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电池工作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6618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蓄电池工作栓,它的上部有凸缘3,下部内表面上有内螺纹2,外表面上有外螺纹4,外螺纹4上开有逸气槽5,凸缘3侧面开有与逸气槽5相通的逸气孔6。将此工作栓安装上蓄电池状态指示器,再安装在蓄电池整体盖注液孔内,这时即可指示单格的状态,将其拧下,再安装再另一单格即可指示另一单格的状态,且蓄电池逸出的气体、酸雾不影响蓄电池状态指示器观察窗的清晰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安装方便,不占用电池空间。(*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塑料、电化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蓄电池的工作栓。目前对蓄电池电解液量及工作状态的的观察、检测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是通过对蓄电池侧面直接观察的方法获得;这种方法仅适用于电池外壳为透明、半透明的蓄电池,且不宜观察,数据也不准确;二是通过在电池的某一单格安装一个蓄电池状态指示器的方法获得;这种方法适用于适用于各类电池外壳的蓄电池,但它只能观察其中一个单格,如观察全部单格的状态,则需安装多个指示器,三是通过电压表等电子仪器的方法获得。但这种方法所用仪器结构复杂,且成本较高。本技术的就是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将蓄电池状态指示和电池很方便的连接在一起,使得电池状态指示器可以在蓄电池的任一单格间互换的蓄电池工作栓。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蓄电池工作栓,它的内表面上部为一凹槽,凹槽下面为与指示器上部相匹配的内螺纹;它的外表面上部为一凸缘,凸缘下面为与蓄电池整体盖注液孔相匹配的外螺纹,外螺纹上开有逸气槽,凸缘侧面开有与逸气槽相通的逸气孔。由于本技术采用了上述方案,将此工作栓安装上蓄电池状态指示器,再安装在蓄电池整体盖注液孔内,这时即可指示单格的状态,将其拧下,再安装再另一单格即可指示另一单格的状态,这样连接蓄电池状态指示器的工作栓可以在蓄电池的任一单格间互换,且由于与逸气槽相通的逸气孔开在了工作栓凸缘的侧面,从而使得蓄电池逸出的气体、酸雾不影响蓄电池状态指示器观察的清晰度,蓄电池状态指示器的顶面可以埋入工作栓的凹槽内,并与排气栓的顶面齐平,保证了美观。且本技术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安装方便,不占用电池空间。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详述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的仰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的蓄电池工作栓,它的内表面上部为一凹槽1,凹槽1下面为与指示器上部相匹配的内螺纹2,它的外表面上部为一凸缘3,凸缘3下面为与蓄电池整体盖注液孔相匹配的外螺纹4,外螺纹4上开有逸气槽5,凸缘3侧面开有与逸气槽相通的逸气孔6,凸缘3的外表面带有花纹7,以便使用时方便、且美观。权利要求1.一种蓄电池工作栓,它的内表面上部为一凹槽,凹槽下面为与指示器上部相匹配的内螺纹;它的外表面上部为一凸缘,凸缘下面为与蓄电池整体盖注液孔相匹配的外螺纹,外螺纹上开有逸气槽,凸缘侧面开有与逸气槽相通的逸气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工作栓,其特征是所述凸缘3的外表面上有花纹。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蓄电池工作栓,它的上部有凸缘3,下部内表面上有内螺纹2,外表面上有外螺纹4,外螺纹4上开有逸气槽5,凸缘3侧面开有与逸气槽5相通的逸气孔6。将此工作栓安装上蓄电池状态指示器,再安装在蓄电池整体盖注液孔内,这时即可指示单格的状态,将其拧下,再安装再另一单格即可指示另一单格的状态,且蓄电池逸出的气体、酸雾不影响蓄电池状态指示器观察窗的清晰度。本技术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安装方便,不占用电池空间。文档编号H01M2/00GK2456315SQ0026416公开日2001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00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2000年12月1日专利技术者卢春耕 申请人:保定金风帆蓄电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电池工作栓,它的内表面上部为一凹槽,凹槽下面为与指示器上部相匹配的内螺纹;它的外表面上部为一凸缘,凸缘下面为与蓄电池整体盖注液孔相匹配的外螺纹,外螺纹上开有逸气槽,凸缘侧面开有与逸气槽相通的逸气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春耕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金风帆蓄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