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脏射频消融导管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侵入性医疗器械,具体的说是一种心脏射频消融导管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射频消融术目前已成为根治心脏房颤的首选方法。射频消融术通过向导管尖端电极施加射频电流,在特定部位的心肌细胞内产生电热效应,使目标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即消融),从而达到治疗心脏房颤的目的。射频消融治疗创伤小、成功率高、对心肌损伤极小,且患者痛苦小、恢复快,相对于其他治疗方式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0003]为保证良好的治疗效果,消融灶尺寸需覆盖整个目标组织并保证一定的安全范围。而射频功率的大小又直接影响着消融范围的直径和深度。施加高功率能量可以加热更大的区域。然而,心内射频消融术温度变化快,组织及其周围温度分布不均匀。当导管尖端电极附近的组织率先发生碳化后,其作为不良导体会阻碍射频消融能量的传递。当碳化组织包围整个导管尖端电极后,能量的传递被完全切断,射频消融被迫终止。此外,当在心房的较厚区域进行消融时,若采用高功率策略,其消融效果十分有限。因此,在射频消融过程中,需要通过检测消融体积大小,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脏射频消融导管系统,包括与控制系统电连接的导管,所述导管包括导管主体(1),导管尖端(2)与所述导管主体(1)通过可形变的连接件(3)连接,所述导管尖端(2)、连接件(3)与所述导管主体(1)内部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尖端(2)包括用于检测组织共振频率的传感系统、传递射频能量的电极(11)和与所述电极(11)接触的多个温度传感器(12),在所述传感系统的压电陶瓷(13)两端的所述导管尖端(2)上设置有尖端绝缘部,所述控制系统根据组织共振频率变化计算组织弹性,所述控制系统根据所述电极(11)工作的电源功率、所述传感系统与所述温度传感器(12)检测到的数据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建立模型,计算出消融尺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心脏射频消融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陶瓷(13)为双层环形结构,内层为接收振动信息的拾取器(131),所述拾取器(131)与控制系统的处理器电性连接,外层为产生振动的振荡器(132),在所述振荡器(132)和所述拾取器(131)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振荡器(132)与自振荡电源电性连接,所述拾取器(131)与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自振荡电源向所述振荡器(132)施加自振荡激励信号,并通过所述拾取器(131)接收振动信息,从而达到实时检测共振频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心脏射频消融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由于传感系统共振频率f的变化与其接触的物体的声阻抗有关,共振频率的变化Vf表示为:式中f0为传感系统的固有频率,l是导管尖端的长度,v0是传感器系统振动速度,Z0是传感系统的声阻抗,q
x
是物体声阻抗Z
x
的声抗部分;物体声阻抗Z
x
的相关表达式如下:Z
x
=r
x
+iqq
x
=m
x
ω
‑
k
x
ω
‑1式中r
x
是物体声阻抗Z
x
的声阻部分,ω是传感系统振动角频率,m
x
是物体质量,k
x
是物体表面刚度,其中,物体的质量m
x
和刚度k
x
表示为:表示为:式中,S为接触表面积,ρ、v、E分别为接触物体的密度、泊松比、杨氏模量,系数a
11
由泊松比v决定,本导管的接触表面积表示为其中R
tip
为尖端半径;在消融过程中,传感系统相关参数视为固定值,因此有:Δf
∝
q
x
考虑到在消融过程中,导管接触表面积S恒定,物体的密度和泊松比变化小,因此上述关系进一步表示为:Δf=c1E+c2式中c1、c2为常数。由上式计算出杨氏模量E,即得出组织的弹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心脏射频消融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尖端(2)包
括设置在所述电极(11)内部的内壁(14),所述内壁(14)前端与所述电极(11)之间设置有空腔(15),所述导管尖端(2)内部的管腔与所述电极(11)上的数个贯穿的小孔通过所述空腔(15)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心脏射频消融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壁(14)与所述电极(11)之间设置有多个隔套(16),多个所述隔套(16)与所述内壁(14)一体成型,且沿所述内壁(14)轴线方向环向设置在所述内壁(14)外侧壁上,多个所述温度传感器(12)位于所述隔套(16)内,且与所述电极(11)内壁(14)紧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心脏射频消融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件(3)内设置有柔性导管(31),所述柔性导管(31)与所述导管尖端(2)内部的管腔、导管主体(1)内部的管腔粘接,并贯穿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景金,周家铭,张世峰,徐丰羽,徐荣青,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邮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