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连接器及其支撑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6077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6:44
本案揭露一种电源连接器,包含:本体、连接器组件、电源线外盖及支撑座,其中本体具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及容置部,且彼此相连通;连接器组件设置于本体的容置部内,用以连接多个线缆;支撑座设置于第二开口与连接器组件之间,当多个线缆自第二开口穿越并连接于连接器组件上时,跨设于支撑座上,支撑座用以支撑不同线径的多个线缆,当电源线外盖对应封闭设置于本体的第一开口上时,多个不同线径的线缆被夹持固定。持固定。持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源连接器及其支撑座


[0001]本案关于一种电源连接器,尤指一种具有支撑座,以支撑并夹持及固定不同线径的多个线缆的电源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甲、电源连接器(Power connector)已广泛地应用于电力网络、电源传输系统、电源分配系统、电源供应系统、电子设备中,以作为电源传输与连接的接口。举例而言,电源供应器与电源传输线间通常会借由两电源连接器的组合,亦即电源插头与电源插座的组合,以达到电性连接与传输电源的目的。
[0003]乙、图1为传统电源连接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传统电源连接器1包括本体2以及电源线外盖3。本体2具有第一开口20、第二开口21以及容置部22,第一开口20、第二开口21与容置部22相连通,以构成一开放式的容置空间。连接器组件23设置于容置部22内,用以与多个线缆4电连接,以传输电力。当电源线外盖3对应设置于第一开口20上时,则可如图2所示,通过一锁固元件30将电源线外盖3锁固于本体2上,以完整封闭第一开口20,仅露出第二开口21,且线缆4即穿越第二开口21而设置。然而,于现有技术中,电源线外盖3为固定尺寸,且对应于第一开口20而设置,故当其锁固设置于本体2上时,仅能夹紧线径较大的线缆4,若是线缆4的线径尺寸较小,即如图2所示的小尺寸线径的线缆4,则其周围将具有空隙而无法被夹紧。换言之,此线缆4由于线径较小,是以无法被现有的电源线外盖3及本体2所共同夹紧,故线缆4易滚动、滑动及松脱,长久以往,则线缆4因无法紧配之故,容易松动、损坏,或是脱落而无法与连接器组件23电连接,进而导致电源连接器1的故障。
[0004]是以,如何发展一种可改善上述现有技术所遇到问题的电源连接器,实为重要的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案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连接器及其支撑座,其中借由将支撑座设置于本体的第二开口及连接器组件之间,借以辅助支撑由第二开口穿越的不同线径大小的多个线缆,使其不会因线径大小不一而滑移滚动,并可稳定支撑及固定设置位置,借以解决线缆容易因线径大小不一而滚动松脱、造成损坏等问题。
[0006]本案之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面支撑座,借由双面均可使用的支撑结构,使得其于应用上更为广泛,可适用于夹持固定多款不同线径大小的线缆,于使用上更具便利性。
[0007]根据本案的构想,本案提供一种电源连接器,包含:本体,具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及容置部,第一开口、第二开口与容置部相连通;连接器组件,设置于本体的容置部内,用以连接多个线缆;电源线外盖,对应覆盖于本体的第一开口上;以及支撑座,设置于容置部内;其中,支撑座设置于第二开口与连接器组件之间,当多个线缆自第二开口穿越并连接于连接器组件上时,跨设于支撑座上,支撑座用以支撑不同线径的多个线缆,当电源线外盖对应封闭设置于本体的第一开口上时,多个不同线径的线缆被夹持固定。
[0008]根据本案的构想,其中支撑座具有至少一第一支撑部,用以供不同线径的多个线缆跨设于其上。
[0009]根据本案的构想,其中至少一第一支撑部为阶梯状的凸部结构,借由不同高度的凸部以对应支撑不同线径的多个线缆,当电源线外盖封闭设置于第一开口上时,可辅助夹持不同线径的多个线缆。
[0010]根据本案的构想,其中至少一第一支撑部的型态为X型、V型、弧型及网状的其中之一,并借此型态以对应支撑不同线径的多个线缆。
[0011]根据本案的构想,其中支撑座为双面支撑结构,具有相对应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上具有至少一第一支撑部,第二表面上具有至少一第二支撑部。
[0012]根据本案的构想,其中至少一第一支撑部及至少一第二支撑部分别为阶梯状的凸部结构,且至少一第一支撑部及至少一第二支撑部的凸部结构的高度不相同,当多个线缆自电源连接器的该第二开口穿越,并连接于电连接器组件上时,跨设于支撑座的该第一表面上或第二表面上,至少一第一支撑部或至少一第二支撑部可分别支撑不同线径的线缆,当电源线外盖对应封闭设置于本体的第一开口上时,通过至少一第一支撑部或至少一第二支撑部的支撑辅助,以夹持固定不同线径的多个线缆。
[0013]根据本案的构想,其中至少一第一支撑部及该至少一第二支撑部的型态分别为X型、V型、弧型及网状的至少其中之一,并借此等型态以对应支撑不同线径的多个线缆。
