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富水深基坑的基坑降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55363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5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富水深基坑的基坑降水系统,包括设置于基坑坑底的降压井,降压井内设有深水泵,降压井包括开设于基坑坑底的井孔,井孔内设有井管,井管与井孔的内壁之间设有填料,井管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设置的沉砂管、滤水管和井壁管;填料包括砾石料段和位于砾石料段上方的黏土料段;降压井的底部设有用于收集泥沙的收集件,收集件包括圆筒状的滤筒,滤筒的上部连接有多条绳索,各绳索远离滤筒的一端共同连接有吊索,吊索延伸至降压井的顶部,吊索的下端设有磁体,磁体用于通过磁力吸附沉砂管。本申请通过收集件收集清理降压井内的泥沙,可减少清洗降压井而使水流反向冲刷降压井周侧土质结构的情况。降压井周侧土质结构的情况。降压井周侧土质结构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富水深基坑的基坑降水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富水深基坑的基坑降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为保证深基坑工程开挖施工的顺利进行,同时保证地下主体结构施工的正常进行以及地基土的强度不遭受损失,一方面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当开挖面低于地下水位时,需采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另一方面基坑开挖期间坑内需采取排水措施以排出坑内滞留水,使基坑处于干燥的状态,以利于施工。
[0003]降压井是一种常用的降低地下水位的结构,降压井内设有用于抽排地下水的深水泵,降压井具有一定的过滤地下水的功能,降压井周侧的地下水进入降压井内难免带入少量泥沙,深水泵工作过程中,如降压井内含砂量过大时,需要上提深水泵,减少泥沙影响深水泵工作的情况,而当含砂量过大而上提深水泵无法应对的情况,则需要重新清洗降压井,清洗降压井的过程需要对降压井内注水,降压井内的水除了向降压井的井口流动外,还可穿过降压井反向冲刷降压井周侧的土质结构,使原本在地下水流单向流动条件下趋于稳定的泥沙出现松动,造成后续抽排降水中更多泥沙进入降压井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减少因清洗降压井内泥沙而影响降压井周侧土质结构的情况,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富水深基坑的基坑降水系统。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富水深基坑的基坑降水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富水深基坑的基坑降水系统,包括设置于基坑坑底的降压井,所述降压井内设有深水泵,所述降压井包括开设于基坑坑底的井孔,所述井孔内设有井管,所述井管与所述井孔的内壁之间设有填料,所述井管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设置的沉砂管、滤水管和井壁管;所述填料包括砾石料段和位于砾石料段上方的黏土料段;所述降压井的底部设有用于收集泥沙的收集件,所述收集件包括圆筒状的滤筒,所述滤筒的上部连接有多条绳索,各所述绳索远离所述滤筒的一端共同连接有吊索,所述吊索延伸至所述降压井的顶部,所述吊索的下端设有磁体,所述磁体用于通过磁力吸附所述沉砂管。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坑坑底下方区域的地下水经滤水管进入降压井后通过潜水泵进行外排,地下水进入降压井后,地下水中混杂的泥沙沉淀到沉砂管的底部,降压井内沉淀的泥沙集中于收集件的滤筒内,当泥沙含量较大时,可将潜水泵提起后,利用吊索将滤筒吊起,滤筒具有过滤功能,随着滤筒逐渐上提离开降压井,从而可将降压井内的泥沙带出,从而减少通过清洗降压井使水流反向冲刷降压井周侧土质结构的情况;滤筒位于降压井底部时,可移动吊索,使吊索下端的磁体吸附于沉砂管的内壁,接着绑缚住吊索的上端,使吊索贴近井管内壁,以避让降压井内的深水泵,而当需要提起滤筒时,则只需要牵引吊索
的上端,即可使磁体在吊索的绷紧力的作用下离开沉砂管的管壁。
[0007]可选的,所述滤筒的边缘固设有多个弧形的橡胶片,所述橡胶片的曲率中心沿所述滤筒的中心线设置,所述橡胶片的外凸面抵接所述沉砂管的内周面,所述绳索连接所述橡胶片的上部。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橡胶片的外凸面抵接沉砂管的内周面,有利于减少泥沙落入滤筒与沉砂管的管壁之间的间隙的情况,使泥沙尽可能落入滤筒内,以便于将降压井内的泥沙尽可能通滤筒带出。
[0009]可选的,所述橡胶片包括橡胶主体和包裹于橡胶片内部的金属网。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滤筒上提时,橡胶片受到绳索拉力和滤筒重力的拉扯作用,通过设置金属网,可对橡胶片发挥加强作用,使金属网承受主要的拉扯作用力,从而减少橡胶片出现断裂的情况。
[0011]可选的,相邻所述橡胶片之间的间隙从上往下逐渐减小,直至相邻所述橡胶片的相邻侧边互相抵接。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吊索吊起滤筒时,各橡胶片在绳索的牵引作用下向靠近滤筒中心的方向摆动;通过使相邻的橡胶片之间的间隙从上往下逐渐减小,可使各橡胶片向靠近滤筒中心摆动时形成互相避让的作用,各橡胶片的上部在绳索的牵引作用下互相聚拢,整体形成锥状结构,使各橡胶片对滤筒向上移动的过程形成导向作用,以减少收集件与井管的端部接缝出现磕碰的情况;相邻橡胶片的相邻侧的下部互相抵接,可使各橡胶片的下部形成环形的封闭结构,从而尽量减少泥沙落入滤筒与沉砂管之间。
