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混流和平推流组合式酯化反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57798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混流和平推流组合式酯化反应系统,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第一釜体,所述第一釜体为顶端具有开口的敞口容器,所述第一釜体底壁设有进料口,所述第一釜体内部构成全混流反应室;第二釜体,所述第二釜体罩设在所述第一釜体上部外周,所述第二釜体底壁设有出料口;所述第二釜体侧壁与所述第一釜体侧壁之间的环形区域构成环形平推流反应室,所述第二釜体内在所述第一釜体开口上方的区域构成气相空间,所述第二釜体顶壁设有气相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第一釜体和第二釜体一体式设计,完成酯化反应全过程,并通过第二釜体内的环形平推流反应室,增大物料表面更新速度,提高酯化副产物蒸汽蒸发脱挥效率,强化酯化反应程度。化酯化反应程度。化酯化反应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混流和平推流组合式酯化反应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化工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全混流和平推流组合式酯化反应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聚酯类聚合物,如PET、PBT、PTT、PBS、PBST和PBAT,连续聚合生产过程,通常由酯化反应工序、预缩聚反应工序和终缩聚反应工序组成。酯化反应器是承担酯化反应工序的主要设备。传统酯化反应器通常为全混流反应器,如立式全混流反应器、卧式多分室全混流反应器等,存在物料返混程度大、短路等问题,导致酯化反应速率降低、副反应速度增大。
[0003]申请号为CN202011591519.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生物降解共聚酯的连续生产系统及制备方法和共聚酯,其中,可生物降解共聚酯的连续生产系统,包括酯化系统和缩聚系统,所述酯化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酯化釜和第二酯化釜;所述第一酯化釜内部由低于釜腔高度且与釜腔同轴设置的环形隔板分离为内外室结构,内室中的反应物自隔板顶部溢流至外室,并由外室向第二酯化釜输送;所述第二酯化釜内部由与釜腔高度相同且同轴设置的环形隔板分离为内外腔结构,内腔的反应物经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混流和平推流组合式酯化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釜体,所述第一釜体为顶端具有开口的敞口容器,所述第一釜体底壁设有进料口,所述第一釜体内部构成全混流反应室;第二釜体,所述第二釜体罩设在所述第一釜体上部外周,所述第二釜体底壁设有出料口;所述第二釜体侧壁与所述第一釜体侧壁之间的环形区域构成环形平推流反应室,所述第二釜体内在所述第一釜体开口上方的区域构成气相空间,所述第二釜体顶壁设有气相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混流和平推流组合式酯化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推流反应室内设有降膜单元,所述出料口设置在所述平推流反应室底部靠近所述第一釜体,物料通过所述降膜单元降膜后由所述出料口排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混流和平推流组合式酯化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相空间内设置有旋流板除沫器,所述旋流板除沫器为中心朝向所述第一釜体底部凸出的倒锥形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混流和平推流组合式酯化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板除沫器的锥角为90~175
°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混流和平推流组合式酯化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板除沫器外周端部与所述第二釜体内壁之间的环形夹缝的宽度为1~20cm,和所述旋流板除沫器内周端部与所述第二釜体内搅拌器之间的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振宇邱志成宋凯卓李永生金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