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快速散热与加热于一体的轻质铝塑混合电池包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动力电池
,特别涉及一种集快速散热与加热于一体的轻质铝塑混合电池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新能源汽车行业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电池包储能市场需求巨大,未来市场前景广阔。温度是影响锂电池性能最主要的因素,因此必须采用电池热管理系统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热管理。
[0003]目前锂电池的工作温度范围宽为
‑
20℃
‑
60℃。在低温环境下,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会出现明显的缩减,更有甚者损失过半里程,连为“冷冰冰”的电池充电也是件困难的事。而高温情况下,若没有合适的散热方案,电池包内各处温度将出现较大差异,影响电池单体的一致性并引发一系列的后续问题。其中较为严重的是电池过充导致“热失控”,进而使电动汽车着火、爆炸。
[0004]在现有的新能源汽车上的电池包一般都均有电池散热及电池加热功能,电池散热主要用风冷散热及液冷散热两种,电池加热通过加热片直接为电池加热,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快速散热与加热于一体的轻质铝塑混合电池包结构,包括呈上下相对设置的上安装座(11)及下安装座(1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安装座(11)与所述下安装座(12)之间安装有多个电池组(2),每两电池组(2)之间均预留有散热间隙(14),每一散热间隙(14)内均设置有第一蛇形散热管(3),所述电池组(2)外设置有进液管(31)及出液管(32),每一第一蛇形散热管(3)的两端均分别与所述进液管(31)及所述出液管(32)连通;所述电池组(2)外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4),所述半导体制冷片(4)的冷端向外设置有多片导冷片(41),绕所述导冷片(41)设置有第一蛇形冷却管(42),所述半导体制冷片(4)的热端向外设置有多片第一散热片(43),绕所述第一散热片(43)设置有第二蛇形散热管(44),所述下安装座(12)的下端设置有冷却板(5),所述冷却板(5)向下设置有多片第二散热片(51),绕所述第二散热片(51)设置有第二蛇形冷却管(52);所述第一蛇形冷却管(42)的一端与所述进液管(31)端连通,所述第一蛇形冷却管(42)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硅胶软管(33)与所述出液管(32)连通,所述第二蛇形冷却管(5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蛇形散热管(44)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蛇形冷却管(5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硅胶软管(53)与所述所述第二蛇形散热管(44)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电池组(2)外安装有外转子电机(6),所述第一硅胶软管(33)及所述第二硅胶软管(53)均围绕所述外转子电机(6)设置,所述外转子电机(6)的外周设置有可在转动过程中挤压所述第一硅胶软管(33)及所述第二硅胶软管(53)的推动凸块(61);每一第一蛇形散热管(3)、所述第一蛇形冷却管(42)、所述第二蛇形散热管(44)及所述第二蛇形冷却管(52)内均设置有循环冷却液,所述电池组(2)外设置有温度传感器(91)及控制模块(92),所述温度传感器(91)、所述半导体制冷片(4)及所述外转子电机(6)均与所述控制模块(92)电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世伟,高德俊,肖志,蒋彬辉,肖培杰,袁秋奇,杨杰,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