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浇带提前封闭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536706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后浇带提前封闭施工方法,涉及到后浇带封闭技术领域,包括盲沟开挖和集水井布置,盲沟开挖包括以下五个步骤:平整场地、测量放样、沟槽开挖、盲沟回填和验收,集水井布设原则包括:每条盲沟连通两个集水井,集水井位置设置在地库外墙外侧,集水井内标注水位观测点位置,集水井由简易砖墙砌筑,集水井高度为从坑底至地库顶,集水井内置加固支撑,集水井井底标高低于盲沟100mm,集水井内径尺寸不小于800mm,集水井内置水泵。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地库和外墙间布设的集水井以及后浇带下布设的盲沟完美解决了地下室抗浮问题,在主体封顶前一个月内完成后浇带的提前封闭,从而减少对防水及回填土施工进程的影响,优化了施工组织,减少了施工工程中的安全隐患。减少了施工工程中的安全隐患。减少了施工工程中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浇带提前封闭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后浇带封闭
,特别涉及一种后浇带提前封闭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的混凝土带,沉降后浇带封闭条件是一、沉降量满足要求,二、稳定期沉降速率≤0.04mm/d。
[0003]目前,现有的沉降后浇带的封闭时间一般为主体封顶后60天左右,沉降周期较长,极大的影响了防水及回填土施工进程,不能及时为砌筑装修提供场地条件,尤其在场地较小的施工现场,这种矛盾更为突出。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后浇带提前封闭施工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浇带提前封闭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后浇带提前封闭施工方法,包括盲沟开挖和集水井布置,所述盲沟开挖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一:平整场地;
[0007]步骤二:测量放样,在对开挖场地进行平整后,沿测量组放样的木桩洒石灰测设好标高,再对盲沟位置及尺寸进行标记,其中,盲沟尺寸为400mm宽*500mm高;
[0008]步骤三:沟槽开挖,使用挖掘机沿步骤二标记的石灰线进行开挖,以控制线性和深度;
[0009]步骤四:盲沟回填,盲沟从下至上依次填入:2mm厚透水土工布,300mm厚粒径10cm至30cm卵石,150mm厚粒径6cm至10cm卵石,50mm后粗砂,2mm厚透水土工布;
[0010]步骤五:验收。
[0011]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对盲沟布设的原则为:沿主要冲沟沟底即超前止水后浇带,设置主盲沟,在泉水出露点及原地面坡脚等位置设置支沟,并且支沟与主盲沟相连。
[0012]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挖槽时应同时采取防水和排水措施,避免槽底受水浸泡;开槽后如不能立即进行下一道工序,应保留10~30cm的深度不挖,待下道工序施工前整修为设计槽底高程,同时应预留厚20cm左右的一层用人工清挖;沟槽开挖中基坑土及时运走,并进行人工修整基坑;如发生超挖,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回填。
[0013]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沟槽挖好后,必须对沟槽进行检测;检测内容包括:沟槽断面尺寸和沟底纵坡。
[0014]优选的,所述集水井布设原则包括:每条所述盲沟连通两个集水井,集水井内标注水位观测点位置;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集水井也可以与地库明沟相连。
[0015]优选的,所述集水井由简易砖墙砌筑,集水井高度为从坑底至地库顶,集水井内置
加固支撑,集水井井底标高要低于盲沟100mm,集水井内径尺寸不小于800mm,集水井内置水泵。
[001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7]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地库和外墙间布设的集水井以及后浇带下布设的盲沟完美解决了地下室抗浮问题,在主体封顶前一个月内完成后浇带的提前封闭,从而减少对防水及回填土施工进程的影响,优化了施工组织,减少了施工工程中的安全隐患;
[0018]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主要冲沟沟底设置主盲沟,在泉水出露点及原地面坡脚等位置设置支沟,并且支沟与主盲沟相连,从而利于水平穿插,为地下室集中加工区布置提供条件。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俯视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后浇带结构侧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图1

3所示的一种后浇带提前封闭施工方法,包括盲沟开挖和集水井布置,盲沟开挖包括以下步骤:
[0024]步骤一:平整场地,场地由人工或机器进行平整,并保证场地的压实度满足施工要求;
[0025]步骤二:测量放样,在对开挖场地进行平整后,沿测量组放样的木桩洒石灰测设好标高,再对盲沟位置及尺寸进行标记,对盲沟布设的原则为:沿主要冲沟沟底即超前止水后浇带,设置主盲沟,在泉水出露点及原地面坡脚等位置设置支沟,并且支沟与主盲沟相连,其中,盲沟尺寸为400mm宽*500mm高;
[0026]步骤三:沟槽开挖,使用挖掘机沿步骤二标记的石灰线进行开挖,以控制线性和深度,挖槽时应同时采取防水和排水措施,避免槽底受水浸泡;开槽后如不能立即进行下一道工序,应保留10~30cm的深度不挖,待下道工序施工前整修为设计槽底高程,同时应预留厚20cm左右的一层用人工清挖;沟槽开挖中基坑土及时运走,并进行人工修整基坑;如发生超挖,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回填,在开挖过程中应注意沟槽的坡度、断面尺寸、深度;并且,在沟槽挖好后,必须对沟槽进行检测;检测内容包括:沟槽断面尺寸和沟底纵坡;经监理工程师检测合格后才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0027]步骤四:盲沟回填,盲沟从下至上依次填入:2mm厚透水土工布,300mm厚粒径10cm至30cm卵石,150mm厚粒径6cm至10cm卵石,50mm后粗砂,2mm厚透水土工布,土工布又称土工织物,它是由合成纤维通过针刺或编织而成的透水性土工合成材料,是新材料土工合成材料其中的一种,成品为布状,一般宽度为4

6米,长度为50

100米,土工布具有强力高、耐腐蚀、透水性好、抗微生物性好等优点,并且由于材质轻柔,故运送、铺设和施工方便;
[0028]步骤五:验收。
[0029]其次,集水井布设原则包括:每条盲沟连通两个集水井,集水井内标注水位观测点位置;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集水井也可以与地库明沟相连。
[0030]集水井由简易砖墙砌筑,集水井高度为从坑底至地库顶,集水井内置加固支撑,集水井井底标高要低于盲沟100mm,集水井内径尺寸不小于800mm,集水井内置水泵。
[0031]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需要安排专人进行巡视,技术管控重点在于:观测点布置需满足设计要求,水位监测持续至地库顶板回土前;当水位超过警戒值时,及时利用水泵将水位控制在警戒值以下。
[003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浇带提前封闭施工方法,包括盲沟开挖和集水井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盲沟开挖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平整场地;步骤二:测量放样,在对开挖场地进行平整后,根据设计后浇带布置图沿后浇带布置盲沟,沿测量组放样的木桩洒石灰测设好标高,再对盲沟位置及尺寸进行标记,其中,盲沟尺寸为400mm宽*500mm高;步骤三:沟槽开挖,使用挖掘机沿步骤二标记的石灰线进行开挖,以控制线性和深度;步骤四:盲沟回填,盲沟从下至上依次填入:2mm厚透水土工布,300mm厚粒径10cm至30em卵石,150mm厚粒径6cm至10cm卵石,50mm后粗砂,2mm厚透水土工布;步骤五:验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浇带提前封闭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对盲沟布设的原则为:沿主要冲沟沟底即超前止水后浇带,设置主盲沟,在泉水出露点及原地面坡脚等位置设置支沟,并且支沟与主盲沟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后浇带提前封闭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挖槽时应同时采取防水和排水措施,避免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蒙锐李光宁胥钧张正林代国庆顾辉张阵伟曹凯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华发人居生活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