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头部的封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8265 阅读:2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封装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电芯头部封装以引出输出端子的一种封装结构。设计一种电池头部的封装结构,包括有保护板,保护板上的输出端子通过导出片与电芯前端面的极耳相连接,所述的保护板设置在与电芯前端面相连接的面罩架。所述面罩架底面设有与保护板的输出端子形状对应的通孔,面罩架底面两侧向外延伸,面罩架底面上还凸出有支架体,所述保护板嵌设于面罩架底面与支架体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面罩架把支架与面罩结合为一体,减少了加工支架以及把安装支架的工序,节约了成本。同时具有支架作用的面罩架直接与保护板以及电芯前端面结合,还能提高封装输出效果。(*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封装
,具体说是一种电芯头部封装以引 出输出端子的一种封装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锂电池的电芯一般釆用卷绕式电芯结构和叠片式电芯结构。卷绕式 结构是以卷芯为起点,借助隔膜将正、负极隔离后进行巻绕,这种锂电池电 芯的结构是正、负极耳设置在电芯的中间部分,正、负极片及其极耳和隔膜 向同一方向逐层巻绕,该结构电池由于极耳焊接于内部,易变形造成表面凹 凸不平甚至产生凹槽,极耳处易产生短路现象。而叠片式电芯结构是将尺寸与电池外壳相近的正负极片,通过中间用隔 膜隔开,重复多次叠合而形成一块豆腐块状,后分别将正负极耳连接到正负 极导出端子上,放入金属壳,注液而成。这种电池电芯有多重极耳,由于极 耳是由极薄金属箔构成,所以连接起来就特别容易出现部分极耳断裂,从而 出现影响电池性能和容量正常发挥的问题。无论是那种电池电芯结构形式, 如何将极耳与导出端子连接而将电流导出一直是电池制造设计者们研发的重 大课题。本申请人在中国专利200620054307. 0中所公开的电池导出端子结构,其 电芯前端是通过防护板(支架)、保护板以及面罩来进行电池头部的输出端子 封装的。这种封装方式支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头部的封装结构,包括有保护板(3),保护板上的输出端子通过导出片(2)与电芯(1)前端面的极耳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板设置在与电芯前端面相连接的面罩架(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羽佳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德赛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