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路基板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工业
,特别是涉及电路基板。
技术介绍
[0002]在印制电路板(PCB)的线路加工过程中,电路基板表层的铜箔会破坏,使得电路基板的介电层直接暴露在环境中。由于介电层的树脂体系一般为环氧树脂、酚醛树脂、氨基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和聚硅醚树脂等,这些树脂在常温下性能优异,但也存在一定局限,如分子结构具有强极性或本身含有大量未反应完全的不饱和官能团,在长期湿热环境下,吸水性过高或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导致介电层的性能发生严重衰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性能稳定的电路基板。
[0004]一种电路基板,包括介电层,所述介电层的第一表面上依次层叠设置有第一聚合物层和第一导电层。
[000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介电层背离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上还依次层叠设置有第二聚合物层和第二导电层。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聚合物层的介电常数与所述介电层的介电常数的差值为
‑
2.0~2.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路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介电层,所述介电层的第一表面上依次层叠设置有第一聚合物层和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一聚合物层的介电常数与所述介电层的介电常数的差值为
‑
2.0~2.0;所述介电层背离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上还依次层叠设置有第二聚合物层和第二导电层,其中,所述第一聚合物层和所述第二聚合物层的厚度之和小于等于200μ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聚合物层的介电常数与所述介电层的介电常数的差值为
‑
2.0~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合物层的厚度为5μm
‑
200μm;及/或,所述第二聚合物层的厚度为5μm
‑
200μ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合物层为由热塑性聚合物、热固性聚合物中的一种制成的聚合物层;及/或,所述第二聚合物层为由热塑性聚合物、热固性聚合物中的一种制成的聚合物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亮,任英杰,董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正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