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忠贤专利>正文

一种涡轮壳覆膜砂铸造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6546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6: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铸造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涡轮壳覆膜砂铸造结构,包括铸型箱和浇注箱;所述浇注箱活动安装于铸型箱的上端外表面;铸型箱包括有铸模本体和浇口;所述铸模本体与浇口均位于铸型箱的内部;所述浇口开设于铸模本体的左侧;所述浇注箱包括有浇注口、动力腔、过滤腔;所述浇注箱内安装有第一清理机构与第二清理机构;所述浇注口开设于浇注箱的内部与浇口相对应的位置,用于向浇口内浇注金属液;所述动力腔与过滤腔均开设于浇注箱内部;所述过滤腔与浇注口导通;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清理机构,利用第一清理机构的转动,实现对掉落的金属液的均摊效果,进而使金属液的过滤面积增大,进而增强金属液的过滤效率。进而增强金属液的过滤效率。进而增强金属液的过滤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涡轮壳覆膜砂铸造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铸造
,具体的说是一种涡轮壳覆膜砂铸造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铸造是将金属液体浇注到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造空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以获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在浇注过程中经常通过过滤网将金属液体中的气泡、夹灰氧化物以及各种夹杂物等有害物质过滤,以此来提高铸型的质量。
[0003]在现有技术中,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在对金属液体过滤过程中,金属液体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再次凝固,金属液体本身也可能存在一些杂质,这些过滤不掉的杂质沉积或漂浮在金属液体内,而使用过滤网对这些杂质过滤时,过滤网容易堵塞,导致过滤效果不佳,使铸型容易产生二次氧化物,而需要对过滤网进行清理时,过滤网拆卸不便,会消耗大量时间,从而导致工作效率降低,2、在对过滤网进行清理时,过滤网上附着一些难以清理的杂质,一般的清理方法难以清理这些杂质,给清理带来困难,费时费力。
[0004]为此,提出一种涡轮壳覆膜砂铸造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浇注液过滤较为麻烦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涡轮壳覆膜砂铸造结构。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涡轮壳覆膜砂铸造结构,包括铸型箱和浇注箱;所述浇注箱活动安装于铸型箱的上端外表面;铸型箱包括有铸模本体和浇口;所述铸模本体与浇口均位于铸型箱的内部;所述浇口开设于铸模本体的左侧;
[0007]所述浇注箱包括有浇注口、动力腔、过滤腔;所述浇注箱内安装有第一清理机构与第二清理机构;所述浇注口开设于浇注箱的内部与浇口相对应的位置,用于向浇口内浇注金属液;所述动力腔与过滤腔均开设于浇注箱内部;所述过滤腔与浇注口导通;所述过滤腔底面倾斜设计且过滤腔底面与浇注口导通处为最低端;所述动力腔与过滤腔导通设计;所述动力腔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通过外接动力源进行转动;所述浇注箱内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环形设计且第一滑槽与动力腔中部、过滤腔顶端均导通设计;所述第一清理机构固定连接在转动轴上;所述第一清理机构包括连接杆、定位环和过滤环;所述连接杆复数设计;所述连接杆均匀安装于转动轴上;所述连接杆远离转动轴一端共同固连有过滤环;所述过滤环环形设计;所述过滤环远离连接杆一侧固连有定位环;所述浇注箱远离浇注口一侧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内安装有第二清理机构;所述第二清理机构延伸至动力腔内;所述第二清理机构用于对过滤环进行清理;所述第一滑槽位于过滤环上方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位于动力腔与过滤腔交界远离转动轴转动方向一侧;
[0008]工作时,当进行浇铸工艺时,通过外接动力源带动转动轴进行转动,进而使转动轴
带动与之固连的第一清理机构进行转动,此时,通过将金属液体向浇铸口内倾倒,在浇铸口的导流作用下,金属液体落在第一清理机构上的过滤环上,由于过滤环与定位环连接,且两者均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因此金属液体在快速转动的第一清理机构上进行过滤,过滤掉金属液体中的气泡、夹灰氧化物以及各种夹杂物等有害物质,而由于过滤环与定位环相互组合后其横截面为“U”形结构,因此金属液不会因为离心力作用而飞溅,同时过滤后的金属液顺着过滤腔向浇注口位于过滤腔下方一侧流动,由于过滤腔底面倾斜的设计,还能有效地增强金属液的汇聚效果,同时过滤后的杂质随着过滤环进行旋转,随着过滤环持续旋转,进而使过滤杂质与限位板接触,进而受到限位板的限制,使杂质堆积,由于第一滑槽与过滤腔顶部导通、与动力腔中部导通,因此,随着滤渣的持续堆积,进而导致滤渣高度超出定位环与过滤环的高度,进而使滤渣向动力腔内掉落,由于第二清理机构延伸至动力腔内,进而对掉落的滤渣进行承接,进而便于滤渣的清理,通过设置第一清理机构,利用第一清理机构的转动,实现对掉落的金属液的均摊效果,进而使金属液的过滤面积增大,进而增强金属液的过滤效率,同时利用转动,将过滤的滤渣进行裹挟后处理,可以有效地避免滤渣堆积,进而使金属液无法有效地向下方进行过滤,进一步的增强了金属液的过滤效率。
