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感染型重症护理的流食喂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5833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用喂养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防感染型重症护理的流食喂养装置,包括注射管,所述注射管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圆块,所述注射管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横管,所述横管的右端贯穿第一圆块且固定安装有第二圆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横管、竖块、第二流通槽和第二活塞,由于横管向左运动,使食物箱内部的食物通过竖块进入到注射管的内部,当第一活塞向右运动时,使得横管内部的食物通过第二流通槽进入到第一活塞的左端,从而实现自动补充食物的功能,与传统设备相比,杜绝了手动填充食物,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喂养效率。了医护人员的喂养效率。了医护人员的喂养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感染型重症护理的流食喂养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用喂养设备
,具体为一种防感染型重症护理的流食喂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流食喂养器是指对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通过从胃管灌入流质食物,保证病人摄入足够的营养、水分和药物,以利早日康复,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又称加强监护病房综合治疗室,集治疗、护理和康复为一体,为重症或昏迷患者提供隔离场所和设备,提供最佳护理、综合治疗和医养结合,术后早期康复、关节护理运动治疗等服务。
[0003]目前,在重症病室里监护的病人由于病情较为严重,大多数重症患者只能服用流食,单靠医护人员很难将流食喂到病人的嘴里去,通常利用流食喂养器给病人喂食,然而一般的流食喂养器通常采用简单的注射器进行喂养,当注射器管内的食物喂完后,需要手动将注射器的活塞拔出,再次向注射管内部装入食物,从而大大增加了医护人员喂养的时间,降低了工作人员的作业效率。
[0004]一般的流食喂养器均采用注射器对患者进行喂养作业,当注射管内部充满食物后,由于注射器的食物出口空间较为狭小,需要医护人员花费较大的力气对注射器的活塞进行按压,从而使得食物通过注射器出口流出,在经过连续的按压喂养作业后,将会对医护人员的手部造成疲劳,且容易对医护人员的手部造成损伤,不利于医护人员连续对患者进行喂养作业。
[0005]一般的流食喂养器采用注射器对患者进行喂养作业,注射器内部的活塞外表面通常会装有橡胶圈来增强注射器内部的密封性,便于对注射器管内的流食和空气进行挤压和推送,然而经过多次的使用后,橡胶圈的外表面由于缺油将会发涩,导致活塞由于发生顿挫而使得运动时快时慢,不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平稳缓慢的食物喂养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感染型重症护理的流食喂养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感染型重症护理的流食喂养装置,包括注射管,所述注射管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圆块,所述注射管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横管,所述横管的右端贯穿第一圆块且固定安装有第二圆块,所述第一圆块与第二圆块之间固定安装有弹力装置,所述横管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圆孔,所述注射管顶部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竖块,所述竖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食物箱,所述食物箱内腔的底端开设有第二圆孔,所述食物箱内部的两侧开设有位于食物箱底端的第一流通槽,所述竖块的内部活动套接有位于食物箱底端的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竖管,所述竖管的底端贯穿竖块,所述竖管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活动块的底端和竖块内腔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塞内部的
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壳,所述第一固定壳与第一活塞之间开设有第二流通槽,所述第一固定壳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一运动块,所述第一运动块的右端贯穿第一固定壳和第一活塞,所述第一运动块的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固定壳内腔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圆块的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横杆,所述第二横杆的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活塞;工作人员按压转动杆,从而带动横管向左进行运动,当横管向左运动时,将会对第一活塞左侧的食物进行挤压,使得食物通过第三圆孔流出至患者的胃管内部,由于第一活塞向左运动,导致第一活塞右端上半部分产生压强差,使得食物箱内部的食物通过第二圆孔进入竖块的内部并对活动块进行挤压,使得活动块向下运动,从而使得食物通过第一流通槽进入到注射管的内部,并通过第一圆孔进入到横管的内部暂时存储,此时第二弹簧受到挤压处于弹力压缩状态,松开转动杆,由于第一弹簧的弹力恢复作用,将会对活动板施加一个向右的推力,通过第一横杆推动第二圆块带动横管向右运动,在横管向右运动的过程中,由于第二活塞的设计,将会对横管内部的食物进行挤压,使得食物对第一运动块进行挤压,第一运动块向左运动,此时第三弹簧受到挤压处于弹力压缩状态,由于第一运动块向左运动,使得第一运动块与第一活塞之间出现缝隙,此时横管内部的食物将会通过第二流通槽进入到第一活塞的左侧,从而实现了自动补充食物的功能;由于横管向左运动,使得注射管上半部和横管内部产生压强差,使食物箱内部的食物通过竖块进入到注射管的内部,再通过第一圆孔进入到横管的内部进行暂时存储,当第一活塞向右运动时,第二活塞将会对横管内部的食物进行挤压,使得横管内部的食物通过第二流通槽进入到第一活塞的左端,从而实现自动补充食物的功能,与传统设备相比,杜绝了手动填充食物,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喂养效率。
