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包装锂离子二次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7276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软包装锂离子二次电池,包括正极片、隔膜、负极片构成的叠片式电极芯及电解液共同封装于软包装外壳内,正、负电极端子与相对应的电极集流体焊接并经外壳密闭而导出,其中还包括一贴靠在极芯顶部端面上的绝缘片,该绝缘片包括装配口和构成此装配口的实体部分,此装配口位置与所述电极集流体的直立部位置相应,所述构成装配口的一部分实体覆盖在邻近电极集流体直立部的极芯最外层电极片的顶部端面之上。通过在极芯顶部端面设置绝缘片可以有效的解决叠片式极芯结构中电极集流体直立部经外壳的封装挤压容易与邻近该直立部的极芯最外层电极片顶部端面相接触引起极芯短路的问题,而且该方案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软包装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极集流体。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动用器,如电动玩具、电动工具的广泛应用,人们对作为上述器件电源的锂离子电池二次电池的安全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软包装锂离子二次电池。因此市场上出现了两种不同结构的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极芯,即极芯的电极端子与电极集流体的焊接方式有两种一种为矩形片状结构,电极端子一端焊接在电极集流体上,另一端引出;另一种为包夹式结构,电极端子一端包夹所有电极集流体的一端部焊接在电极端子上,另一端引出,由于矩形片状结构的多层电极集流体叠在一起焊接,其焊接强度很难保证,容易脱焊,并且容易焊烂而破坏集流体,使不良品增多。因此大多数软包装电池制造商采用了包夹式焊接的结构,但该结构也有其缺点即存在一与电极集流体的焊接部邻接的直立部经外壳的封装挤压变形后容易与邻接该直立部的极芯电极的顶部端面相接触引起极芯短路的问题,同时电池在使用的过程中,经外界碰撞或挤压外壳基体,易造成电极集流体的直立部与极芯的顶部端面相接触,从而致使整个极芯短路,进而造成整个电池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能防止电极集流体的直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软包装锂离子二次电池,包括正极片(1)、隔膜(2)、负极片(3)构成的叠片式电极芯(4)及电解液共同封装于软包装外壳(5)内,正、负电极端子(9)、(10)与相对应的电极集流体(7)、(8)焊接并经外壳(5)密闭而导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贴靠在极芯顶部端面(41)上的绝缘片(6),该绝缘片包括装配口和构成此装配口的实体部分(61),此装配口位置与所述电极集流体的直立部(72)、(82)位置相应,所述构成装配口的一部分实体覆盖在邻近电极集流体直立部的极芯最外层电极片(31)的顶部端面之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世硕朱小明刘卫平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