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高倍聚光电池组的多级热管换热系统及换热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57667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光伏电池的散热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倍聚光电池组的多级热管换热系统及换热方法。当整个系统开始工作时,位于上部的菲涅尔镜将太阳光聚焦至电池组,电池组将光能转化成电能并存储在蓄电池中,蓄电池保证电加热器运行工作。预热水经过电池组表面先进行换热,电池组背面安装集热腔将菲涅尔聚光镜对电池产生的高温热量收集,对不同的热流密度,控制器通过温度传感器的反馈联动多级热管组对集热腔换热;热管冷凝端安装有换热箱,换热后的水存进储水箱,储水箱连接用户端。该装置多方面有效利用了太阳光热能,降低了成本,具有使用方便、实用性高、能耗低等特点。能耗低等特点。能耗低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倍聚光电池组的多级热管换热系统及换热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光伏电池的散热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倍聚光电池组的多级热管换热系统及换热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太阳能的普遍使用,已经成为了当今新能源的主力,而太阳能的热利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采用菲涅尔镜将太阳光聚焦至电池组,电池组将光能转化成电能并存储在蓄电池中,聚集的阳光投射在太阳能电池板上,焦点处会产生很高的热量,一方面会产生热量损失,另一方面会使光伏电池表面温度急剧升高。温度升高会带来两个影响:一是光伏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电池组件温度每降低1K,输出电量增加0.2%~0.5%,二是长时间的高温会给光伏电池带来不可逆的损伤。所以通过不同类型的热管导热能力,将电池的高温热量收集并进行换热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高倍聚光系统对光伏电池造成高温的问题。现提供一种高倍聚光电池组的多级热管换热系统及换热方法,利用不同类型热管对不同工况下的电池选择合适的热管组进行换热,并对换热水进行分段存储利用的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倍聚光电池组的多级热管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1)、菲涅尔高倍聚光电池组(3)、蓄电池(4)、电加热装置(5)、换热水箱(8)、多级热管组系统(19)、储水箱系统(12)和用户端(15);菲涅尔高倍聚光电池组(3)包括菲涅尔聚光镜(3

1)、聚光镜支架(3

2)、光伏电池组(3

3)、预热水管(3

4)、相变集热腔(3

5)、温度传感器(3

6)和多级热管组系统蒸发端通道(3

7);菲涅尔聚光镜(3

1)通过聚光镜支架(3

2)与光伏电池组(3

3)连接;光伏电池组(3

3)由光伏电池拼接组成,光伏电池之间存在缝隙,预热水管(3

4)排布在光伏电池之间的缝隙中;光伏电池组(3

3)与蓄电池(4)连接;光伏电池组(3

3)的下部设置相变集热腔(3

5);相变集热腔(3

5)内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3

6)和多级热管组系统的蒸发端通道(3

7),并且相变集热腔(3

5)中填充有中温相变材料;电加热装置(5)包括耐腐蚀电加热管(5

1)、保温棉(5

2)、预热水进口(5

3)、温度探头(5

4)、预热水出口(5

5)、电加热装置底座(5

6)和高温蒸汽排气阀(5

7);保温棉(5

2)包覆于电加热装置(5)的外周,电加热装置(5)的顶部设置有预热水进口(5

3)和高温蒸汽排气阀(5

7),高温蒸汽排气阀(5

7)用于防止耐腐蚀电加热管(5

1)的加热温度过高导致电加热装置(5)内蒸汽膨胀,电加热装置(5)底部设置有电加热装置底座(5

6);预热水进口(5

3)与预热水管(3

4)出水口连接;电加热装置(5)内部设置有耐腐蚀电加热管(5

1)和温度探头(5

4),温度探头(5

4)用于实时反馈预热水加热温度至控制器(1);耐腐蚀电加热管(5

1)与蓄电池(4)电性连接,蓄电池(4)储存光伏电池组(3

3)转化的电量,并在需要时供耐腐蚀电加热管(5

1)工作;换热水箱(8)内部设置有温控电磁阀温度传感器(11)和多级热管组系统(19);换热水箱(8)进水口通过水管与预热水出口(5

5)连接,水管上设置有换热水泵(7);多级热管组系统(19)包括中温热管组(19

1)、常温热管组(19

2)、固定套(19

3)、电磁阀(19

4)、活塞杆(19

5)、活动气缸(19

6)和螺纹形翅片(19

7);固定套(19

3)共两个,分别将所有的中温热管组(19

1)和所有的常温热管组(19

2)固定连接;固定套(19

3)下端均安装有电磁阀(19

4),电磁阀(19

4)通过活塞(19

5)与活动气缸(19

6)连接;中温热管组(19

1)和常温热管组(19

2)的冷凝端设有螺纹形翅片(19

7);电磁阀(19

4)通过控制活动气缸(19

6)来推动活塞(19

5)运作,将中温热管组(19

1)和常温热管组(19

2)的蒸发端推进多级热管组系统蒸发端通道(3

7);储水箱系统(12)包括进水口接口(12

1)、保温材料(12

2)、出水接口(12

3)、挡水隔板(12

4)和储水空间(12

5);保温材料(12

2)包裹在储水箱系统(12)的外表面;储水箱系统(12)的一侧设置有进水口接口(12

1),另一侧设置有出水接口(12

3);进水口接口(12

1)与出水接口(15

3)个数相同,且根据储水箱系统(12)中分层数确定;储水箱系统(12)中分层通过挡水隔板(12

4)实现,将储水箱系统(12)的水箱分成不同温度水的储水空间(12

5);储水箱系统(1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飞邵永辉邓明星丁千惠杨婷婷于海龙朱宝忠孙运兰刘恩海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