[0008]优选的,所述注射管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底块,所述底块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握把,所述横管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位于底块内部的第一移动块,所述第一移动块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向下依次贯穿第一移动块和底块,所述第一移动块的内部开设有位于转动杆两侧的凹槽,所述转动杆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位于凹槽内部的第二移动块,所述底块内腔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三横杆,所述第三横杆的另一端贯穿转动杆并与底块内腔的背面固定安装,所述转动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五弹簧,所述第五弹簧的另一端与底块内腔的右端固定连接;医护人员手握握把,手指向右按压转动杆,使得转动杆的底端向右运动,此时第五弹簧受到挤压处于弹力压缩状态,由于转动杆的底端向右运动,将会以第三横杆为转动点,使得转动杆的顶部向左转动,从而动第一移动块和横管向左运动,进而带动横管对第一活塞进行挤压,使得第一活塞左端的食物被挤出,松开转动杆,由于第五弹簧的弹力恢复作用将会对转动杆施加一个向左的力,使得转动杆复位;由于转动杆的底端到第三横杆的距离大于转动杆的顶部到第三横杆之间的距离,类似杠杆原理,使得医护人员对转动杆向右施加较小的力,从而可以实现对第一移动块向左的推动,便与医护人员进行连续的喂养作业,与传统设备相比,杜绝了医护人员在经过连续的按压喂养作业后,对医护人员的手部造成疲劳和损伤。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塞的内部开设有存油槽,所述存油槽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的顶部与注射管内腔的表面活动连接;
存油槽的内部装有食用油,工作人员按压转动杆,使得横管进行左右运动,从而带动第一活塞进行左右运动,经过长时间的运动后,橡胶圈的外表面将会由于缺油而导致发涩,使得第一活塞在运动的过程中产生顿挫情况,当橡胶圈产生顿挫时,将会发生蠕动,使得橡胶圈底端与存油槽内部食用油接触的面运动至与原先橡胶圈顶部的位置,缺油的部分表面将会运动至与存油槽接触,从何实现自动上油的作用;由于存油槽的设计,可以使得橡胶圈发生蠕动时,使得橡胶圈外表面有油的部分运动至与注射管接触,从而杜绝了由于缺油导致的顿挫情况,防止第一活塞运动时快时慢,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平稳缓慢的食物喂养作业,且与传统的设备相比,可实现自动上油,便于医护人员的喂养作业。
[0010]优选的,所述注射管的左端固定安装有注射嘴,所述注射嘴的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壳,所述第二固定壳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第二运动块,所述第二运动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壳内腔的底端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感染型重症护理的流食喂养装置,包括注射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管(1)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圆块(2),所述注射管(1)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第一活塞(3),所述第一活塞(3)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横管(4),所述横管(4)的右端贯穿第一圆块(2)且固定安装有第二圆块(5),所述第一圆块(2)与第二圆块(5)之间固定安装有弹力装置(6),所述横管(4)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圆孔(7),所述注射管(1)顶部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竖块(8),所述竖块(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食物箱(9),所述食物箱(9)内腔的底端开设有第二圆孔(10),所述食物箱(9)内部的两侧开设有位于食物箱(9)底端的第一流通槽(11),所述竖块(8)的内部活动套接有位于食物箱(9)底端的活动块(12),所述活动块(1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竖管(13),所述竖管(13)的底端贯穿竖块(8),所述竖管(13)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第二弹簧(14),所述第二弹簧(14)的两端分别与活动块(12)的底端和竖块(8)内腔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塞(3)内部的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壳(15),所述第一固定壳(15)与第一活塞(3)之间开设有第二流通槽(16),所述第一固定壳(15)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一运动块(17),所述第一运动块(17)的右端贯穿第一固定壳(15)和第一活塞(3),所述第一运动块(17)的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三弹簧(18),所述第三弹簧(18)的另一端与第一固定壳(15)内腔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圆块(2)的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横杆(21),所述第二横杆(21)的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活塞(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感染型重症护理的流食喂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管(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底块(29),所述底块(29)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握把(30),所述横管(4)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位于底块(29)内部的第一移动块(31),所述第一移动块(3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转动杆(32),所述转动杆(32)的另一端向下依次贯穿第一移动块(31)和底块(29),所述第一移动块(31)的内部开设有位于转动杆(32)两侧的凹槽(33),所述转动杆(32)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位于凹槽(33)内部的第二移动块(34),所述底块(29)内腔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三横杆(35),所述第三横杆(35)的另一端贯穿转动杆(32)并与底块(29)内腔的背面固定安装,所述转动杆(32)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五弹簧(36),所述第五弹簧(3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永菊倪明辉赵敬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