[0013]可选的,所述橡胶片的内凹侧的边缘设有倒角。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靠近井管内壁的泥沙落在橡胶片的倒角表面时,泥沙沿倒角表面滑至橡胶片的内凹侧,并沿橡胶片的内凹侧进入滤筒内,以利于使滤筒尽量收集泥沙。
[0015]可选的,所述滤筒设有多个弹性片,所述弹性片与所述橡胶片一一对应,所述弹性片迫使所述橡胶片抵接所述沉砂管的内壁。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片迫使橡胶片抵接沉砂管的内壁,减少橡胶片因变形而与沉砂管的内壁之间出现间隙的情况。
[0017]可选的,所述滤水管为桥式滤水管,所述滤水管具有桥式孔眼,所述桥式孔眼设为沿所述滤水管轴向分布的多个环形行列,所述桥式孔眼的孔壁外凸设置,所述滤水管的外周壁包覆至少两层尼龙网,所述滤水管设有用于绑扎所述尼龙网的橡胶带和钢丝,所述橡胶带呈扁平带状结构,所述橡胶带位于相邻两行所述桥式孔眼之间,所述橡胶带的宽度沿所述滤水管的轴向设置,所述钢丝沿所述橡胶带绑扎。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尼龙网可对地下水起进一步的过滤作用,而桥式滤水管虽然具有不易堵塞的优点,但桥式滤水管的孔壁外凸,对于尼龙网的绑扎造成一定的影响,使尼龙网与滤水管表面的贴合度较差,使尼龙网与滤水管之间易于积聚泥沙,位于尼龙网与滤水管之间的泥沙与砾石料共同摩擦尼龙网,易使尼龙网出现破损;通过设置扁平带状结构的橡胶带,橡胶带包覆尼龙网时,可使尼龙网尽量绷紧,从而使尼龙网较好地贴合桥式滤水管的表面,减少尼龙网与滤水管之间积聚泥沙的情况。
[0019]可选的,所述橡胶带的表面设有沿自身长度方向设置的沟槽,所述沟槽用于避让
所述钢丝。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橡胶带的表面设置避让钢丝的沟槽,使沟槽对钢丝形成定位作用,使钢丝与橡胶带之间的位置较为稳定。
[0021]可选的,所述尼龙网包括经丝和纬丝,位于外层的所述尼龙网的所述经丝同时与内层的所述尼龙网的经丝和纬丝交错设置。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层的尼龙网的经丝同时与内层尼龙网的经丝和纬丝交错设置,即外层尼龙网的纬丝同时与内层尼龙网的经丝和纬丝交错设置;在橡胶带迫使两层尼龙网互相贴紧的前提下,使两层尼龙网可过滤更小粒径的沙粒,有利于提升尼龙网的过滤效果。
[0023]可选的,还包括设置于基坑外的沉淀池以及设置于基坑内的排水沟和连通排水沟的集水井,所述集水井用于收集流入基坑内的地表水,所述集水井内设有用于抽水至沉淀池的第一排水泵,所述沉淀池设有用于将水排至市政水道的第二排水泵。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水沟和集水井可将流入集水坑内的地表水及时收集和排放,减少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富水深基坑的基坑降水系统,包括设置于基坑坑底的降压井(1),所述降压井(1)内设有深水泵(5),所述降压井(1)包括开设于基坑坑底的井孔(11),所述井孔(11)内设有井管(12),所述井管(12)与所述井孔(11)的内壁之间设有填料(13),所述井管(12)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设置的沉砂管(121)、滤水管(122)和井壁管(123);所述填料(13)包括砾石料段(131)和位于砾石料段(131)上方的黏土料段(132);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压井(1)的底部设有用于收集泥沙的收集件(8),所述收集件(8)包括圆筒状的滤筒(81),所述滤筒(81)的上部连接有多条绳索(84),各所述绳索(84)远离所述滤筒(81)的一端共同连接有吊索(85),所述吊索(85)延伸至所述降压井(1)的顶部,所述吊索(85)的下端设有磁体(86),所述磁体(86)用于通过磁力吸附所述沉砂管(1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富水深基坑的基坑降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筒(81)的边缘固设有多个弧形的橡胶片(83),所述橡胶片(83)的曲率中心沿所述滤筒(81)的中心线设置,所述橡胶片(83)的外凸面抵接所述沉砂管(121)的内周面,所述绳索(84)连接所述橡胶片(83)的上边缘。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富水深基坑的基坑降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片(83)包括橡胶主体(831)和包裹于橡胶片(83)内部的钢丝(144)网(83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富水深基坑的基坑降水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橡胶片(83)之间的间隙从上往下逐渐减小,直至相邻所述橡胶片(83)的相邻侧边互相抵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富水深基坑的基坑降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片(83)的内凹侧的边缘设有倒角(833)。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富水深基坑的基坑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龙辉陈瑞源邱礼帛郭立君林锦滔杨鹭森洪秀君张旺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协和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