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耐磨织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63710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6: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耐磨织针,包括针身、针头和针尾,针身在靠近针尾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针身在第一凹槽的上方形成第一杆体,第一杆体上设有朝上的第一凸起,针身在靠近针头的尾端设有第二凹槽,针身在第二凹槽的上方形成第二杆体,第二杆体上设有朝上的第二凸起,针头尾端与首端之间开设有针线限位部,针线限位部包括限位槽和弧形槽,限位槽沿针头的长度方向开设,弧形槽相对开设于限位槽的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解决织针工作时出现窜动难以复位以及撞针、漏针等问题;同时通过设置针线限位部,解决了织针工作时容易滑脱出针头的问题;最后,该织针还具有高强度、韧性以及高耐磨性等优点。磨性等优点。磨性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耐磨织针


[0001]本技术涉及织针
,特别涉及一种高强耐磨织针。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针织工业的迅速发展,国内许多针织厂家陆续进口了一些纬编大圆机、经偏机、电脑横机、自动袜机等针织机,在这些高精度、高速度、高性能的针织设备上,需要配备性能优良的织针,由于国内纺织器材行业还比较落后,传统产品的织针档次偏低,无法适应现代高速、多路针织机和腐蚀性很强的化纤针织要求,而长期依赖进口织针,不但价格昂贵,还增加了针织工厂的开支。
[0003]目前,舌针是最为常用的织针之一,在成圈过程中,沿着自身长度方向往复移动,把纱线编织成线圈,织针相对于纱线移动时,依靠处于针杆上的旧线圈使针舌回转,关闭针口,使垫在针钩下的纱线与旧线圈分别处于针舌两侧,随着针的进一步移动,纱线穿过旧线圈而形成新线圈,不同结构的织针用于编织各种不同组织的针织物。
[0004]若干织针密集排列安装在针板上,工作时个别织针容易发生窜动,窜动后难以复位,容易发生撞针、漏针等情况,进而影响了织针的使用寿命和工厂的生产效率与加工成本,也可能影响到最终的加工质量;此外,由于织针外表面较光滑,当进行针织工作时,纱线往往容易脱离针头,影响针织工作,因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强耐磨,且能保证针织纱线不脱离针头的织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耐磨织针。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耐磨织针,包括针身、针头和针尾,所述针身在靠近针尾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针身在第一凹槽的上方形成第一杆体,所述第一杆体上设有朝上的第一凸起,所述针身在靠近针头的尾端设有第二凹槽,所述针身在第二凹槽的上方形成第二杆体,所述第二杆体上设有朝上的第二凸起,所述针头尾端与首端之间开设有针线限位部,所述针线限位部包括限位槽和弧形槽,所述限位槽沿所述针头的长度方向开设,所述弧形槽相对开设于所述限位槽的两侧。
[0007]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限位槽和所述弧形槽为一体成型式结构,所述限位槽为弯月形。
[0008]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凸起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导向面、第二导向面;所述第二凸起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三导向面、第四导向面。
[0009]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导向面、第二导向面、第三导向面以及第四导向面可以为倾斜面或者圆弧面。
[0010]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针头包括针勾,所述针勾的外表层为耐磨层,所述针勾的内表层为金属层。
[0011]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针头包括针勾,所述针勾的外表层为耐磨层,所述针勾的内表层为金属层。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1)当压板在织针上方移动时,无论是织针的左侧还是右侧向上窜起,往复移动的压板会与第一凸起或者第二凸起接触,从而将第一杆体或者第二杆体下压,初步接触受力时若是第一杆体则会弯曲摆入第一凹槽内,若是第二杆体则会弯曲摆入第二凹槽内,在针身自身材料的弹力作用下针身会发生转动趋向复位,直至最终完全复位,织针与压板配合具备了“自动调节”的能力,压板从而可以将织针压紧,避免织针窜动,从而减少撞针、漏针等不利情况的发生,增加装置的使用可靠性。
[0014](2)当进行针织工作时,针织纱线位于弯月形的限位槽内,相较于光滑平整的针头,纱线更不易脱离针头;另外,弧形槽的设计减少了纱线运动时的阻力,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保证针织工作稳定开展。
[0015](3)本技术的针身和针头均由高强度、高耐磨性材料制成,提高了织针的整体强度,增强了织针的韧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A出放大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B处放大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C处放大示意图;
[0020]图5是本技术针身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本技术针勾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包括:10

针身、101

不锈钢层、102

碳钢层、11

第一凹槽、12

第一杆体、120

第一导向面、121

第一凸起、122

第二导向面、13

第二凹槽、14

第二杆体、140

第四导向面、141

第二凸起、142

第三凸起、20

针身、201

针舌、202

针勾、2020

耐磨层、2021

金属层、21

限位槽、22

弧形槽、30

针尾、40

移圈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然而,以下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仅是说明的目的,而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5]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
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6]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7]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耐磨织针,包括针身、针头和针尾,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身在靠近针尾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针身在第一凹槽的上方形成第一杆体,所述第一杆体上设有朝上的第一凸起,所述针身在靠近针头的尾端设有第二凹槽,所述针身在第二凹槽的上方形成第二杆体,所述第二杆体上设有朝上的第二凸起,所述针头尾端与首端之间开设有针线限位部,所述针线限位部包括限位槽和弧形槽,所述限位槽沿所述针头的长度方向开设,所述弧形槽相对开设于所述限位槽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耐磨织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和所述弧形槽为一体成型式结构,所述限位槽为弯月形。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钢杨岚杨丰硕
申请(专利权)人:桐乡市大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