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纤维素黄酸酯循环研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4978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研磨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纤维素黄酸酯循环研磨装置,包括研磨机,研磨机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研磨机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第一出料口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第二出料口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还包括:水平传输机,设置在第一出料口的输出端,水平传输机通过第一出料口与研磨机的内部连通;升料机,设置在研磨机的侧部,生料机的一端与水平传输机背向研磨机的一端相连通,升料机的另外一端通过输料管与研磨机的第二进料口相连通,该装置能够自动的将纤维素纤维物料循环研磨,避免人工操作,提高研磨均匀度。高研磨均匀度。高研磨均匀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纤维素黄酸酯循环研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研磨
,具体是涉及一种纤维素黄酸酯循环研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纤维素纤维生产流程中,纤维素黄酸酯溶解于NaOH溶液中后,溶液被称之为粘胶。但因纤维素黄酸酯在溶解前抱团现象严重,故通常在粘胶中存在许多胶团,进而影响粘胶的过滤性能。如果粘胶过滤性能差,则会导致反洗滤机所产生的粘胶浪费大大增加,后道纺丝工序中断丝、废丝增多,生产成本升高、成品质量下降等问题。
[0003]现有纤维素纤维的生产技术中,需要对其进行研磨,研磨过程中对于胶粒研磨细度不够的纤维素纤维物料需要通过人工进型筛选过滤,再通过人工将细度不够的纤维素纤维物料从新进行研磨,人工操作的环境中,长时间操作对身体健康有害会,无法自动进行循环研磨,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纤维素黄酸酯循环研磨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纤维素黄酸酯循环研磨装置,该装置能够自动的将纤维素纤维物料循环研磨,避免人工操作,提高研磨均匀度。
[0005]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纤维素黄酸酯循环研磨装置,包括研磨机,研磨机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研磨机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第一出料口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第二出料口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还包括:
[0007]水平传输机,设置在第一出料口的输出端,水平传输机通过第一出料口与研磨机的内部连通;
[0008]升料机,设置在研磨机的侧部,生料机的一端与水平传输机背向研磨机的一端相连通,升料机的另外一端通过输料管与研磨机的第二进料口相连通。
[0009]优选地,水平传输机包括:
[0010]第二输送管,第二输送管呈水平位于第一出料口的下方,第二输送管的一端与第一出料口连通,第二输送管的轴线与第一出料口的轴线垂直,第二输送管的一端与升料机的内部连通;
[0011]第一螺旋叶片,第一螺旋叶片可旋转的安装在第二输送管的内部,第一螺旋叶片自第二输送管的一端延伸至第二输送管的另一端,第一螺旋叶片的叶片边缘与第二输送管的内壁间隙配合;
[0012]第一旋转驱动器,第一旋转驱动器设置在第二输送管远离生料机的一端,电机用于驱动第一螺旋叶片旋转。
[0013]优选地,升料机包括:
[0014]第四输料管,第四输料管呈竖直位于研磨机的侧部,第四输料管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第三进料口和第四进料口,第三进料口与第二输送管背向研磨机的一端连通,第四进
料口与输料管内部连通;
[0015]链板式传输机,链板式传输机安装在第四输料管的内部;
[0016]刮板,刮板具有若干个,若干个刮板均布安装在链板式输送机的输送表面上,刮板的横截面为弧形状,刮板背向链板的一端与第四输料管的内壁间隙配合。
[0017]优选地,链板式传输机包括:
[0018]第一链轮,第一链轮可旋转的安装在第四输送管的内部上端;
[0019]第二链轮,第二链轮可旋转的安装在第四输送管的内部下端,第二链轮与第一链轮上下对应,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链条是由若干个链板串接而成,刮板的一端固定安装在链板外壁上;
[0020]第二旋转驱动器,第二旋转驱动器固定安装在第四输料管的外壁上,第二旋转驱动机的输出端与第一链轮的轴线相同,第二旋转驱动器的输出端与第一链轮的一端传动连接。
[0021]优选地,输料管包括:
[0022]第一输料通道,第一输料通倾斜设置在第四输料管的上端侧部,第一输料通道倾斜设置,第一输料通道倾斜上的一端与第四进料口连通;
[0023]第二输料通道,第二输料通道呈水平设置在第一输料通道倾斜向下的一端,第二输料通道与第一输料通道相互连通,第二输料通道的底部与第二进料口连通。
[0024]优选地,第二输料通道的内部设置有疏通装置,该疏通装置包括:
[0025]第三旋转驱动器,第三旋转驱动器呈竖直设置在第二输料通道的顶部,第三旋转驱动器的输出端能够转动的穿过第二输料通道的顶部向第二输料通道的内部延伸,第三旋转驱动器的输出端与第二进料口的轴线相同;
[0026]第二螺旋叶片,第二螺旋叶片可旋转的安装在第二进料口内,第二螺旋叶片的叶片边缘与第二进料口的内壁间隙配合,第二螺旋叶片的顶端与第三旋转驱动器的输出端相连接。
[0027]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28]1.本技术通过水平传输机和升料机可将初步研磨后的纤维素黄酸酯循物料再次输送给研磨机内,使得纤维素黄酸酯循物料循环研磨,提高研磨均匀度,解决了如何循环的将纤维素黄酸酯循物料进行研磨的技术问题。
[0029]2.本技术通过第二输送管、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一旋转驱动器的配合,可稳定的将纤维素黄酸酯循物料输送到生料机内部,解决了如何通过水平传输机将纤维素黄酸酯循物料输送到生料机内的技术问题。
[0030]3.本技术通过第四输料管内的链板式传输机以及链板式传输机上的每个刮板配合,将进入到第四输料管内的纤维素黄酸酯循物料输送给输送管,解决了如何通过升料机将纤维素黄酸酯循物料输送给输送管的技术问题。
[0031]4.本技术通过链条绕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旋转移动,再通过链条上的链板依序带动刮板沿第四输料管下端位置向第四输料管上端位置输送,使得滑板将纤维素黄酸酯循物料输送给输送管,解决了如何具体的通过链板式传输机将纤维素黄酸酯循物料输送给输送管的技术问题。
[0032]5.本技术通过第一输料通道和第二输料通道可将纤维素黄酸酯循物料输送
给研磨机,解决了如何通过输送管将纤维素黄酸酯循物料输送给研磨机的技术问题。
[0033]6.本技术通过第三旋转驱动器驱动第二螺旋叶片旋转,可将进入到第二输送通道内的纤维素黄酸酯循物料均匀的进入到第二进料口内,解决了如何使第二输料通道内的纤维素黄酸酯循物料畅通的进入研磨机内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0034]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35]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36]图3为本技术的图2中沿A

