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滑透气型弹性混纺织带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548281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纺织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防滑透气型弹性混纺织带,由经纱、纬纱和防滑纱织造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棉纤维和竹纤维提供主要的透气性能,氨纶纤维和涤纶纤维提供主要的弹性,同时涤纶纤维还保证了织带的强度,再结合防滑纱的使用,得到了一种兼具防滑和透气功能且弹性好的织带。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碱处理纱线,提高了纱线的比表面积,从而增大了织带与人体皮肤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织带与人体皮肤间的摩擦力,进而达到了防滑的目的。实施例的结果显示,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防滑透气型弹性混纺织带的拉伸断裂强力为46.5~47.8cN,弹性恢复率89.7~92.5%,并且透气性和防滑性能优异。并且透气性和防滑性能优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滑透气型弹性混纺织带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防滑透气型弹性混纺织带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织带是以各种纱线为原料制成狭幅状织物或管状织物,带织物品种繁多,广泛用于服饰、鞋材、箱包、工业、农业、军需、交通运输等各产业部门。
[0003]由于织带弹性佳且耐摩擦,一般在服饰生产中常常将织带应用于肩带上。然而,普通的织带表面较为光滑,人们在穿着时肩带容易从肩上滑落。并且,现有的织带虽然弹性好,但不具备透气功能,在夏季高温天气下使用起来舒适度较差。因此,亟需一种兼具防滑和透气功能且弹性好的织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滑透气型弹性混纺织带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防滑透气型弹性混纺织带兼具防滑、透气功能,并且具有良好的弹性。
[0005]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滑透气型弹性混纺织带,由经纱、纬纱和防滑纱织造而成;
[0007]按重量份数计,制备所述经纱和纬纱的原料独立地包括:棉纤维30~50份、竹纤维10~20份、氨纶纤维10~30份和涤纶纤维20~30份;
[0008]所述防滑纱为碱处理后的纱线。
[0009]优选地,按重量份数计,制备所述经纱和纬纱的原料独立地包括:棉纤维30~40份、竹纤维10~15份、氨纶纤维10~20份和涤纶纤维20~25份。
[0010]优选地,所述经纱的密度为350~400根/10cm,所述纬纱的密度为280~380根/10cm。
[0011]优选地,所述防滑纱的排布方式为沿径向每隔0.5~0.8cm设置4~5根。
[0012]优选地,所述防滑透气型弹性混纺织带的宽度为1~5cm。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防滑透气型弹性混纺织带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以棉纤维、竹纤维、氨纶纤维和涤纶纤维为原料进行纺纱,得到经纱和纬纱;
[0015]将纱线进行碱处理,得到防滑纱;
[0016]将经纱、纬纱和防滑纱进行织造,得到防滑透气型弹性混纺织带。
[0017]优选地,所述碱处理包括:将纱线与碱液混合后加热。
[0018]优选地,所述碱液包括氢氧化钠溶液;所述碱液的质量浓度为2~8%。
[0019]优选地,所述加热的温度为30~35℃。
[0020]优选地,所述织造的织物组织为凸条组织。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滑透气型弹性混纺织带,由经纱、纬纱和防滑纱织造而成;按
重量份数计,制备所述经纱和纬纱的原料独立地包括:棉纤维30~50份、竹纤维10~20份、氨纶纤维10~30份和涤纶纤维20~30份;所述防滑纱为碱处理后的纱线。本专利技术中的棉纤维和竹纤维提供主要的透气性能,氨纶纤维和涤纶纤维提供主要的弹性,同时涤纶纤维还保证了织带的强度,再结合防滑纱的使用,得到了一种兼具防滑和透气功能且弹性好的织带。本专利技术通过碱处理纱线,提高了纱线的比表面积,从而增大了织带与人体皮肤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织带与人体皮肤间的摩擦力,进而达到了防滑的目的。实施例的结果显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防滑透气型弹性混纺织带的拉伸断裂强力为46.5~47.8cN,弹性恢复率89.7~92.5%,并且透气性和防滑性能优异。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滑透气型弹性混纺织带,由经纱、纬纱和防滑纱织造而成;
[0023]按重量份数计,制备所述经纱和纬纱的原料独立地包括:棉纤维30~50份、竹纤维10~20份、氨纶纤维10~30份和涤纶纤维20~30份;
[0024]所述防滑纱为碱处理后的纱线。
[002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防滑透气型弹性混纺织带由经纱、纬纱和防滑纱织造而成。本专利技术在经纬纱的基础上增加防滑纱,在保证织带透气性和弹性的情况下达到了防滑的目的。