[0009]优选的,所述过滤环由芯轴、滤板和安装环组成;所述滤板与芯轴一一对应;所述芯轴固定连接于滤板中部;所述安装环与定位环为同心圆环;所述芯轴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安装环与定位环上;相邻两个所述滤板相互组合;所述芯轴贯穿安装环,并位于安装环靠近转动轴一端固连有传动轮;所述第二清理机构位于动力腔内固连有齿条;所述齿条与传动轮啮合,用于带动滤板进行180度旋转;
[0010]工作时,通过将过滤环使用芯轴、滤板和安装环进行组合而成,当转动轴在外界动力源的带动下进行转动时,转动轴通过连接杆带动安装环进行转动,由于安装环与定位环通过芯轴连接,当安装环进行转动时同步带动定位环进行转动,当芯轴转动至齿条上表面时,传动轮与齿条啮合,进而带动芯轴以及滤板进行转动,进而使滤板表面的滤渣掉落,由于齿条安装在第二清理机构内,因此滤渣刚好掉落在延伸至动力腔内的第二清理机构内,便于后续进行清理。
[0011]优选的,所述滤板跨度大于过滤腔宽度;所述滤板下表面与过滤腔上表面贴合设计;
[0012]工作时,通过将滤板的跨度设计大于过滤腔的宽度,且滤板下表面与过滤板上表面贴合,因此当滤板运行至过滤腔上方时,滤板受到过滤腔的限位作用,进而无法发生转动,进而有效的使相邻的滤板贴合,组成形成环状结构,避免金属液冲击导致滤板件产生缝隙,进而导致过滤效果降低。
[0013]优选的,所述动力腔与过滤腔通过分隔板进行隔离;所述分隔板上表面与过滤板下表面贴合设计;
[0014]工作时,通过设置分隔板,在滤板从过滤腔进入动力腔时,贴合在滤板底部的分隔板可以对滤板底部进行剐蹭,进而将滤板底部粘连的金属液挂落至过滤腔内,而滤板从动力腔进入过滤腔内时,此时滤板经齿条传动进行180度翻转,此时分隔板可以对滤板进行剐蹭,进而对滤板表面未完全清洁的滤渣进行再次清除。
[0015]优选的,第二清理机构包括有收纳盒、清理刷与第四卡槽,所述收纳盒活动安装于第一卡槽内,所述清理刷均匀排列安装于收纳盒内,所述第四卡槽开设于收纳盒的左侧中
间位置;
[0016]工作时,当过滤网逆时针旋转180度后,继续顺时针转动固定块,过滤网与清理刷相互作用,此时清理刷将附着在过滤网上不易掉落的杂质清理到收纳盒内,对过滤网清理完成后,将收纳盒抽出浇注箱外,然后对收纳盒进行清理,将清理完的收纳盒从新放入第一卡槽内。
[0017]优选的,所述第四卡槽与转动轴卡合且不妨碍转动轴的转动,所述清理刷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金属丝;
[0018]工作时,第四卡槽与转动轴卡和可以在不影响转动轴转动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增大收纳盒的内部空间,清理刷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的金属丝可以更好的对过滤网进行清理,进一步的保障了过滤网的功能。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0]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涡轮壳覆膜砂铸造结构,通过将过滤后的杂质随着过滤环进行旋转,随着过滤环持续旋转,进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轮壳覆膜砂铸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铸型箱(1)和浇注箱(2);所述浇注箱(2)活动安装于铸型箱(1)的上端外表面;铸型箱(1)包括有铸模本体(11)和浇口(12);所述铸模本体(11)与浇口(12)均位于铸型箱(1)的内部;所述浇口(12)开设于铸模本体(11)的左侧;所述浇注箱(2)包括有浇注口(21)、动力腔(22)、过滤腔(24);所述浇注箱(2)内安装有第一清理机构(3)与第二清理机构(4);所述浇注口(21)开设于浇注箱(2)的内部与浇口(12)相对应的位置,用于向浇口(12)内浇注金属液;所述动力腔(22)与过滤腔(24)均开设于浇注箱(2)内部;所述过滤腔(24)与浇注口(21)导通;所述过滤腔(24)底面倾斜设计且过滤腔(24)底面与浇注口(21)导通处为最低端;所述动力腔(22)与过滤腔(24)导通设计;所述动力腔(22)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轴(25);所述转动轴(25)通过外接动力源进行转动;所述浇注箱(2)内开设有第一滑槽(26);所述第一滑槽(26)环形设计且第一滑槽(26)与动力腔(22)中部、过滤腔(24)顶端均导通设计;所述第一清理机构(3)固定连接在转动轴(25)上;所述第一清理机构(3)包括连接杆(31)、定位环(32)和过滤环(33);所述连接杆(31)复数设计;所述连接杆(31)均匀安装于转动轴(25)上;所述连接杆(31)远离转动轴(25)一端共同固连有过滤环(33);所述过滤环(33)环形设计;所述过滤环(33)远离连接杆(31)一侧固连有定位环(32);所述浇注箱(2)远离浇注口(21)一侧开设有第一卡槽(23);所述第一卡槽(23)内安装有第二清理机构(4);所述第二清理机构(4)延伸至动力腔(22)内;所述第二清理机构(4)用于对过滤环(33)进行清理;所述第一滑槽(26)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忠贤李玉祥
申请(专利权)人:黄忠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