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防逆流功能的带吸管瓶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2638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牛奶或饮料盛装瓶的奶嘴及吸嘴拧紧体。具体地,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了防止拧紧时,由于所述瓶的内外温差和气压差发生逆流,在瓶的上侧开口部插装带有防逆流盘片的带吸管瓶盖,其由以下构件组成:瓶本体10,其用于盛装牛奶和饮料;防逆流体20,其插装在所述瓶本体10的瓶颈内周沿;顶部30,其插装在所述瓶本体10和防逆流体20的上部前端;以及顶部拧紧体40,其用于固定所述顶部30,所述防逆流体20中,所述支撑部21的卡台下部底面插装从所述瓶本体10的上侧开口部的上部末端或者上侧开口部内周沿向内侧突出的插装端11,置于所述瓶本体10的上侧开口部内周沿内部。的上侧开口部内周沿内部。的上侧开口部内周沿内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防逆流功能的带吸管瓶盖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防逆流功能的带吸管瓶盖,特别涉及一种以如下内容为特征的具备防逆流盘片的带吸管瓶盖,其特征在于:瓶子的上侧开口部安装有防逆流盘片,以便于用拧紧体拧紧奶瓶或饮料瓶的奶嘴和吸嘴时,防止发生因所述瓶子的内外温差及气压差出现的逆流现象。

技术介绍

[0002]通常,在倾斜瓶子的状态下,幼儿通过奶嘴和吸嘴吸出容器内部的牛奶和饮料饮用时,容器的内侧下部会变成真空状态。为了使这种呈真空状态的空间保持气压状态,在奶嘴和吸嘴的一侧配备通气孔,以使容器外部的空气流入到真空空间。
[0003]如此,配备有通气孔或通气装置的奶瓶和吸管瓶可以防止幼儿过于用力地吸出容器内的牛奶和饮料,使摄入变容易,从而降低幼儿在摄取牛奶和饮料时可能会患上中耳炎的患病率。
[0004]并且,普通奶瓶和吸管瓶为了使喂奶时形成的真空空间保持气压,使空气通过奶嘴和吸嘴流入瓶内产生气泡,由此,幼儿因过量摄取奶嘴和吸嘴中残留空气引起腹痛。
[0005]并且,养育幼儿的家庭通常会同时使用4至6个左右的奶瓶和吸管瓶,此时,如果构成奶瓶和吸管瓶的部件数量多,清洗奶瓶和吸管瓶时,需要拆开多个部件,这不仅非常繁琐,还在拆开时,由于部件尺寸小、数量多,很容易丢失。
[0006]作为与此相关的传统技术,韩国注册专利第10

0591535号(2006年6月13日)公开了用于奶瓶的通气装置。
[0007]如图1所示,上述传统技术公开了一种奶瓶,其特征在于:奶瓶容器1的上侧开口部2具有排出孔的奶嘴4、具有内装物排出孔10的上侧盘片8和具有通气部13的下侧盘片9与拧紧盖5相结合,所述下侧盘片9形成与所述通气部13连通的通气管14,所述通气管14可伸缩地插入结合用于调整长短的导气管16,该导气管16的下侧端具备公知的空气开关阀装置(A)。
[0008]即,由于进一步地再具备了所述导气管16,可以与多种规格的奶瓶结合。
[0009]但,上述传统技术由于上侧盘片8、下侧盘片9、拧紧盖5等通气装置上附带了多个部件,需要支出高制作费用制备出所述部件。并且,上述传统技术的产品由多个部件组成,因此,家庭实际使用时,即使多个奶瓶分别具备部件或者减少所述部件,也会因为构件数量多,导致清洗有难度。
[0010]并且,上述传统技术在奶瓶容器1的上侧开口部2上,通过拧紧盖5,抵接固定上侧盘片8和下侧盘片9。此时,上侧盘片8、下侧盘片9和奶瓶容器1的上侧开口部2之间出现缝隙,因此,侧面放倒本体时,牛奶和饮料会经由出现的缝隙向外泄露。
[0011]特别是,幼儿使用奶瓶和吸管瓶时,很多时候,会躺下摄取容器内的牛奶和饮料。因此,侧面放倒奶瓶容器1时,如果牛奶和饮料经由上侧盘片8、下侧盘片9和奶瓶容器1上侧开口部2之间缝隙向外泄露,会给使用其的幼儿和父母带来很大的不便。
[0012]【先行技术文献】
[0013]【专利文献】
[0014](专利文献0001)注册专利公报第10

0591535号(注册日期:2006年6月13日)
[0015](专利文献0002)注册专利公报第10

1897663号(注册日期:2018年9月5日)
[0016](专利文献0003)注册专利公报第10

1920325号(注册日期:2018年11月14日)

