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英钦专利>正文

超轻型全封闭自带充电功能的蓄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7266 阅读:5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蓄电池,特别涉及一种超轻型全封闭并自带充电功能的蓄电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导电塑料做蓄电池正负极板活性物质的电流导体,在正负极板之间用超薄型塑料片做隔板,用经过中和后形成糊状酸碱冻为电解质,在蓄电池的壳中装有一个小型充电电路。这种蓄电池设计新颖,其重量比常规蓄电池轻十多倍,电能容量大,并可在没有充电设备的情况下自动充电。(*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蓄电池,特别涉及一种超轻型全封闭并自带充电功能的蓄电池。现在市场上出售的蓄电池都是以铅做主要原料配制的正负极板,其缺点是重量太重,且其电解质为腐蚀性很强的烯硫酸,同时一旦蓄电池电能用完,还需专用充电器充电,这些都给人们带来诸多不便和苦恼。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蓄电池,由于它一改过去用铅做为蓄电池正负极板活性物质的栅蓖故重量不能减轻的缺点,而用一种可导电塑料做正负极板活性物质的栅篦和电流导体,这种利用塑料与铅的比重比,从而大大减轻了蓄电池的重量,它还利用一种糊状酸碱中和后的一种物质做电解质,这种物质的腐蚀性大大降低,使正负极板的活性物质的工作寿命延长,由于它使用了阴极内吸式极板,故可使本技术全封闭起来,免去了人们维护的麻烦,同时它在蓄电池的上部装有一种小型的充电电路,故可以起到自充电的目地。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充电电路的原理示意图。下面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描述。本技术外壳1为塑料外壳,在外壳内装有用导电塑料做栅篦,涂有活性物质的正负极板2,正负极板之间固定有超薄型塑料隔板8和经过中和后形成糊状的酸碱冻如电解质3,在外壳的上部是封盖4、排气眼5,透气眼上端有安全阀10,在封盖上部固定有充电电路6,充电电路一组路线连接蓄电池正负极,另一组连接充电插孔,在封盖的上部是顶盖,顶上有两个连接柱7,也是蓄电池的正负极输出端引线。本技术一改过去蓄电池的笨重,腐蚀性强,需专用充电设备充电缺点,其设计新颖,给人们提供一种重量轻,电能容量大,免维护,自充电的新一代畜电池。权利要求1.一种超轻型全封闭带自充电功能蓄电池,其特征在于a、外壳内装有导电塑料做正负极板活性物质的栅篦2,b、电解质为中和后形成糊状的酸碱冻3,其形状为不流动的冻体,c、充电电路6,装在壳体内部,使之成为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轻型全封闭带自充电功能的蓄电池,其特征在于上盖9、封盖4为全封闭,透气眼与上部有安全阀10。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蓄电池,特别涉及一种超轻型全封闭并自带充电功能的蓄电池。本技术用导电塑料做蓄电池正负极板活性物质的电流导体,在正负极板之间用超薄型塑料片做隔板,用经过中和后形成糊状酸碱冻为电解质,在蓄电池的壳中装有一个小型充电电路。这种蓄电池设计新颖,其重量比常规蓄电池轻十多倍,电能容量大,并可在没有充电设备的情况下自动充电。文档编号H01M10/46GK2096134SQ9122312公开日1992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1991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1991年8月17日专利技术者田英钦, 张生泉, 王永想 申请人:田英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轻型全封闭带自充电功能蓄电池,其特征在于:a、外壳内装有导电塑料做正负极板活性物质的栅篦2,b、电解质为中和后形成糊状的酸碱冻3,其形状为不流动的冻体,c、充电电路6,装在壳体内部,使之成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英钦张生泉王永想
申请(专利权)人:田英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