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振谐式耳机振片单元及具有该结构的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5704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振片振动技术领域,尤其是双振谐式耳机振片单元及具有该结构的耳机,包括主振模块、场控模块、变压模块,主振模块、场控模块、变压模块均安装在集成壳内部,所述主振模块安装在所述场控模块之间并通过导线与外部正极端相连,所述场控模块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变压模块的两端,所述变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音频输入信号,在所述主振模块的一侧安装有双振谐式模块。本振片单元相较于现有的振片而言可以具备更好地振动幅度,采用双振谐式的双振谐式模块达到了增强振片边缘振幅的作用,从整体上提高了振片单元的振动效果,能够更好地扩展振片使用时的发声音域,提高振片使用性能,进而达到改善耳机传声效果的目的。进而达到改善耳机传声效果的目的。进而达到改善耳机传声效果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振谐式耳机振片单元及具有该结构的耳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振片振动
,特别涉及一种能够提高耳机振膜振动效果及幅度的新的振片技术与新的头戴式耳机结构,尤其是双振谐式耳机振片单元及具有该结构的耳机。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耳机的作用是接受媒体播放器或接收器所发出的电讯号,利用贴近耳朵的扬声器将其转化成可以听到的音波。从行业中来将,手机耳机分为两种标准:OMTP标准通常被叫做国家标准,CTIA被称为国际标准。不同的标准对于耳机生产的要求也存在不同。
[0003]而从不同的划分依据上来看,耳机又可以被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别,例如:耳机根据其换能方式分类,主要有:动圈方式、动铁方式、静电式和等磁式。从结构上功能方式进行分类,可分为半开放式和封闭式。从佩带形式上分类则有耳塞式,挂耳式,入耳式和头戴式;从佩戴人数上分类则有单人耳机和多人耳机。从音源上区别,可以分为有源耳机和无源耳机;有源耳机也常被称为插卡耳机。不管哪种类型的有线耳机,其在结构组成、工作原理都与喇叭很相似,其也是由磁路系统与发音系统两部分构成。例如,传统的头戴式耳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双振谐式耳机振片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振模块、场控模块、变压模块,所述主振模块、场控模块、变压模块均安装在集成壳内部,所述主振模块安装在所述场控模块之间并通过导线与外部正极端相连,所述场控模块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变压模块的两端,所述变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音频输入信号,在所述主振模块的一侧安装有双振谐式模块,所述双振谐式模块配合主振模块谐振并提高边缘的振动幅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振谐式耳机振片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场控模块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集成壳的安装腔内的两个间隔设置的薄型极板,两所述薄型极板的两端均铰接在所安装腔的内壁上,在各所述薄型极板的中部外侧分别设置有一中域场力调节器件,两所述中域场力调节器件分别用于实现对两薄型极板的中部间距的调控,两所述薄型极板分别通过导线连接所述变压模块的两端,两所述薄型极板与所述主振模块之间存在间隔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振谐式耳机振片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域场力调节器件包括一旋合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对应位置处的内壁螺孔内的绝缘螺杆,所述绝缘螺杆的内端均安装有一按压球部,所述绝缘螺杆的外端旋合穿出所述集成壳,所述按压球部通过按压对应位置处的所述薄型极板的外侧中部使其中部向内凸起变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忠学郑亮
申请(专利权)人:菏泽韩升元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