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敏感的可介导神经化的骨修复支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57490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光敏感的可介导神经化的骨修复支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以吸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掺杂磷元素的氮化碳作为内壳,以吸附神经生长因子的丝素蛋白作为外壳,再通过同轴静电纺丝制备出具有核壳结构的光敏感的可介导神经化的骨修复支架材料。该制备方法制备的骨修复支架材料具有“核”、“壳”结构的光敏感的可介导神经化的骨修复支架材料为骨缺损部位成骨化及神经化的支架结构及所需微环境的生长因子,也为光转化为电刺激从而促进成骨的修复提供了材料基础,最终促进了骨修复及感觉恢复过程。修复及感觉恢复过程。修复及感觉恢复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敏感的可介导神经化的骨修复支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工程
,尤其是一种光敏感的可介导神经化的骨修复支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生物支架材料是组织工程研究的关键和核心。为了使细胞能更好更快地生长、增殖并互相结合形成具备特殊结构、形态和功能的组织或器官,我们就需要构建特殊结构的生物支架以模拟体内细胞生活的三维立体微环境。该支架为细胞进行生长代谢、增殖分化等提供场所,同时也为细胞获取营养物质、气体交换和排泄废物等提供保障。生物支架最终会应用于人体,因此制备支架的生物材料必须满足以下要求:(1)优良的生物相容性是首要的。其主要体现在:支架材料在体内降解后的产物是无毒的且不会引发炎症反应,同时具有低或无免疫排斥反应;(2)良好的生物活性,包括传导性和诱导性。这可以促进新生组织与原生组织很好地结合;(3)提供一定的机械强度。为细胞的生长、增殖等生命活动提供足够的空间;(4)良好的可塑性。可以塑造出特定形态、结构的生物支架以更贴合地满足临床患者的不同需求;(5)多层次的孔径和较高的孔隙率,并具备一定的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敏感的可介导神经化的骨修复支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掺杂磷元素的石墨相氮化碳粉末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溶液混合,溶解在磷酸缓冲盐溶液中,孵育,得到负载IGF的C3N4(P),记为IGF@C3N4(P);S2:将丝素蛋白溶液和神经生长因子溶液混合,孵育,得到负载NGF的SF,记为NGF@SF;S3:将所述IGF@C3N4(P)与聚ε己内酯溶液进行混合,磁力搅拌,得到第一纺丝液;将所述NGF@SF与聚ε己内酯溶液进行混合,磁力搅拌,得到第二纺丝液;S4:以所述第一纺丝液为核,所述第二纺丝液为壳,进行同轴静电纺丝,得到光敏感的可介导神经化的骨修复支架材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溶液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浓度为20ng/mL;所述掺杂磷元素的石墨相氮化碳粉末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质量比为10~30mg:1~3μg。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孵育的温度为37℃,时间为4~24h。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丝素蛋白溶液和神经生长因子溶液的质量比为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燕姜凯黄珊郑惟嘉白臻祖刘浩明柳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