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酰亚胺纤维抑制细菌的方法及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3256391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6: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材料领域,具体公开了聚酰亚胺纤维抑制细菌的方法及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将聚酰亚胺纤维纺织品和壳聚糖粉末联合使用,在不改变纤维纺织品自身结构的前提下,利用壳聚糖吸附细菌至聚酰亚胺纤维纺织品表面,较大程度的杀死大肠埃希菌和/或耐甲氧西林金葡菌,并且不会产生耐药性。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发现聚酰亚胺纤维纺织品联合壳聚糖粉末使用时,在特定的作用时间内,特定的对大肠埃希菌的抑菌率有显著的提高。特定的对大肠埃希菌的抑菌率有显著的提高。特定的对大肠埃希菌的抑菌率有显著的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聚酰亚胺纤维抑制细菌的方法及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领域,具体涉及聚酰亚胺纤维抑制细菌的方法及用途。

技术介绍

[0002]大量临床研究表明,人体创伤时由致伤器械、投射物等将泥土或是污物中大量外源性病原菌带入至创面。外源性病原菌通过创面进入患者体内后导致炎症反应,成为批量伤员第三死亡高峰的主要原因。伤后数小时,清创前患者伤口细菌种类繁杂,可检出大于40余种,其中创伤感染细菌种类主要是需氧性革兰阴性菌,如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以及革兰阳性菌,如葡萄球菌、脆弱杆菌等。早期清创、延期缝合仍然为有效控制创伤患者致残致死率的重要途径,但在交通事故现场、战场等现场无清创条件时,及时使用抗菌敷料包扎创面,可望有效降低患者感染概率。然而目前市面上尚无理想的抗菌敷料运用于创面患者伤口包扎。目前抗菌材料主要有(1)本身具有抗菌作用的天然抗菌纤维,如甲壳素纤维、壳聚糖纤维、麻类纤维和竹纤维等。其优点是安全性能高,但缺点是难以通过纤维改性达到抗菌效果、抗菌有效期极短、耐热性差。(2)通过将抗菌剂(如氧化锌、氯化镁、二氧化硅、银沸石等)添加到原来不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利用聚酰亚胺纤维纺织品抑制细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聚酰亚胺纤维纺织品接触处于对数期或稳定期或衰亡期的细菌,所述聚酰亚胺纤维纺织品表面吸附所述细菌的同时破坏所述细菌的细胞膜,所述细菌为大肠埃希菌和/或耐甲氧西林金葡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肠埃希菌和/或耐甲氧西林金葡菌的起始菌落量与聚酰亚胺纤维纺织品面积比为1.25
×
105CFU/cm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细菌为大肠埃希菌时,所述聚酰亚胺纤维纺织品接触所述细菌5小时后开始抑菌;当所述细菌为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时,所述聚酰亚胺纤维纺织品接触所述细菌6小时后开始抑菌。4.聚酰亚胺纤维纺织品对大肠埃希菌抑菌率达21.7
±
0.5%和/或对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抑菌率达14
±
0.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聚酰亚胺纤维纺织品放入装有大肠埃希菌和/或耐甲氧西林金葡菌的培养基中,培养24小时。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霞梁华平马娓敖圣翔张莹陈昌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