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航天用大腔径比补偿器连续成形模具及其成形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航天用补偿器模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航天用大腔径比补偿器连续成形模具及其成形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补偿器作为运载火箭贮箱中的重要结构件,配合隧道管或输送管贯穿于整个贮箱,起到保护输送管输送氧化剂作用。为确保燃料的内、外压的有效冲击承载,并保持一定压缩及伸长弹性,补偿器常被设计为深腔式封闭结构,呈现Ω形,截面相切多变,是一种母线呈波纹形的回转薄壁壳体,材料选取为5A03不可热处理强化铝合金,加工硬化较为显著,厚度为1.5mm,内径尺寸覆盖范围为Ф330mm
‑
Ф740mm,其中腔深高达40.87mm,但腔口间距较小仅为9.35mm,腔径比达4.37,具体如图4
‑
5,设计要求减薄不允许超过15%,型面精度偏差不大于0.5mm,成形难度较大,圆角处应力集中明显,减薄严重,极易造成破裂。
[0003]根据补偿器结构、材料(铝合金、不锈钢)强度及延伸率差异,现大腔径比补偿器成形主要为分体组合焊接、滚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航天用大腔径比补偿器连续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模组(1)和固定模组(2),所述移动模组(1)和固定模组(2)均为直径可调的环形体结构,移动模组(1)用于控制工件(3)的减薄率和型面精度,移动模组(1)中部设有固定模组(2),固定模组(2)用于定位工件(3)波形,所述移动模组(1)、固定模组(2)均安装至外部成形设备内;所述移动模组(1)包括若干个移动模单元(11),每个移动模单元(11)均为扇形结构,多个移动模单元(11)组成一个直径可调的环形体结构,所述固定模组(2)位于环形体结构中心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天用大腔径比补偿器连续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模单元(11)包括移动模本体(111)和移动芯模(112),所述移动模本体(111)一侧设有固定模组(2),移动模本体(111)底部固定连接至移动芯模(112),所述移动芯模(112)的横截面为L形结构,移动芯模(112)顶部开设有一号密封进气口(113),所述一号密封进气口(113)为L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航天用大腔径比补偿器连续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模本体(111)为异形结构,移动模本体(111)与移动芯模(112)之间还预留有进出孔(14),进出孔(114)用于放置工件(3)。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航天用大腔径比补偿器连续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模单元(11)还设有一号密封圈(115),所述一号密封圈(115)位于一号密封进气口(113)内。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航天用大腔径比补偿器连续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模组(2)包括固定模本体(21)和固定芯模(22),所述固定模本体(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德友,王贺,李继光,张杰刚,陶现宾,张艳丰,彭江涛,王东,初冠南,孙磊,梁立冬,赵培钧,孟旭,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航天长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