A处的剖视图;
[0037]图4为本技术的升料机的局部立体图;
[0038]图5为本技术的输料管的局部分解图;
[0039]图6为本技术的链板式传输机局部立体图。
[0040]图中标号为:1

研磨机;2

第一进料口;3

第二进料口;4

第一出料口;5

第二出料口;6

第一电磁阀;7

第二电磁阀;8

水平传输机;9

升料机;10

输料管;11

第二输送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纤维素黄酸酯循环研磨装置,包括研磨机(1),研磨机(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进料口(2)和第二进料口(3),研磨机(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出料口(4)和第二出料口(5),第一出料口(4)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6),第二出料口(5)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平传输机(8),设置在第一出料口(4)的输出端,水平传输机(8)通过第一出料口(4)与研磨机(1)的内部连通;升料机(9),设置在研磨机(1)的侧部,生料机的一端与水平传输机(8)背向研磨机(1)的一端相连通,升料机(9)的另外一端通过输料管(10)与研磨机(1)的第二进料口(3)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维素黄酸酯循环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水平传输机(8)包括:第二输送管(11),第二输送管(11)呈水平位于第一出料口(4)的下方,第二输送管(11)的一端与第一出料口(4)连通,第二输送管(11)的轴线与第一出料口(4)的轴线垂直,第二输送管(11)的一端与升料机(9)的内部连通;第一螺旋叶片(12),第一螺旋叶片(12)可旋转的安装在第二输送管(11)的内部,第一螺旋叶片(12)自第二输送管(11)的一端延伸至第二输送管(11)的另一端,第一螺旋叶片(12)的叶片边缘与第二输送管(11)的内壁间隙配合;第一旋转驱动器(13),第一旋转驱动器(13)设置在第二输送管(11)远离生料机的一端,电机用于驱动第一螺旋叶片(12)旋转。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纤维素黄酸酯循环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升料机(9)包括:第四输料管(14),第四输料管(14)呈竖直位于研磨机(1)的侧部,第四输料管(14)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第三进料口和第四进料口,第三进料口与第二输送管(11)背向研磨机(1)的一端连通,第四进料口与输料管(10)内部连通;链板式传输机,链板式传输机安装在第四输料管(14)的内部;刮板(15),刮板(15)具有若干个,若干个刮板(15)均布安装在链板式输送机的输送表面上,刮板(15)的横截面为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伟王兵朱利民叶华安黄彬彬蔡志超张文涛
申请(专利权)人:赛得利中国纤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