[0014]根据本案的构想,其中支撑座由具可挠性的材质所构成,并由塑料材料、橡胶材料及金属材料的其中之一所构成。
[0015]根据本案的构想,其中支撑座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0016]根据本案的构想,本案提供一种支撑座,适用于一电源连接器中,包含:第一表面,具有至少一第一支撑部;第二表面,且具有至少一第二支撑部,至少一第二支撑部的高度与至少一第一支撑部的高度不相同;当多个线缆自电源连接器的本体的第二开口穿越,并连接于电源连接器的连接器组件上时,跨设于第一表面上或第二表面上,至少一第一支撑部或至少一第二支撑部可分别支撑不同线径的线缆,当电源线外盖对应封闭设置于本体的第一开口上时,通过至少一第一支撑部或至少一第二支撑部夹持固定不同线径的多个线缆。
[0017]根据本案的构想,其中至少一第一支撑部及至少一第二支撑部分别为阶梯状的凸部结构,借由不同高度的凸部以对应支撑不同线径的多个线缆。
[0018]根据本案的构想,其中至少一第一支撑部及至少一第二支撑部的型态分别为X型、V型、弧型及网状的至少其中之一,并借此等型态以对应支撑不同线径之多个线缆。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传统电源连接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所示的传统电源连接器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案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源连接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图3所示的电源连接器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0023]图5A为图3所示的电源连接器的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B为本案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A为图3所示的电源连接器的支撑座以正面设置于本体内的局部示意图。
[0026]图6B为图3所示的电源连接器的支撑座以反面设置于本体内的局部示意图。
[0027]图7A为图3所示的电源连接器的线缆设置于支撑座上的示意图。
[0028]图7B为图7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9]其中附图标记为:
[0030]1、5:电源连接器
[0031]2、6:本体
[0032]20、61:第一开口
[0033]21、62:第二开口
[0034]22、60:容置部
[0035]23、64:连接器组件
[0036]3、7:电源线外盖
[0037]30、70:锁固元件
[0038]4:线缆
[0039]40:第一线缆
[0040]41:第二线缆
[0041]63、71:侧壁
[0042]72:第三开口
[0043]8、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连接器,包含:一本体,具有一第一开口、一第二开口及一容置部,该第一开口、该第二开口与该容置部相连通;一连接器组件,设置于该本体的该容置部内,用以连接多个线缆;一电源线外盖,对应覆盖于该本体的该第一开口上;以及一支撑座,设置于该容置部内;其中,该支撑座设置于该第二开口与该连接器组件之间,当多个线缆自该第二开口穿越并连接于该连接器组件上时,跨设于该支撑座上,该支撑座用以支撑不同线径的该多个线缆,当该电源线外盖对应封闭设置于该本体的该第一开口上时,该多个不同线径的线缆被夹持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中该线缆支撑座具有至少一第一支撑部,用以供不同线径的该多个线缆跨设于其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中该至少一第一支撑部为阶梯状的凸部结构,借由不同高度的凸部以对应支撑不同线径的该多个线缆,当该电源线外盖封闭设置于该第一开口上时,可辅助夹持不同线径的该多个线缆。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中该至少一第一支撑部的型态为X型、V型、弧型及网状的其中之一,并借此型态以对应支撑不同线径的该多个线缆。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中该支撑座为一双面支撑结构,具有相对应的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上具有至少一第一支撑部,该第二表面上具有至少一第二支撑部。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中该至少一第一支撑部及该至少一第二支撑部分别为阶梯状的凸部结构,且该至少一第一支撑部及该至少一第二支撑部的凸部结构的高度不相同,当多个线缆自该电源连接器的该第二开口穿越,并连接于该电连接器组件上时,跨设于该支撑座的该第一表面上或该第二表面上,该至少一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柏恒李瑞清陈铎
申请(专利权)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