道内,所述末级升降臂位于最上端用于安装所述云台,多级所述中间级升降臂可升降滑动的套设在所述初级升降臂和末级升降臂之间;所述的升降钢缆机构包括拉出钢缆机构,所述的拉出钢缆机构包括拉出钢缆、设置在所述末级升降臂的下端的第一滑轮、设置在所述固定臂的上端的第二滑轮以及设置在所述初级升降臂和中间级升降臂的上端和下端的第三滑轮,所述拉出钢缆的一端固定在末级升降臂的上端,另一端由末级升降臂的上端向下延伸绕过第一滑轮,再向上延伸绕过中间级升降臂上端的第三滑轮,再向下延伸绕过中间级升降臂下端的第三滑轮,循环往复绕过所有中间级升降臂以及初级升降臂上下两端的第三滑轮后,最后绕过所述固定臂上端的第二滑轮向下延伸连接驱动部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机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钢缆机构包括拉回钢缆机构,所述拉回钢缆机构包括拉回钢缆、设置在固定臂下端的第四滑轮和设置在初级升降臂下端的第五滑轮,所述拉回钢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初级升降臂上,另一端向下延伸绕过一级第四滑轮,再向上延伸绕过一级第五滑轮,再向下延伸绕过二级第四滑轮,再向上延伸绕过二级第五滑轮,
……
,循环往复至再向下延伸绕过N级第四滑轮,再向上延伸绕过N级第五滑轮后向下延伸连接驱动部件;所述第四滑轮和第五滑轮的总数等于升降臂的总级数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机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臂的下端还设置第六滑轮和第七滑轮,所述拉出钢缆绕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彦维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注色影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