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检查井与管道连接模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7428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检查井与管道连接模板装置,涉及检查井与管道连接领域,包括检查井和井座,检查井匹配安装在井座上,在检查井的侧壁上开设有预留孔,所述预留孔内设置有遇水膨胀止水环,在预留孔的外侧安装有可拆卸的管道连接模板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管道穿过套管并伸入预留孔内,通过倒料口往喇叭管内倒入混凝土,混凝土在预留孔内流动并填充满预留孔和喇叭管,同时遇水膨胀止水环在与混凝土接触时,靠自身膨胀挤密混凝土与管道的缝隙,可完全起到止水作用,继而在混凝土凝固后对管道进行固定,混凝土浇筑密实,保证检查井与管道连接的混凝土施工质量,避免出现渗水现象,减少返工修补,节约施工成本。节约施工成本。节约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检查井与管道连接模板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检查井与管道连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制检查井与管道连接模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检查井是用在建筑小区(居住区、公共建筑区、厂区等)范围内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外径不大于800mm、埋设深度不大于6m,一般设在排水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跌水处等,为了便于定期检查、清洁和疏通或下井操作的检查用的混凝土井状构筑物。
[0003]常规的预制混凝土检查井与管道连接处混凝土施工时,均未设置模板,而是采用人工将混凝土塞入到管道与检查井连接处,这样容易造成此处混凝土不密实,出现空鼓现象,而且对管道和检查井易造成污染,特别是施工下部连接处,空间较小,工人往往难以施工,更易造成此处出现混凝土浇筑不密实,混凝土本身也具有流动性,往往在最外侧容易造成混凝土流失,后期还需二次修补,造成人力、材料的浪费,而且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后期出现渗水现象,造成环境污染,而且还会影响道路施工质量。
[0004]因此,我们提出一种预制检查井与管道连接模板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常规的预制混凝土检查井与管道连接处混凝土施工时,均未设置模板,而是采用人工将混凝土塞入到管道与检查井连接处,这样容易造成此处混凝土不密实,出现空鼓现象,后期还需二次修补,造成人力、材料的浪费,而且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后期出现渗水现象,造成环境污染,而且还会影响道路施工质量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预制检查井与管道连接模板装置。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预制检查井与管道连接模板装置,包括检查井和井座,检查井匹配安装在井座上,在检查井的侧壁上开设有预留孔,所述预留孔内侧开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设置有遇水膨胀止水环,在预留孔的外侧安装有可拆卸的管道连接模板机构,所述管道连接模板机构包括喇叭管,所述喇叭管的一端安装在检查井外壁上并与检查井的外壁紧密贴合,喇叭管的内腔和预留孔之间形成混凝土浇筑槽,喇叭管的顶部开设有倒料口,喇叭管的另一端安装有用以支撑管道的套管,管道的内端伸入预留孔内,套管和管道之间通过管道对接组件进行固定。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喇叭管的顶部对应倒料口的位置上安装有簸箕斗。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管道对接组件包括两个半圆对接环一和两个半圆对接环二,半圆对接环二的厚度为半圆对接环一和套管的厚度之和,且半圆对接环一和半圆对接环二固定连接,在半圆对接环一和半圆对接环二的顶部和底部均安装有对接座,且两个半圆对接环一相对接,两个半圆对接环二相对接,且两个相对的两个对接座通过螺栓进行固定,两个半圆对接环一内套装有套管,两个半圆对接环二内套装有管道。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簸箕斗、喇叭管和套管均采用不锈钢板制造。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簸箕斗可以为梯形斗状,也可以为锥形斗状。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通过将管道穿过套管并伸入预留孔内,通过倒料口往喇叭管内倒入混凝土,混凝土在预留孔内流动并填充满预留孔和喇叭管,同时遇水膨胀止水环在与混凝土接触时,靠自身膨胀挤密混凝土与管道的缝隙,可完全起到止水作用,继而在混凝土凝固后对管道进行固定,混凝土浇筑密实,保证检查井与管道连接的混凝土施工质量,避免出现渗水现象,减少返工修补,节约施工成本。