技术实现思路

[0017]所要解决的课题
[0018]为了解决传统技术的上述弊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吸管瓶盖,其特征在于:瓶子的上侧开口部安装有防逆流盘片,以便于用拧紧体拧紧奶瓶或饮料瓶的奶嘴和吸嘴时,防止发生因所述瓶子的内外温差及气压差出现的逆流现象。
[001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逆流功能的带吸管瓶盖,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平板膜,防止瓶子拧紧奶嘴和吸嘴时,因内外温差发生牛奶逆流现象;一侧形成通气孔,以便于摄取容器内牛奶和饮料时,防止瓶子内部出现真空状态;中央下部形成有用于连接吸管的吸管连接管。
[002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逆流功能的带吸管瓶盖,其特征在于:去除本体和防逆流盘片之间形成的缝隙,即使侧面放倒本体,也可以防止盛装于瓶内的牛奶和饮料向本体外部泄露。
[002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不受上述目的限制,通过以下说明,可以理解未记载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和优点,而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将有助于做出更明确的理解。并且,可以轻易地理解,通过权利要求书记载的手段及其组合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优点。
[0022]课题解决方案
[0023]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防逆流功能的带吸管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0024]瓶本体10,其具备上侧开口部,配置有用于盛装牛奶和饮料的容置空间;
[0025]防逆流体20,其具备:支撑部21,其从内周沿一侧向外侧延伸并具备卡台,所述瓶本体10的上侧开口部卡住所述卡台的底面外侧部;插入壁21a,其从所述支撑部21的内侧端部向下部延伸,插入到所述瓶本体10的内周沿;密封壁22,其从所述支撑部21的内侧端部向上部延伸,与所述顶部30的内周沿抵接;中央通孔部23,其从所述密封壁22的内周沿一侧向内侧延伸,中央穿孔形成有用于输送牛奶和饮料的输送孔23a;吸管连接管24,其从所述输送孔23a向下部延伸;第一密封部25,其位于所述支撑部21的卡台底面,下部底面安装在所述瓶本体10的上侧开口部的上部前端并抵接;
[0026]顶部30,其具备:第二密封部31,其安装在所述奶瓶本体10和所述密封壁22的上部前端;拧紧体凹入部32,其从所述第二密封部31的内侧端部向上部延伸;中央倾斜部33,其倾斜地从所述拧紧体凹入部32的上端部向上部中央延伸;贯穿管34,其下部底面隔开一定间距地位于所述中央通孔部23的上面,纵向贯穿所述中央倾斜部33的内侧中央;通气端31a,其在所述第二密封部31的上面向下部凹入,以便于所述顶部拧紧体40拧紧时通气;拧紧体卡端32a,其凹入所述拧紧体凹入部32的内侧,以使顶部拧紧体40的上部内侧端部被凹入并卡住;以及
[0027]顶部拧紧体40,其抵靠第二密封部31的上面,与所述瓶本体10的上部外周沿结合,以使所述顶部30与所述瓶本体10和防逆流体20的上部前端抵接并被固定。
[0028]最佳地,所述防逆流体20中,所述支撑部21的卡台下部底面可以安装在所述瓶本体10的上侧开口部的上部末端。
[0029]最佳地,所述瓶本体10中,上侧开口部内周沿还包括朝着内侧突出的插装端11,所述防逆流体20中,所述支撑部21的卡台下部底面可以插装在所述插装端11。
[0030]最佳地,所述防逆流体20可以配置在所述瓶本体10的上侧开口部内周沿。
[0031]专利技术效果
[0032]本专利技术的具有防逆流功能的带吸管瓶盖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0033]第一、用顶部拧紧体拧紧时,吸管式奶嘴和吸嘴的第二密封部安装在密封壁上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逆流功能的带吸管瓶盖,其特征在于:瓶本体10,其具备上侧开口部,配置有用于盛装牛奶和饮料的容置空间;防逆流体20,其具备:支撑部21,其从内周沿一侧向外侧延伸并具备卡台,所述瓶本体10的上侧开口部卡住所述卡台的底面外侧部;插入壁21a,其从所述支撑部21的内侧端部向下部延伸,插入到所述瓶本体10的内周沿;密封壁22,其从所述支撑部21的内侧端部向上部延伸,与所述顶部30的内周沿抵接;中央通孔部23,其从所述密封壁22的内周沿一侧向内侧延伸,中央穿孔形成有用于输送牛奶和饮料的输送孔23a;吸管连接管24,其从所述输送孔23a向下部延伸;第一密封部25,其位于所述支撑部21的卡台底面,下部底面安装在所述瓶本体10的上侧开口部的上部前端并抵接;顶部30,其具备:第二密封部31,其安装在所述奶瓶本体10和所述密封壁22的上部前端;拧紧体凹入部32,其从所述第二密封部31的内侧端部向上部延伸;中央倾斜部33,其倾斜地从所述拧紧体凹入部32的上端部向上部中央延伸;贯穿管34,其下部底面隔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勇运
申请(专利权)人:妈妈宝贝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