[0026]按重量份数计,制备所述经纱和纬纱的原料独立地包括棉纤维30~50份,优选为30~40份。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棉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与竹纤维一起为织带提供主要的透气性能。
[0027]以棉纤维的重量为30~40份计,制备所述经纱和纬纱的原料独立地包括竹纤维10~20份,优选为10~15份。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竹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并且具有抗菌、防臭和抗紫外线功能。
[0028]以棉纤维的重量为30~40份计,制备所述经纱和纬纱的原料独立地包括氨纶纤维10~30份,优选为10~20份。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氨纶纤维具有良好的弹性,与涤纶纤维一起为织带提供主要的弹性。
[0029]以棉纤维的重量为30~40份计,制备所述经纱和纬纱的原料独立地包括涤纶纤维20~30份,优选为20~25份。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涤纶纤维弹性好、强韧度高,为织带提供弹性的同时保证了织带的强度。
[0030]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经纱的密度优选为350~400根/10cm,更优选为380~400根/10cm。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纬纱的密度优选为280~380根/10cm,更优选为300~350根/10cm。本专利技术优选将所述经纱的密度和纬纱的密度控制在上述范围,在保证强度的情况下有利于得到透气性良好的织带。
[0031]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防滑纱的排布方式优选为沿径向每隔0.5~0.8cm设置4~5根,更优选为沿径向每隔0.5~0.6cm设置4~5根。
[0032]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防滑纱为碱处理后的纱线。本专利技术通过碱处理纱线,提高了纱线的比表面积,从而增大了织带与人体皮肤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织带与人体皮肤间的摩擦力,进而达到了防滑的目的。
[0033]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防滑透气型弹性混纺织带的宽度优选为1~5cm,更优选为2~4cm。
[0034]本专利技术中的棉纤维和竹纤维提供主要的透气性能,氨纶纤维和涤纶纤维提供主要的弹性,同时涤纶纤维还保证了织带的强度,再结合防滑纱的使用,得到了一种兼具防滑和透气功能且弹性好的织带。本专利技术通过碱处理纱线,提高了纱线的比表面积,从而增大了织带与人体皮肤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织带与人体皮肤间的摩擦力,进而达到了防滑的目的。
[003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防滑透气型弹性混纺织带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6]以棉纤维、竹纤维、氨纶纤维和涤纶纤维为原料进行纺纱,得到经纱和纬纱;
[0037]将纱线进行碱处理,得到防滑纱;
[0038]将经纱、纬纱和防滑纱进行织造,得到防滑透气型弹性混纺织带。
[0039]本专利技术以棉纤维、竹纤维、氨纶纤维和涤纶纤维为原料进行纺纱,得到经纱和纬纱。
[0040]本专利技术对所述纺纱的操作没有特殊的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纺纱方法即可。
[0041]本专利技术将纱线进行碱处理,得到防滑纱。
[0042]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碱处理优选包括:将纱线与碱液混合后加热。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碱液优选包括氢氧化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滑透气型弹性混纺织带,由经纱、纬纱和防滑纱织造而成;按重量份数计,制备所述经纱和纬纱的原料独立地包括:棉纤维30~50份、竹纤维10~20份、氨纶纤维10~30份和涤纶纤维20~30份;所述防滑纱为碱处理后的纱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透气型弹性混纺织带,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制备所述经纱和纬纱的原料独立地包括:棉纤维30~40份、竹纤维10~15份、氨纶纤维10~20份和涤纶纤维20~25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透气型弹性混纺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纱的密度为350~400根/10cm,所述纬纱的密度为280~380根/10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透气型弹性混纺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纱的排布方式为沿径向每隔0.5~0.8cm设置4~5根。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明马学立农乘新韦恒吉信华胡世旭马晓楷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威信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