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震吸音泡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5991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6: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震吸音泡棉,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隔音层、第一泡棉层、吸音层、第二泡棉层;其中,所述第一泡棉层与所述第二泡棉层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泡棉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聚醚多元醇35~70份、异氰酸酯16~25份、聚乙烯5~10份、发泡剂5~12份、催化剂1~2份、扩链剂2~5份、空心微珠3~8份、碳纳米管分散液2~8份、无卤阻燃剂5~15份、去离子水4~6份。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防震吸音泡棉具有优异的缓冲防震性能、吸音性能、阻燃性能,适用范围广泛,实用性强。用性强。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震吸音泡棉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泡棉
,具体涉及一种防震吸音泡棉。

技术介绍

[0002]泡棉为采用EVA、PE、PU或EPDM等为主要原料,配以各种优质辅料,经高温混合发泡而制成的泡棉材料。泡棉被广泛运用于汽车、火车、地铁、飞机、船舶、空调、化工、仪器、电器、建筑、地板、墙面、门窗等多领域。现有泡棉还存在减震、吸音效果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防震吸音泡棉,具有优异的缓冲防震性能、吸音性能、阻燃性能,适用范围广泛,实用性强。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震吸音泡棉,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隔音层、第一泡棉层、吸音层、第二泡棉层;其中,所述第一泡棉层与所述第二泡棉层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泡棉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聚醚多元醇35~70份、异氰酸酯16~25份、聚乙烯5~10份、发泡剂5~12份、催化剂1~2份、扩链剂2~5份、空心微珠3~8份、碳纳米管分散液2~8份、无卤阻燃剂5~15份、去离子水4~6份。
[000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泡棉层和第二泡棉层中通过添加聚乙烯可以提高聚氨酯泡棉的机械强度,并能够减少聚氨酯泡棉的内部缺陷,当聚氨酯泡棉受到摩擦时,可以减少掉屑现象的发生,从而改善聚氨酯泡棉的耐磨性,通过添加碳纳米管分散液使得第一泡棉层和第二泡棉层具有较好的防静电性能,通过添加空心微珠赋予了第一泡棉层和第二泡棉层优异的防震性能,通过添加无卤阻燃剂不仅大大提高了第一泡棉层和第二泡棉层的阻燃效果,而且使泡棉在燃烧时,不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和浓烟,降低发烟量和烟密度,防止人体吸入而对人体造成伤害;通过设置隔音层和吸音层使得本专利技术中的防震吸音泡棉的具有优异的隔音效果。
[0006]优选地,所述发泡剂为二氯甲烷或一氟三氯甲烷;
[0007]所述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或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0008]所述催化剂为辛酸亚锡;
[0009]所述扩链剂选自乙二醇、一缩二乙二醇、乙二胺中的至少一种;
[0010]所述空心微珠为硅酸铝空心微珠。
[0011]优选地,所述无卤阻燃剂由有机硅阻燃剂和改性氢氧化铝组成,所述有机硅阻燃剂和所述改性氢氧化铝的质量比为1:1.5~2.5。
[0012]有机硅阻燃剂不仅高效、低毒、防熔滴、对环境友好,且不含卤族元素,一旦燃烧,可以生成含有硅键和硅碳键的无机隔氧绝热保护层,既可以阻止燃烧分解产物逸出,又可以抑制高分子材料的热分解,达到阻燃、低烟和低毒的效果,
[0013]优选地,所述改性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为:
[0014]a、将氢氧化铝、硅烷偶联剂、去离子水依次加入至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浆
液;
[0015]b、将步骤a中所得混合浆液置于球磨机中研磨30~60min后置于搅拌机中搅拌10~30min,然后在125℃~135℃的温度下干燥0.8~2h,出料冷却,即得改性氢氧化铝。
[0016]通过硅烷偶联剂对氢氧化铝进行处理,可以提高泡棉的氧指数和力学性能,硅氧烷偶联剂能够在氢氧化铝的表面形成有机包覆层,降低氢氧化铝分子的表面能,促进氢氧化铝在聚合物中的分散性,从而提高泡棉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且有机包覆层能够使氢氧化铝和聚合物结合更加紧密,分散更加的均匀,便于隔断热源,提高氧指数,从而提高阻燃性。
[0017]优选地,所述步骤a中氢氧化铝、硅烷偶联剂、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00:1.2~2:40~60,所述步骤b中搅拌机的转速为800~1000r/min。
[0018]优选地,所述硅烷偶联剂为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
[0019]优选地,所述第一泡棉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S1、称取配方量的聚醚多元醇、异氰酸酯、聚乙烯、发泡剂、催化剂、扩链剂、空心微珠、碳纳米管分散液、无卤阻燃剂、去离子水;
[0021]S2、将步骤S1中所称取的聚醚多元醇、聚乙烯、催化剂、扩链剂、空心微珠、碳纳米管分散液、无卤阻燃剂、去离子水依次加入至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后在氮气保护下反应1~3h,得到反应料;其中,反应温度为25~45℃;
[0022]S3、向步骤S2中所得反应料中快速加入异氰酸酯和发泡剂,进行发泡处理,得到发泡体;
[0023]S4、对步骤S3中所得发泡体进行熟化处理,即得第一泡棉层。
