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送装置、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6223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6:46
一种搬送装置、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搬送装置包括:第一搬送体;第二搬送体,能在相对于所述第一搬送体的接触位置与隔开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接触位置与所述第一搬送体包夹被搬送材;以及搬送部,在所述第二搬送体位于所述隔开位置的状态下,将所述被搬送材搬送到由所述第一搬送体与所述第二搬送体包夹所述被搬送材的包夹区域,所述第二搬送体从所述隔开位置移动到所述接触位置而与所述第一搬送体来包夹由所述搬送部搬送到所述包夹区域的所述被搬送材,从而搬送所述被搬送材。从而搬送所述被搬送材。从而搬送所述被搬送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搬送装置、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0001]本公开涉及一种搬送装置、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日本专利特开2006

259223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定影装置,将使用至少含有树脂的粒子绘制在记录介质上的图像定影至所述记录介质上,所述定影装置具有:定影辊对,包含第一定影辊以及与所述第一定影辊成对地配置的第二定影辊,至少一者为加热辊,且至少一个定影辊的表层可更换;粘附部件,包含使所述记录介质粘附的粘附构件;带电部件,使所述记录介质以及所述粘附部件的至少一者带电;以及固定部件,将所述记录介质的搬送方向前端部通过握持部而物理固定至所述粘附构件的规定位置,通过所述带电部件,使所述粘附构件与绘制有所述图像的所述记录介质静电吸附,且通过所述固定部件,使绘制有所述图像的所述记录介质的前端部分固定于所述粘附构件的规定位置后,通过所述定影辊对,与所述粘附部件一同夹持搬送所述记录介质,由此,使所述图像定影至所述记录介质上。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在将被搬送至彼此接触的状态的第一搬送体(例如搬送辊或加热辊)与第二搬送体(例如搬送辊或加压辊)之间的被搬送材利用第一搬送体与第二搬送体予以包夹而搬送的结构中,有时被搬送材会产生褶皱。
[0004]本公开的目的在于,与将被搬送至彼此接触的状态的第一搬送体与第二搬送体之间的被搬送材利用第一搬送体与第二搬送体予以包夹而搬送的结构相比,抑制被搬送材上的褶皱的产生。
[0005]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案,提供一种搬送装置,包括:第一搬送体;第二搬送体,能在相对于所述第一搬送体的接触位置与隔开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接触位置与所述第一搬送体包夹被搬送材;以及搬送部,在所述第二搬送体位于所述隔开位置的状态下,将所述被搬送材搬送到由所述第一搬送体与所述第二搬送体包夹所述被搬送材的包夹区域,所述第二搬送体从所述隔开位置移动到所述接触位置而与所述第一搬送体来包夹由所述搬送部搬送到所述包夹区域的所述被搬送材,从而搬送所述被搬送材。
[0006]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案,所述第二搬送体配置在相对于所述第一搬送体的上方侧。
[0007]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案,所述第二搬送体从所述隔开位置向所述接触位置移动的第一移动速度比从所述接触位置向所述隔开位置移动的第二移动速度快。
[0008]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案,所述第一搬送体以及所述第二搬送体的至少一者是由弹性体所形成,所述弹性体因所述第二搬送体与所述第一搬送体包夹所述被搬送材时的载荷而弹性变形。
[0009]根据本公开的第五方案,从所述被搬送材的前端进入所述包夹区域开始直至通过
完所述包夹区域为止,所述第二搬送体与所述第一搬送体包夹所述被搬送材。
[0010]根据本公开的第六方案,在所述第一搬送体以及所述第二搬送体这两者旋转的状态下,所述第二搬送体从所述隔开位置移动到所述接触位置而与所述第一搬送体来包夹所述被搬送材。
[0011]根据本公开的第七方案,旋转的状态的所述第一搬送体以及所述第二搬送体的周速度一致。
[0012]根据本公开的第八方案,提供一种定影装置,是作为所述搬送装置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搬送体是加热构件以及加压构件中的其中一者,所述第二搬送体是所述加热构件以及所述加压构件中的另一者。
[0013]根据本公开的第九方案,在所述被搬送材为普通纸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搬送体以第一载荷而与所述第一搬送体来包夹所述被搬送材,在所述被搬送材为涂布纸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搬送体以比所述第一载荷大的第二载荷而与所述第一搬送体来包夹所述被搬送材。
[0014]根据本公开的第十方案,在所述被搬送材的基重小于预先规定的基准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搬送体以第一载荷而与所述第一搬送体来包夹所述被搬送材,在所述被搬送材的基重为所述基准值以上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搬送体以比所述第一载荷大的第二载荷而与所述第一搬送体来包夹所述被搬送材。
