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抗大线能量焊接的建筑用钢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58129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12
一种抗大线能量焊接的建筑用钢及其生产方法,属于钢铁生产技术领域。该建筑用钢的化学成分按质量分数包括:C:0.05~0.18%,Si:0.05~0.75%,Mn:0.65~1.75%,P:0.003~0.02%,S:0.001~0.015%,Al:0.005~0.075%,Nb:0.01~0.05%,V:0.01~0.07%,Ti:0.005~0.04%,Mg+Ca:0.001~0.01%,O:0.002~0.01%,N:0.005~0.015%,余量为Fe和残余元素;V、Ti、N的含量同时还满足关系式:1.06[Ti]<3.64[N]<[V]+1.06[Ti]。钛、铌、钒的氮化物与镁、钙的氧化物所形成的析出粒子起到钉扎奥氏体晶粒和促进铁素体形核的作用;并通过调整合金成分与冶炼工艺,对多种氮化物和氧化物的数目与形态进行合理有效控制,消除在焊接热循环过程中产生的粗大组织,提高建筑用钢的焊接性能。提高建筑用钢的焊接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大线能量焊接的建筑用钢及其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钢铁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抗大线能量焊接的建筑用钢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些年,随着建筑行业中钢结构的应用不断进步,所用的钢材规格越来越大型化。大型建筑结构所采用的H型钢和箱型立柱一般使用高效多丝埋弧焊、气电立焊、电渣焊等大线能量焊接技术进行成型,以达到提高焊接效率,缩短工期的目的。但大线能量焊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普遍面临着热影响区组织脆化严重的问题,这使得工程质量难以得到保证,这也就给建筑用钢的耐焊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003]公开号为CN112853225B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一种高层建筑用690MPa级大线能量焊接用钢板及制备方法,其特点是通过将钛氮比控制在0.67

0.8的范围内,以同时满足对建筑用钢板厚度规格、强度级别和焊接热输入线量的需求。但是由于钢中的氮是气体元素,钛是易烧损元素,炼钢生产过程中两者含量比例的精确控制存在较大难度,对生产过程产生较大影响。
[0004]公开号为CN101407893A的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大线能量焊接的建筑用钢,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材的化学成分按质量分数包括:C:0.05~0.18%,Si:0.05~0.75%,Mn:0.65~1.75%,P:0.003~0.02%,S:0.001~0.015%,Al:0.005~0.075%,Nb:0.01~0.05%,V:0.01~0.07%,Ti:0.005~0.04%,Mg+Ca:0.001~0.01%,O:0.002~0.01%,N:0.005~0.015%,余量为Fe和残余元素;V、Ti、N的含量同时还满足关系式:1.06[Ti]<3.64[N]<[V]+1.06[Ti],其中[ ]表示元素的质量分数,单位为%;所述钢材中含有氮化物的含量为0.8~4.0mg/cm3,含有Mg、Ca的氧化物的含量为0.1~2.0mg/cm3;钢中尺寸大于0.5μm的氮化物与尺寸大于5μm的氧化物的数量之和小于100个/mm2;按照颗粒数量统计,钢中尺寸0.02~0.2μm的氮化物与尺寸0.2~2μm的氧化物形成的复合粒子,分别占0.02~0.2μm氮化物粒子总数的0.1~10%和0.2~2μm氧化物粒子总数的10~8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大线能量焊接的建筑用钢,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材的化学成分按质量分数还包括:Cr:0.1~0.5%,Mo:0.1~0.5%,Ni:0.1~0.5%,Cu:0.1~0.5%中的一种或几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大线能量焊接的建筑用钢,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材中的氮化物包括氮化钛、氮化铌、氮化钒;其中,氮化钛的质量分数占30~80%,氮化钛平均粒径尺寸为10~100nm。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抗大线能量焊接的建筑用钢,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材在100~600kJ/cm的焊接热输入下,热影响区的显微组织为铁素体和/或贝氏体组织,其中铁素体为多边形状、准多边形状、粒状或针状,贝氏体为针状、粒状或板条状;焊接热影响区

20℃冲击韧性≥70J。5.一种抗大线能量焊接的建筑用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步骤1、制线:将钒、钛、镁、钙的合金进行增氮增氧处理,得到氮氧合金,将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郝俊杰袁国康健李振垒王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