[0024]优选地,所述吸音层为聚酯纤维板层,所述聚酯纤维板层朝向所述第一泡棉层的一侧为第一波浪形面,所述聚酯纤维板层朝向所述第二泡棉层的一侧为第二波浪形面,所述第一波浪形面的波峰位置与所述第二波浪形面的波峰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波浪形面的波谷位置与所述第二波浪形面的波谷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波浪形面上的波峰处设有贯穿所述聚酯纤维板层的第一消音孔,所述第一波浪形面上的波谷处设有贯穿所述聚酯纤维板层的第二消音孔;所述第一消音孔和所述第二消音孔内均填充有天然沸石粉。
[0025]通过将聚酯纤维板层两侧分别设为第一波浪形面、第二波浪形面,保证了泡棉的弹性,通过设置第一消音孔和第二消音孔,使噪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逐渐被削弱,进而提高了泡棉的隔音效果。
[0026]优选地,所述隔音层为无纺布层,所述无纺布层朝向所述第一泡棉层的一侧涂布有纳米钛层,纳米钛层具有优异的吸声效果。
[0027]优选地,所述隔音层背离所述第一泡棉层的一侧还设有防水层。
[0028]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防水层为高透明纳米硅薄膜,高透明纳米硅薄膜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和清洁性能,能够有效避免泡棉受到污染,从而延长泡棉使用寿命。
[00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一种防震吸音泡棉具有优异的缓冲防震性能、吸音性能、阻燃性能,适用范围广泛,实用性强;通过在第一泡棉层和第二泡棉层中添加无卤阻燃剂提高了本专利技术中防震吸音泡棉的阻燃效果,而且使泡棉在燃烧时,不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和浓烟,降低发烟量和烟密度,防止人体吸入而对人体造成伤害;通过在第一泡棉层和第二泡棉层中添加空心微珠赋予了第一泡棉层和第二泡棉层优异的
防震性能;通过将聚酯纤维板层两侧分别设为第一波浪形面、第二波浪形面,保证了泡棉的弹性,通过设置第一消音孔和第二消音孔,使噪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逐渐被削弱,进而提高了泡棉的隔音效果。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改性氢氧化铝制备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0031]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泡棉层的工艺流程图;
[0032]图3为实施例2中防震吸音泡棉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4为图3中A部结构放大图;
[0034]图5为实施例2中隔音层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6为实施例5中防震吸音泡棉的结构示意图。
[0036]各标记与部件名称对应关系如下:
[0037]隔音层1、第一泡棉层2、聚酯纤维板层3、第二泡棉层4、第一消音孔5、第二消音孔6、无纺布层7、纳米钛层8、防水层9。...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震吸音泡棉,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隔音层、第一泡棉层、吸音层、第二泡棉层;其中,所述第一泡棉层与所述第二泡棉层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泡棉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聚醚多元醇35~70份、异氰酸酯16~25份、聚乙烯5~10份、发泡剂5~12份、催化剂1~2份、扩链剂2~5份、空心微珠3~8份、碳纳米管分散液2~8份、无卤阻燃剂5~15份、去离子水4~6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震吸音泡棉,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剂为二氯甲烷或一氟三氯甲烷;所述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或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所述催化剂为辛酸亚锡;所述扩链剂选自乙二醇、一缩二乙二醇、乙二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空心微珠为硅酸铝空心微珠。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震吸音泡棉,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卤阻燃剂由有机硅阻燃剂和改性氢氧化铝组成,所述有机硅阻燃剂和所述改性氢氧化铝的质量比为1:1.5~2.5。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震吸音泡棉,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为:a、将氢氧化铝、硅烷偶联剂、去离子水依次加入至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浆液;b、将步骤a中所得混合浆液置于球磨机中研磨30~60min后,再置于搅拌机中搅拌10~30min,然后在125℃~135℃的温度下干燥0.8~2h,出料冷却,即得改性氢氧化铝。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震吸音泡棉,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氢氧化铝、硅烷偶联剂、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00:1.2~2:40~60,所述步骤b中搅拌机的转速为800~1000r/min。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震吸音泡棉,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伟刚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毅予电子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