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智能测控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光热发电
,特别涉及一种无线智能测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利用太阳的光热发电过程中,为了最优化太阳光使用,保持太阳能电池板随时正对太阳,让太阳光的光线随时垂直照射太阳能电池板,最大化利用太阳光,需要在方位角和高度角两个方位上不断跟踪太阳,使集惹器从日出到日落始终对准太阳,集热器将太阳光聚焦到位于焦线的管道上,使管内的传热工质(油或水)加热至350~390℃,然后被加热的传热介质经热交换器产生过热蒸汽,过热蒸汽推动常规汽轮发电机发电。
[0003]但是太阳能辐照具有瞬时性,难以预测和把控,聚焦的热量突然上升会导致发电量不稳定导致输送的电流出现波动,甚至会引发安全性问题,现有的解决方案是通过主动控制集热器将其调节至部分散焦状态,通过散失部分聚焦于金属管处的太阳热量,来实现调节集热器集热量的目的,但这样会导致部分能量浪费,另外由于长时间的使用,会导致导轨横向位移和形变,以及由于自身重力使地面受压沉降,均会导致集热装置的角度发生偏移,使得集热器在对准太阳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智能测控系统,包括太阳能收集模块、无线测控模块、高温储热箱、辅助储热箱和发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收集模块用于接收太阳光照射时的热能并使热接收率最大化,所述无线测控模块用于实时监测太阳能收集模块的工作情况并做出对应的调整,所述发电模块用于将太阳能收集模块接收的热能进行发电,所示太阳能收集模块包括集热模块、移动模块和转动模块,所述集热模块用于接收热能使传热工质升温,所述移动模块用于使集热模块在方位角上对准太阳,所述转动模块用于使集热模块在高度角上对准太阳,所述集热模块包括固定底柱、太阳能聚光板、第一集热管、第二集热管,所述太阳能聚光板设置在固定底柱的上方,所述第一集热管和第二集热管位于太阳能聚光板的上方,所述第一集热管的位于太阳能聚光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热管,所述无线测控模块包括角度测量传感器、气压传感器、驱动电机、调节电机和无线传输网络;所述太阳能聚光板的上表面的左右两侧边缘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板,两块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均开设有两个通孔,所述第一集热管和第二集热管分别位于两个通孔的内部,所述第一集热管和第二集热管位于通孔内的部分套设有隔热环,所述通孔的内壁安装有限位杆和充气囊,所述第一集热管和第二集热管的两端分别与高温储热箱和发电模块相连接,两根所述导热管的远离第一集热管的一端与辅助储热箱相连通,所述无线测控模块通过无线传输网络实时接收气象站关于太阳能辐照强度的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智能测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模块包括主轨道、辅助轨道和环形底座,所述主轨道的外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滑板上,所述主轨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滚轮,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滚轮传动连接,所述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板,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内壁贴紧主轨道的外壁,且所述第一弧形板内壁的弧度与主轨道外壁的弧度相匹配,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偏移复位杆,所述偏移复位杆的底端与环形底座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滚轮的圆心处连接有L形安装杆,所述L形安装杆的横杆的外侧转动连接有前伸杆,所述前伸杆的远离L形安装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二弧形板外壁的弧度与主轨道内壁的弧度相匹配,所述第二弧形板的前端开设有坡度,所述角度测量传感器的两端分别与前伸杆和L形安装杆的横杆固定,所述角度测量传感器工作时给前伸杆提供拉力使第二弧形板贴紧主轨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线智能测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轨道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的圆心处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远离第二滚轮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气压传感器分别位于空腔内部的上下两侧,所述连接杆位于空腔内的一端的上下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节,陈凯,张栋,胡志军,汤仁传,
申请(专利权)人:襄阳赛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