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科手术用多功能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8079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科手术用多功能辅助装置。一种外科手术用多功能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板,两压板相对布置,压板的两端设有连接结构,连接结构连接两压板的同时允许其间距发生改变,压板的外表面设有滑槽,压板的上方设有可与之配合和分离的刀架,刀架的一端对应滑槽设有导轨,刀架的另一端设有与之滑动连接的刀座,刀座与刀架之间设有调整装置,调整装置可以调节刀座的滑动距离,刀座的内部安装手术刀。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一般难度的中小型手术有着非常便捷的多种辅助效果,非常适用于辅助外科手术医师在手术过程中使用。程中使用。程中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科手术用多功能辅助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外科手术用多功能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外科手术简称手术,俗称开刀,凡指透过外科设备或外科仪器,经外科医师或其他专业人员的操作下,进入人体或其他生物组织,以外力方式排除病变、改变构造或植入外来物的处理过程。目前绝大多数手术是以医师的手工操作为主,即在体表进行切、割、缝,如脓肿引流、肿物切除、外伤缝合等。故手术是一种破坏组织完整性,或使完整性受到破坏的组织复原的操作。
[0003]在进行手术时,一般的切开方法和注意事项是在切开前,医师右手持刀,左手固定切口皮肤;切开时要垂直进刀,水平走刀、垂直出刀。要求用力均匀,避免多次切割,以免造成切口不平整,不利于后期愈合。该过程对医师手术技巧与手术经验的要求非常严格,并且还需要多名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协助主刀医师将创口打开以便于手术操作。
[0004]任何一位医师在临床主刀手术之前都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训练才能真正的上手术台操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外科手术用多功能辅助装置,在手术过程中使用该装置可以有效的降低手术对医生执刀的专业经验以及技巧的要求,避免了医生在术前耗费大量的精力去练习执刀水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外科手术用多功能辅助装置。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外科手术用多功能辅助装置,包括相对布置的两压板,压板的两端设有连接结构,连接结构连接两压板的同时允许其间距发生改变,压板的外表面设有滑槽,压板的上方设有可与之配合和分离的刀架,刀架的一端对应滑槽设有导轨,刀架的另一端设有与之滑动连接的刀座,刀座与刀架之间设有调整装置,调整装置可以调节刀座的滑动距离,刀座的内部安装手术刀。
[0007]进一步,所述的连接结构包括压板,压板的端部设有与之转动连接的连接块,连接块的另一端通过铰接连接。
[0008]进一步,所述的连接结构包括压板,压板的端部设有与之转动连接的连接体,连接体有一定的弹性。
[0009]进一步,所述的压板的外侧开设有至少一个以上的长条孔,长条孔内部插装长轴,其中一个压板的长条孔内部的长轴外侧安装第一弹性带,另一个压板的长条孔内部的长轴外侧安装第二弹性带,第一弹性带和第二弹性带的伸出端可以相互贴合粘接。
[0010]进一步,所述的调整装置包括刀架,刀架与刀座滑动连接的一端开设有滑道,滑道的侧壁开设有缺口,缺口的外侧设有轴座,轴座内部插装转轴,转轴对应缺口的一端安装齿轮,另一端安装手轮;刀座的外侧对应缺口设有与齿轮啮合的齿条。
[0011]进一步,所述的压板的滑槽的外侧设有刻度尺。
[0012]进一步,所述的压板的下表面为圆弧面,圆弧面上设有均布的防滑凸条。
[0013]进一步,所述的刀架底部的导轨的外侧设有挡块。
[0014]进一步,所述的刀座的外侧设有标尺。
[0015]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首先将压板固定在需要进行手术部位的外侧,再将压板相对的合拢至一定的距离,然后将刀架置于压板上面,使压板上面的滑槽与刀架底部的导轨配合,刀架底部的导轨与挡块固定了压板之间的距离,然后通过手轮调整手术刀插入开刀部位至合适的深度,然后再拉动刀架在导轨与滑槽的方向上进行滑动,滑动合适的距离之后,再扭动手轮使手术刀垂直的移出开刀处。
[0016]该过程辅助主刀医师完成了垂直进刀,水平走刀、垂直出刀的过程,并且通过标尺和刻度可以准确直观的把控进刀的深度和走刀的距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手术难度,也减少了主刀医师的精力和体力消耗。
[0017]手术刀垂直的移出开刀处之后,再取出刀架整体,将刀架整体放置在手术台上,避免了手术刀与外物之间接触而感染细菌,手术之后可以拔出刀座空腔内部的楔块,再取出手术刀片,以便于对楔块与手术刀片以及本装置的其他零部件进行消毒杀菌处理,以备下次使用。
[0018]刀架整体移出之后,压板在其外侧弹性带的拉力作用或者在使用者手部的压力作用下,使压板压紧开刀创口的周围的同时带动创口外侧的皮肤组织向外扩张开,该过程既减少了多名医护人员配合扩开创口的同时还对创口进行了压迫,达到了物理止血的效果,避免了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过量出血。
[0019]手术完成之后,本装置还可以用于伤口缝合时的辅助,使用时,将手术刀23取出,或者将刀座上调至最上方,再将压板1置于需要缝合的创口外部并固定,再将压板1向内合拢至合适的位置,再将刀架12固定于压板1的滑槽2内,可以使创口闭合,再进行缝合,这样就避免了使用者直接手动闭合创口造成的麻烦。
[0020]本专利技术针对一般难度的中小型手术有着非常便捷的多种辅助效果,非常适用于辅助外科手术医师在手术过程中使用。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压板的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是刀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第一弹性带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第二弹性带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1中第Ⅰ部分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2中第Ⅱ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3]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
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4]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025]如图1~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外科手术用多功能辅助装置包括相对布置压板1,压板1可根据不同型号设置不同的长度,压板1可采用材质较硬的塑胶通过注塑模具一次成型,也可以采用钢铁材料通过机加工的方式制成,本实施推荐使用后者,因为钢铁材料的结构刚性更加稳定,可以确保其使用寿命更长。
[0026]如图2所示,压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2,滑槽2的截面形状可以设置为半圆形、矩形、倒山脊形等,本实施例采用半圆形,因为半圆形的滑槽内表面在工作时受力更加均匀,其正常磨损也会更加均匀,并且在使用时圆形的触感也更加顺滑。
[0027]压板1的下表面为圆弧面3,因为压板1在工作时需要与患者的肌肤接触,采用圆弧面3作为接触面其在工作时受力点的压强更大,并且圆弧面3更利于与人体表面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科手术用多功能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板(1),两压板(1)相对布置,压板(1)的两端设有连接结构,连接结构连接两压板(1)的同时允许其间距发生改变,压板(1)的外表面设有滑槽(2),压板(1)的上方设有可与之配合和分离的刀架(12),刀架(12)的一端对应滑槽(2)设有导轨(13),刀架(12)的另一端设有与之滑动连接的刀座(19),刀座(19)与刀架(12)之间设有调整装置,调整装置可以调节刀座(19)的滑动距离,刀座(19)的内部安装手术刀(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科手术用多功能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结构包括压板(1),压板(1)的端部设有与之转动连接的连接块(6),同一侧的两连接块(6)的相近一端通过铰接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科手术用多功能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结构包括压板(1),压板(1)的端部设有与之转动连接的连接体(8),连接体(8)有一定的弹性。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外科手术用多功能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板(1)的外侧开设有至少一个以上的长条孔(9),长条孔(9)内部插装长轴(10),其中一个压板(1)的长条孔(9)内部的长轴(10)外侧安装第一弹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宁邓亚竹田舍李英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