[0013]2、本技术设计的管道连接模板机构,操作简单,施工快捷,可以大大提高管道与检查井连接的施工周期,实用性高,便于工人的工作,方便工人进行使用。
[0014]3、本技术通过使用螺栓将两个对接座进行连接固定,继而可以通过两个半圆对接环一和两个半圆对接环二对管道进行支撑固定,以保证在施工过程中管道不会发生滑动,确保施工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套管和喇叭管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半圆对接环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检查井、2井座、3簸箕斗、41对接座、42半圆对接环一、43半圆对接环二、44螺栓、5预留孔、6遇水膨胀止水环、7喇叭管、8套管、9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1]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制检查井与管道连接模板装置的技术方案:
[0022]实施例一:
[0023]根据图1

4所示,包括检查井1和井座2,检查井1匹配安装在井座2上,在检查井1的侧壁上开设有预留孔5,预留孔5内侧开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设置有遇水膨胀止水环6,其作用在于:遇水膨胀止水环6在与混凝土接触时,靠自身膨胀挤密混凝土与管道9的缝隙,可完全起到止水作用,继而在混凝土凝固后对管道9进行固定,混凝土浇筑密实,保证检查井1与管道9连接的混凝土施工质量,避免出现渗水现象,减少返工修补,节约施工成本,在预留孔5的外侧安装有可拆卸的管道连接模板机构,通过设置管道连接模板机构,操作简单,施工快捷,可以大大提高管道9与检查井1连接的施工周期,实用性高,便于工人的工作,方便工人进行使用,管道连接模板机构包括喇叭管7,喇叭管7的一端安装在检查井1外壁上并与检查井1的外壁紧密贴合,喇叭管7的内腔和预留孔5之间形成混凝土浇筑槽,通过将管道9穿过套管8并伸入预留孔5内,通过倒料口往喇叭管7内倒入混凝土,混凝土在预留孔5内
流动并填充满预留孔5和喇叭管7,喇叭管7的顶部开设有倒料口,喇叭管7的另一端安装有用以支撑管道9的套管8,管道9的内端伸入预留孔5内,套管8和管道9之间通过管道对接组件进行固定,管道对接组件包括两个半圆对接环一42和两个半圆对接环二43,半圆对接环二43的厚度为半圆对接环一42和套管8的厚度之和,且半圆对接环一42和半圆对接环二43固定连接,在半圆对接环一42和半圆对接环二43的顶部和底部均安装有对接座41,且两个半圆对接环一42相对接,两个半圆对接环二43相对接,且两个相对的两个对接座41通过螺栓44进行固定,两个半圆对接环一42内套装有套管8,两个半圆对接环二43内套装有管道9,通过使用螺栓44将两个对接座41进行连接固定,继而可以通过两个半圆对接环一42和两个半圆对接环二43对管道9进行支撑固定,以保证在施工过程中管道9不会发生滑动,确保施工的质量。
[0024]具体使用时,本技术一种预制检查井1与管道9连接模板装置,当需要使用时,首先将喇叭管7与预留孔5相对应,并将喇叭管7安装在检查井1外壁上并与检查井1的外壁紧密贴合,接着将管道9穿过套管8并伸入预留孔5内,然后将两个半圆对接环一42相对接,两个半圆对接环二43相对接,并通过螺栓4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检查井与管道连接模板装置,包括检查井和井座,检查井匹配安装在井座上,在检查井的侧壁上开设有预留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孔内侧开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设置有遇水膨胀止水环,在预留孔的外侧安装有可拆卸的管道连接模板机构,所述管道连接模板机构包括喇叭管,所述喇叭管的一端安装在检查井外壁上并与检查井的外壁紧密贴合,喇叭管的内腔和预留孔之间形成混凝土浇筑槽,喇叭管的顶部开设有倒料口,喇叭管的另一端安装有用以支撑管道的套管,管道的内端伸入预留孔内,套管和管道之间通过管道对接组件进行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检查井与管道连接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管的顶部对应倒料口的位置上安装有簸箕斗。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新春靳淑祎杨长青刘邦沈谋公曹世辉高立郭高杰李天明张晓苹侯良义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