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物流运输系统、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57526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驾驶物流运输系统、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无人驾驶物流运输系统包括:路侧摄像头用于采集实时图像信息,并将实时图像信息发送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用于接收实时图像信息,根据实时图像信息确定无人驾驶物流车的当前位置信息,并根据无人驾驶物流车的目标运输路线和当前位置信息,确定无人驾驶物流车的预行驶方向,基于预行驶方向控制无人驾驶物流车行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无人驾驶物流运输的决策精准度。物流运输的决策精准度。物流运输的决策精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人驾驶物流运输系统、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物流运输
,尤其涉及一种无人驾驶物流运输系统、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厂区的各仓库之间的货物运输方法主要是通过人力搬运,例如通过人力推动平板进行货物搬运,或者通过驾驶员驾驶运输车进行货物搬运。该货物运输方法自动化程度较低,运输效率低下,且浪费大量人力。因此,急需一种无人驾驶物流运输系统,来提高物流运输效率和降低人力成本,即通过无人驾驶在厂区的各仓库之间进行货物调度。
[0003]然而,因为无人驾驶物流运输系统需要具备精确可靠的自主定位、自主规划路线等智能决策功能,才能实现厂区物流运输的应用场景,因此,对于无人驾驶物流运输的决策精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驾驶物流运输系统、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旨在提高无人驾驶物流运输的决策精准度。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人驾驶物流运输系统,所述无人驾驶物流运输系统应用于厂区物流运输,所述无人驾驶物流运输系统包括路侧摄像头、控制中心和无人驾驶物流车,其中,各所述路侧摄像头间隔设置于所述厂区物流运输的运输路线上,所述路侧摄像头、所述控制中心和所述无人驾驶物流车通信连接,
[0006]所述路侧摄像头用于采集实时图像信息,并将所述实时图像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中心;
[0007]所述控制中心用于接收所述实时图像信息,根据所述实时图像信息确定所述无人驾驶物流车的当前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无人驾驶物流车的目标运输路线和所述当前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无人驾驶物流车的预行驶方向,基于所述预行驶方向控制所述无人驾驶物流车行驶。
[0008]可选地,所述无人驾驶物流运输系统还包括用户终端,所述用户终端用于显示厂区物流运输中各运输路线的路线选择界面,并接收用户基于所述任务分配界面而输入的路线选择指令,基于所述路线选择指令确定无人驾驶物流车的目标运输路线,将所述目标运输路线发送至所述控制中心。
[0009]可选地,所述控制中心包括边缘计算终端和云控平台,所述路侧摄像头为GMSL摄像头,所述路侧摄像头与所述边缘计算终端通过GMSL双绞线连接,所述边缘计算终端、所述云控平台和所述无人驾驶物流车通过5G网络通信连接,
[0010]所述边缘计算终端用于接收所述实时图像信息,根据所述实时图像信息确定所述无人驾驶物流车的当前位置信息,并将所述当前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云控平台;
[0011]所述云控平台用于接收当前位置信息,根据所述无人驾驶物流车的目标运输路线
和所述当前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无人驾驶物流车的预行驶方向,基于所述预行驶方向控制所述无人驾驶物流车行驶。
[0012]可选地,所述无人驾驶物流车包括车载传感器,所述车载传感器包括探测雷达,所述探测雷达用于探测所述无人驾驶物流车周边的行驶环境信息,并将所述行驶环境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中心;
[0013]所述控制中心用于接收所述行驶环境信息,并根据所述行驶环境信息确定所述预行驶方向上是否存在障碍物,若存在障碍物,则确定所述障碍物对应的避障决策,控制所述无人驾驶物流车采取所述避障决策避让所述障碍物。
[0014]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无人驾驶物流运输方法,所述无人驾驶物流运输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无人驾驶物流运输系统,所述无人驾驶物流运输方法包括:
[0015]接收路侧摄像头采集的实时图像信息,根据所述实时图像信息确定无人驾驶物流车的当前位置信息;
[0016]根据所述无人驾驶物流车的目标运输路线和所述当前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无人驾驶物流车的预行驶方向;
[0017]基于所述预行驶方向控制所述无人驾驶物流车行驶。
[0018]可选地,所述无人驾驶物流运输方法还包括:
[0019]接收所述无人驾驶物流车采集的行驶环境信息,并根据所述行驶环境信息确定所述预行驶方向上是否存在障碍物,若存在障碍物,则确定所述障碍物对应的避障决策,控制所述无人驾驶物流车采取所述避障决策避让所述障碍物。
[0020]可选地,所述确定所述障碍物对应的避障决策的步骤包括:
[0021]若障碍物的类型为路面实体障碍,则获取所述无人驾驶物流车的车身数据信息;
[0022]根据所述车身数据信息,以及所述路面实体障碍的三维数据和空间位置,确定所述障碍物对应的避障决策。
[0023]可选地,所述确定所述障碍物对应的避障决策的步骤包括:
[0024]若障碍物的类型为所述路面坑洞障碍,则获取无人驾驶物流车的底盘高度信息;
