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泥回转窑筒体余热回收装置及余热回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余热利用技术,具体为一种水泥回转窑筒体余热回收装置及余热回收系统,属于水泥回转窑筒体余热
技术介绍
[0002]水泥回转窑属于建材设备类,是石灰窑的一种,回转窑按处理物料不同可分为水泥回转窑、冶金化工回转窑和石灰回转窑,水泥回转窑是水泥熟料干法和湿法生产线的主要设备,在水泥回转窑筒体进行使用时,其表面温度有350℃左右,并且直径有3
‑
4米,生产过程中还以每分钟1圈的转数旋转,余热利用难度较大,现有的回转窑筒体余热回收装置都是在回转窑筒体表面覆盖水管网,水管网与筒体有一定间隙,罩住回转窑筒体,利用回转窑筒体的表面辐射热将水管网内的水加热,热水可作为水泥厂职工的生活热水,楼宇供暖等用处,但在利用时,存在效率较低,且在对水进行加热后,用途单一,不便于对余热进行合理的回收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水泥回转窑筒体余热回收装置及余热回收系统,能够对水泥回转窑的余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泥回转窑筒体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泥回转窑筒体(1),所述水泥回转窑筒体(1)的外表面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一换热组件(2),且所述水泥回转窑筒体(1)的外表面另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二换热组件(3),且所述第一换热组件(2)上方的输出端一侧固定安装有热水利用系统(4),所述第一换热组件(2)下方的输出端一侧固定安装有蒸汽利用系统(5),且所述第二换热组件(3)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高温气体利用系统(6),所述第一换热组件(2)的输入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进水管(7)和第二进水管(8),且所述第一进水管(7)与所述第一换热组件(2)内侧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水管(8)与所述第一换热组件(2)外侧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第二换热组件(3)的输入端固定安装有供气管(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回转窑筒体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组件(2)包括第一固定壳体(201),所述第一固定壳体(201)套接在所述水泥回转窑筒体(1)的外侧,且所述第一固定壳体(20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202),所述隔板(202)将所述第一固定壳体(201)的内部分隔成内腔(203)和外腔(204),且所述第一进水管(7)与所述内腔(203)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水管(8)与所述外腔(204)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泥回转窑筒体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管(7)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水泵(10),且所述第二进水管(8)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二水泵(11),且所述第一进水管(7)与所述第二进水管(8)的另一端与外部水源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泥回转窑筒体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壳体(201)的上端一侧固定安装有出水管(12),且所述出水管(12)与所述外腔(204)相连通,所述出水管(12)的另一端与所述热水利用系统(4)相连通,所述第一固定壳体(201)的上端下侧固定安装有蒸汽管(13),且所述蒸汽管(13)与所述内腔(203)相连通,所述蒸汽管(13)的另一端与所述蒸汽利用系统(5)相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泥回转窑筒体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组件(3)包括第二固定壳体(301),且所述第二固定壳体(301)的套接在所述水泥回转窑筒体(1)的外表面另一侧,且所述水泥回转窑筒体(1)的外表面位于所述第二固定壳体(301)的内部均匀固定安装有扰乱板(302),且所述扰乱板(302)的长度与所述第二固定壳体(301)内部的长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凯炯,
申请(专利权)人:兆山集团诸暨水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