[0015]根据本公开的第十一方案,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以及定影装置,所述定影装置包含:第一搬送体,为加热构件以及加压构件的其中一者;第二搬送体,为所述加热构件以及所述加压构件的另一者,能在相对于所述第一搬送体的接触位置与隔开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接触位置与所述第一搬送体包夹记录介质;以及搬送部,在所述第二搬送体位于所述隔开位置的状态下,将所述记录介质搬送到由所述第一搬送体与所述第二搬送体包夹所述记录介质的包夹区域,且所述第二搬送体从所述隔开位置移动到所述接触位置而与所述第一搬送体来包夹由所述搬送部搬送到所述包夹区域的所述记录介质,将通过所述图像形成部形成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图像定影至所述记录介质,所述第二搬送体在所述记录介质的后端脱离所述图像形成部后,与所述第一搬送体来包夹所述记录介质。
[0016](效果)
[0017]根据所述第一方案,与将被搬送至彼此接触的状态的第一搬送体与第二搬送体之间的被搬送材利用第一搬送体与第二搬送体予以包夹而搬送的结构相比,被搬送材上的褶皱的产生得到抑制。
[0018]根据所述第二方案,与配置在下方侧的搬送体移动至接触位置与隔开位置的结构相比,被搬送材上的褶皱的产生得到抑制。
[0019]根据所述第三方案,与第一移动速度比第二移动速度慢的结构相比,被搬送材上的褶皱的产生得到抑制。
[0020]根据所述第四方案,与第一搬送体以及第二搬送体这两者是不弹性变形的刚体的结构相比,第二搬送体与第一搬送体来包夹被搬送材时的冲击被吸收。
[0021]根据所述第五方案,能够从第二搬送体与第一搬送体来包夹被搬送材的前端的状态开始被搬送材的搬送。
[0022]根据所述第六方案,与在第一搬送体以及第二搬送体中的至少一者停止的状态下,第二搬送体与第一搬送体来包夹被搬送材的结构相比,被搬送材上的褶皱的产生得到抑制。
[0023]根据所述第七方案,与旋转的状态的第一搬送体以及第二搬送体的周速度不同的结构相比,被搬送材上的褶皱的产生得到抑制。
[0024]根据所述第八方案,与将被搬送至彼此接触的状态的第一搬送体与第二搬送体之间的被搬送材利用第一搬送体与第二搬送体予以包夹而搬送的结构相比,被搬送材上的褶皱的产生得到抑制。
[0025]根据所述第九方案,与在被搬送材为涂布纸的情况下,第二搬送体以第一载荷而与第一搬送体来包夹被搬送材的结构相比,被搬送材的光泽得以提高。
[0026]根据所述第十方案,与在被搬送材的基重为所述基准值以上的情况下,第二搬送体以第一载荷而与第一搬送体来包夹被搬送材的结构相比,被搬送材的定影不良得以抑制。
[0027]根据所述第十一方案,与将被搬送至彼此接触的状态的第一搬送体与第二搬送体之间的记录介质利用第一搬送体与第二搬送体予以包夹而搬送的结构相比,记录介质上的褶皱的产生得到。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的概略图。
[0029]图2是表示第一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搬送装置,包括:第一搬送体;第二搬送体,能在相对于所述第一搬送体的接触位置与隔开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接触位置与所述第一搬送体包夹被搬送材;以及搬送部,在所述第二搬送体位于所述隔开位置的状态下,将所述被搬送材搬送到由所述第一搬送体与所述第二搬送体包夹所述被搬送材的包夹区域,所述第二搬送体从所述隔开位置移动到所述接触位置而与所述第一搬送体来包夹由所述搬送部搬送到所述包夹区域的所述被搬送材,从而搬送所述被搬送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搬送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搬送体配置在相对于所述第一搬送体的上方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搬送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搬送体从所述隔开位置向所述接触位置移动的第一移动速度比从所述接触位置向所述隔开位置移动的第二移动速度快。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搬送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搬送体以及所述第二搬送体的至少一者是由弹性体所形成,所述弹性体因所述第二搬送体与所述第一搬送体包夹所述被搬送材时的载荷而弹性变形。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搬送装置,其中从所述被搬送材的前端进入所述包夹区域开始直至通过完所述包夹区域为止,所述第二搬送体与所述第一搬送体包夹所述被搬送材。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搬送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一搬送体以及所述第二搬送体这两者旋转的状态下,所述第二搬送体从所述隔开位置移动到所述接触位置而与所述第一搬送体来包夹所述被搬送材。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搬送装置,其中旋转状态的所述第一搬送体以及所述第二搬送体的周速度一致。8.一种定影装置,是作为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搬送装置的定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下真登下平善树山田光介小寺哲郎松本充博山下孝幸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胶片商业创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