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气背压动态调节装置、方法及发动机排气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7020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6:57
一种排气背压动态调节装置、方法及发动机排气系统,其包括:安装管体,以用于同发动机的排气口连接;进气单元,其与所述安装管体连,以用于向安装管体内送入气流;以及导流单元,其设于所述安装管体内并与进气单元连通,其上活动设有出气口,并配置为可将进气单元所提供的气流,以与安装管体内尾气流向相同/相反的流向送入所述安装管体内。由于进气单元向安装管体内所送入的气流在通过导流单元时,可在出气口的引导下以与安装管体内尾气一致的流向进入安装管体,进而当送入气流的速度大于安装管体内尾气流速时,将在两者混合后提高尾气的流动速度,进而实现尾气可快速排出,降低发动机的排气口处的排气背压,最终有效保障发动机的高效使用。高效使用。高效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气背压动态调节装置、方法及发动机排气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车辆发动机
,特别涉及一种排气背压动态调节装置、方法及发动机排气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发动机通过排气管将尾气引入EGP,排气管为空心圆筒状结构。排气管走向、长度及EGP载体分布导致排气系统产生排气背压,排气背压较大时将明显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并使发动机的燃油消耗率上升,进一步影响发动机的经济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排气背压动态调节装置、方法及发动机排气系统,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排气背压较大时影响发动机性能的问题。
[0004]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排气背压动态调节装置。
[0005]一种排气背压动态调节装置,其包括:
[0006]安装管体,以用于同发动机的排气口连接;
[0007]进气单元,其与所述安装管体连,以用于向所述安装管体内送入气流;以及,
[0008]导流单元,其设于所述安装管体内并与所述进气单元连通,其上活动设有出气口,并配置为可将所述进气单元所提供的气流,以与所述安装管体内尾气流向相同/相反的流向送入所述安装管体内。
[0009]通过上述方案,进气单元向安装管体内所送入的气流在通过导流单元时,可在出气口的引导下以与安装管体内尾气一致的流向进入安装管体,进而当送入气流的速度大于安装管体内尾气流速时,将在两者混合后提高尾气的流动速度,进而实现尾气可快速排出,降低发动机的排气口处的排气背压,最终有效保障发动机的高效使用;
[0010]此外,在驾驶人员需要制动发动机时,本申请可控制出气口活动至使其排出的气流与安装管体内尾气流向相反,进而该气流在进入安装管体后将进一步增大发动机排气口处的排气背压,此时可有效配合发动机的制动,使其可更加快速的进行降速与停机,实现提高采用本申请方案后发动机的紧急制动效果,在发动机的使用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
[001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单元包括:
[0012]导向器,其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管体内,其内设有与所述进气单元连通的导流腔,所述出气口设置于其一侧并连通所述导流腔与所述安装管体;
[0013]控制器,其与所述导向器连接并驱动所述导向器转动,以控制所述出气口与所述安装管体内的朝向。
[0014]通过上述方案,利用控制器即可驱动导向器进行转动,进而控制导向器上的出气口转动至合适位置,以改变从导流腔排出的气流在进入安装管体内时的流向,最终实现根据需要增大或降低发动机的排气背压。
[0015]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向器一端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穿过所述安装管体并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0016]所述导向器另一端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与所述转动轴共轴,其连通所述进气单元且两者呈转动配合。
[0017]通过上述方案,导向器通过转动轴在和控制器连接后即可实现在需要时借助控制器调节导向器出气口的朝向,进而实现改变导流单元送入安装管体内的气体流向;同时,导向器另一端连通进气单元的同时与进气单元的转动连接,且转动轴向与转动轴一致,实现其连通进气单元的同时可顺利进行气流送入流向的调节。得以将导向器上出气口的朝向切换转变为导向器转动轴的旋转,进而易于实现,且具有较低的结构与控制成本,利于实际生产与使用。
[0018]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单元包括:
[0019]供气件;
[0020]进气环道,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供气件与所述导流单元,且在所述供气件与所述安装管体之间呈螺旋状绕设。
[0021]通过上述方案,供气件输送的气流通过进气环道进入安装管体内,同时由于进气环道呈螺旋状绕设,使供气件输送的气流得以在进气环道内顺畅流动并得到加速,进而形成快速的气流进入安装管体内,实现带动安装管体内的尾气或阻碍安装管体内的尾气流动。
[0022]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排气背压动态调节装置还包括:
