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隔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5381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电池隔板包括用于防止正极和负极之间短路的第一隔离层和比第一隔离层有更高的电解液保持能力的第二隔离层。第二隔离层附着在第一隔离层上。第二隔离层由聚对苯二甲酸乙酯制成,而第一隔离层是从尼龙和聚丙烯构成组中选择。第二隔离层最好通过热熔处理附着在第一隔离层上。(*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隔板和具有该隔板的电池。通常,电池的电极组件包括正极、负极和位于正负极之间的隔板。隔板设计得比正负极大以防正负极间短路。由如尼龙材料的聚酰胺树脂或如聚丙烯材料的聚烯烃树脂制成的无纺纤维用于隔板。然而,上述材料用于隔板存在缺陷。也就是说,当使用尼龙材料制成无纺纤维的隔板用在镍-金属氢化物电池时,导致电池的电荷储存量下降。也就是说,尼龙的NH4-导致电池自放电。因此,使用由聚丙烯材料制成无纤维的隔板必须经历复杂的亲水处理过程。另外,由上述两种材料制成的隔板不能提供足够的电解液保持能力。因上述原因,需要具有高度电解液保持能力、吸水能力且易制造的隔板。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满足上述需要的电池隔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电池隔板包括用于防止正负极间短路的第一隔离层和电解液保持能力高于第一隔离层的第二隔离层。第二隔离层附着在第一隔离层上。第二隔离层最好是由聚对苯二甲酸乙酯制成,而第一隔离层从尼龙和聚丙烯的构成组中选择。第二隔离层最好通过热熔处理附在第一隔离层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电池包括具有正负极和位于正负极间隔板的电极组件;连接正极的盖帽组件;电极组件置于其中并连接负极的外壳。隔板包括用于防止正极和负极间短路的第一隔离层;以及高电解液保持能力的第二隔离层,第二隔离层附在第一隔离层上。从下面仅用于示意说明、但非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详细描述和附图中将更完全理解本专利技术,其中附图说明图1是示意说明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隔板的局部放大图;及图2是示意说明本专利技术隔板应用于其中的电池局部截面透视图。下面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描述。在图中,相同数字用来指明每个图的相同元件。首先参照图1,示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隔板10的放大局部截面图。本专利技术隔板10包括第一隔离层11和通过热熔处理附着在第一隔离层11上的第二隔离层12。第一隔离层11由如尼龙材料的聚酰胺树脂或如聚丙烯材料的聚烯烃树脂制成,能有效地防止短路和具有好的抗拉强度。第二隔离层12由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脂这样的材料制成,具有有效的电解液保持和吸水性。通常,聚对苯二甲酸乙脂具有高度的电解液保持力和吸水力是众所周知的。因此,可以用只由聚对苯二甲酸乙酯制成的隔板,但这样做存在缺陷。也就是说,由于这种材料有限的抗拉强度,由它制成的隔板卷在芯棒上将会被损坏。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由聚对苯二甲酸乙脂制成的第二隔离层12附着其上来使用如尼龙或聚丙烯的高抗拉强度材料。图2表示采用本专利技术隔板的圆柱形电池。圆柱形电池包括具有正极4、负极6和位于正负极4、6之间隔板10的电极组件;连接正极4的盖帽组件20;及电极组件插入其中并连接负极6的外壳2。电极组件卷绕到芯棒上(未示出)。隔板10设置成第一隔离层11接触负极6而第二隔离层12接触正极4。盖帽组件20包括帽22,帽22设有的气体排出的排气孔。帽盖24连接在帽22上并且在其中心部分设有排气孔(未示出)。帽盖24通过薄片条5连接到正极4。在帽盖24和帽22之间设置弹性件26,用于根据电池内产生的压力控制帽22的排气孔的开/闭操作。在外壳2和盖帽组件20之间插入衬垫28,用于密封和绝缘其间的空间。如上所述,在本专利技术中,因为极大地降低用作隔板的尼龙或聚丙烯的数量,由这些材料引起的缺陷能降至最小。结合目前认为是最实际、最优选的实施例描述本专利技术后,应当明白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于所公开实施例,反之,试图覆盖在附加权利要求的精神范围内包含的各种变形、等效布置和方法。权利要求1.一种电池隔板,包括用于防止正极和负极之间短路的第一隔离层;及附在所述第一隔离层上的第二隔离层;其中所述第一隔离层具有比第二隔离层更高的抗拉强度,并且所述第二隔离层具有比第一隔离层更高的电解液保持能力和吸水能力。2.根据权利要求1的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离层由聚对苯二甲酸乙酯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2的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层是由从聚酰胺树脂和聚烯烃树脂构成组中选择的材料制成。4.如权利要求1的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离层通过热熔处理附着在所述第一隔离层上。5.如权利要求3的隔板,其特征在于聚酰胺树脂包括尼龙。6.如权利要求3的隔板,其特征在于聚酰烯烃树脂包括聚丙烯。7.一种电池,包括具有正极、负极和位于所述正负极之间隔板的电极组件;连接正极的盖帽组件;及电极组件设置在其中并连接负极的外壳;其中隔板包括用于防止正极和负极之间短路的第一隔离层;及附在所述第一隔离层上的第二隔离层;并且所述第一隔离层具有第二隔离层更高的抗拉强度,而所述第二隔离层具有比第一隔离层更高的电解液保持能力和吸水能力。8.如权利要求7的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离层是由聚对苯二甲酸乙脂制成。9.如权利要求8的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层是由从聚酰胺基和聚烯烃基构成组中选择的材料制成。10.如权利要求7的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离层通过热熔处理附着在所述第一隔离层上。11.如权利要求9的隔板,其特征在于聚酰胺基包括尼龙材料。12.如权利要求9的隔板,其特征在于聚烯烃基包括聚丙烯材料。13.如权利要求7的电池,其特征在于隔板设置在正负极之间,使第一隔离层接触负极并且第二隔离层接触正极。全文摘要电池隔板包括用于防止正极和负极之间短路的第一隔离层和比第一隔离层有更高的电解液保持能力的第二隔离层。第二隔离层附着在第一隔离层上。第二隔离层由聚对苯二甲酸乙酯制成,而第一隔离层是从尼龙和聚丙烯构成组中选择。第二隔离层最好通过热熔处理附着在第一隔离层上。文档编号H01M2/16GK1187047SQ9712002公开日1998年7月8日 申请日期1997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1997年10月10日专利技术者韩庆镐 申请人:三星电管株式会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隔板,包括:用于防止正极和负极之间短路的第一隔离层;及附在所述第一隔离层上的第二隔离层;其中所述第一隔离层具有比第二隔离层更高的抗拉强度,并且所述第二隔离层具有比第一隔离层更高的电解液保持能力和吸水能力。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庆镐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管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