[0025]根据所述底盘高度信息和所述路面坑洞障碍,确定所述障碍物对应的避障决策。
[0026]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无人驾驶物流运输设备,无人驾驶物流运输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无人驾驶物流运输程序,无人驾驶物流运输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无人驾驶物流运输系统的步骤。
[0027]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无人驾驶物流运输程序,无人驾驶物流运输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无人驾驶物流运输系统的步骤。
[0028]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各路侧摄像头间隔设置于厂区物流运输的运输路线,从而便于在厂区全方位监控无人驾驶物流车的运输路线上的当前所在位置,从而实现准确定位无人驾驶物流车,根据该当前位置信息和无人驾驶物流车对应的目标运输路线,确定无人驾驶物流车的预行驶方向,从而精确可靠地实现对无人驾驶物流车的自主路线规划,进而提高了无人驾驶物流运输的决策精准度。本专利技术通过引入自动驾驶物流的解决方案,大大提升了厂
区内仓库之间货物调度运转的效率,持续稳定地响应执行任务,降低了人力成本,结合车辆调度、数据分析等功能服务,物流运输更加简约高效。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终端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无人驾驶物流运输系统的流程示意图;
[0031]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无人驾驶物流运输系统的场景示意图;
[0032]图4为本专利技术无人驾驶物流运输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33]本专利技术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4]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5]如图1所示,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终端结构示意图。
[003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终端为无人驾驶物流运输设备。
[0037]如图1所示,该终端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网络接口1004,用户接口1003,存储器1005,通信总线1002。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驾驶物流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驾驶物流运输系统应用于厂区物流运输,所述无人驾驶物流运输系统包括路侧摄像头、控制中心和无人驾驶物流车,其中,各所述路侧摄像头间隔设置于所述厂区物流运输的运输路线上,所述路侧摄像头、所述控制中心和所述无人驾驶物流车通信连接,所述路侧摄像头用于采集实时图像信息,并将所述实时图像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中心;所述控制中心用于接收所述实时图像信息,根据所述实时图像信息确定所述无人驾驶物流车的当前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无人驾驶物流车的目标运输路线和所述当前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无人驾驶物流车的预行驶方向,基于所述预行驶方向控制所述无人驾驶物流车行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驾驶物流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驾驶物流运输系统还包括用户终端,所述用户终端用于显示厂区物流运输中各运输路线的路线选择界面,并接收用户基于所述任务分配界面而输入的路线选择指令,基于所述路线选择指令确定无人驾驶物流车的目标运输路线,将所述目标运输路线发送至所述控制中心。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驾驶物流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中心包括边缘计算终端和云控平台,所述路侧摄像头为GMSL摄像头,所述路侧摄像头与所述边缘计算终端通过GMSL双绞线连接,所述边缘计算终端、所述云控平台和所述无人驾驶物流车通过5G网络通信连接,所述边缘计算终端用于接收所述实时图像信息,根据所述实时图像信息确定所述无人驾驶物流车的当前位置信息,并将所述当前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云控平台;所述云控平台用于接收当前位置信息,根据所述无人驾驶物流车的目标运输路线和所述当前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无人驾驶物流车的预行驶方向,基于所述预行驶方向控制所述无人驾驶物流车行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驾驶物流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驾驶物流车包括车载传感器,所述车载传感器包括探测雷达,所述探测雷达用于探测所述无人驾驶物流车周边的行驶环境信息,并将所述行驶环境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中心;所述控制中心用于接收所述行驶环境信息,并根据所述行驶环境信息确定所述预行驶方向上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艳冰何逸波潘涛陆宁徽谢燕萍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