[0023]调控单元,其与所述导流单元控制连接,以用于控制所述出气口所送出气流的流向。
[0024]通过上述方案,借助调控单元实现导流单元的远程控制,进而本装置在安装使用时可更加方便快捷,利于实际使用。
[0025]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控单元与车辆的整车VECU系统连接,配置为根据车辆的制动踏板开度控制所述出气口所送出气流的流向。
[0026]通过上述方案,实现调控单元可随时从整车VECU系统内获取制动踏板的态度,进而判断当前驾驶员的需求,并快速调整安装管体内的出气口朝向,进而实现根据需要降低或增大发动机的排气背压,实现本装置的自动化使用,具有较强的实用意义。
[0027]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排气背压动态调节装置还包括:
[0028]换热单元,其设于所述安装管体内,并与发动机的排气歧管连通,以用于将发动机排气歧管内尾气的热量传递至与所述安装管体内。
[0029]通过上述方案,本装置在实现调节发动机排气背压的同时,可将发动机排气歧管处的高温尾气热量转移至安装管体内,进而对安装管体的尾气进行升温,升温后的尾气将在后续的还原处理过程中得以更快的进行反应,有效减少或避免后续再次对尾气进行升温,充分利用发动机的热量;另一方面,也可有效降低发动机处对外部车体结构的热量发散,进而利于控制车体温度,避免车体温度过高而产生其他问题。
[0030]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气歧管与所述换热单元之间通过隔热管路连接。
[0031]通过上述方案,有效降低排气歧管内高温尾气的热量发散,使其可高效的将热量传递至换热单元处进行再利用,进而保障安装管体内尾气可得到较好的升温效果以及降低
整体装置向车体发散的热量。
[0032]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排气背压动态调节方法。
[0033]一种发动机排气背压动态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4]获取制动踏板开度信号;
[0035]若制动踏板开度信号等于0,于发动机所连接的排气管路内送入流向与尾气一致的气流;
[0036]若制动踏板开度信号大于0,于发动机所连接的排气管路内送入流向与尾气相反的气流。
[0037]通过上述方案,实现利用制动踏板开度状态,判断汽车的行驶状态,并根据汽车的行驶状态,控制发动机排气背压的大小,以进一步配合提升当前汽车的行驶需求,最终实现显著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以及制动能力。
[0038]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发动机排气系统。
[0039]一种发动机排气系统,其包括:
[0040]发动机;
[0041]尾气后处理模块;
[0042]排气管路,其连接所述发动机与所述尾气后处理模块;
[0043]如上所述的排气背压动态调节装置,其设于所述排气管路上。
[0044]通过上述方案,使该系统在使用时具有较好的排气效果并实现可对发动机进行辅助制动,同时可实现对发动机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有效利用,提高尾气后处理模块的处理效率,并同步降低对整个车体的升温作用,具有较高的节能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气背压动态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安装管体(1),以用于同发动机(6)的排气口连接;进气单元(2),其与所述安装管体(1)连,以用于向所述安装管体(1)内送入气流;以及,导流单元(3),其设于所述安装管体(1)内并与所述进气单元(2)连通,其上活动设有出气口(300),并配置为可将所述进气单元(2)所提供的气流,以与所述安装管体(1)内尾气流向相同/相反的流向送入所述安装管体(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背压动态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单元(3)包括:导向器(30),其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管体(1)内,其内设有与所述进气单元(2)连通的导流腔,所述出气口(300)设置于其一侧并连通所述导流腔与所述安装管体(1);控制器,其与所述导向器(30)连接并驱动所述导向器(30)转动,以控制所述出气口(300)与所述安装管体(1)内的朝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气背压动态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器(30)一端设有转动轴(301),所述转动轴(301)穿过所述安装管体(1)并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导向器(30)另一端设有进气管(302),所述进气管(302)与所述转动轴(301)共轴,其连通所述进气单元(2)且两者呈转动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背压动态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单元(2)包括:供气件(20);进气环道(21),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供气件(20)与所述导流单元(3),且在所述供气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祥王越王丽红刘伟陈宇辰王薇韩殿清雷颖絜柴恒燕李艳岭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