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内固定修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54462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42
本专利涉及一种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内固定修复系统,将头部套筒固定于股骨粗隆间,在头部凸起套筒安装骨水泥螺钉,沿骨水泥螺钉中心孔置入球囊扩张器械在股骨头内部扩张出一个空腔,退出球囊扩张器械后沿骨水泥螺钉中心孔置入骨水泥注射器,在股骨头内部空腔注入骨水泥,旋转钢板部与股骨干贴合后将骨水泥螺钉锁紧在头部凸起套筒,第一锁定螺钉锁紧在头部螺纹中,螺纹尖端置入骨水泥中;接下来安装皮质骨加压螺钉和短锁定螺钉,最后整个钢板完全固定在股骨粗隆间,依靠头部的两颗螺钉在固定粗隆间骨折的同时起到防止骨折端旋转,增加骨折端的轴向加压及稳定性,有效地固定粉碎骨折块,有效防止钢板松动和骨折块移位,结构简单,便于医生操作。便于医生操作。便于医生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内固定修复系统


[0001]本专利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内固定修复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股骨粗隆间骨折是指股骨干与股骨颈的交界处发生的骨折,由于该处是承受剪力最大的部位,而且大多数为松质骨,是骨质疏松好发的部位,容易在应力的作用下导致骨折。在治愈这些骨折的过程中,采用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手术,应用内固定技术进行骨折内固定,从而达到手术复位和稳定骨折的目的。但是股骨粗隆间骨折或股骨转子间骨折部位,此处为骨质疏松部位,在骨折内固定过程中会出现不牢固、螺钉松动、切出、退出等问题,最终造成骨折内固定手术的失败。
[0003]最近几年来,有医生采用骨水泥螺钉进行固定,所采用的方法是首先向骨内注射一定量的骨水泥,从而起到加强固定的目的,但是这种强行注射骨水泥的方法会有明显缺点,缺点在于,骨水泥的量无法精确控制,骨水泥注入过少会达不到加强固定的目的,骨水泥注入过多会造成骨水泥泄露至关节腔的风险;另外,现有骨折修复系统仅采用一根骨水泥螺钉固定骨折板,骨折板上设置的凸起套筒与连接处骨折板近似垂直,骨水泥螺钉与骨折板配合接触面过小,起不到较好的固定作用。而且,现有骨折修复系统的骨折板的头部向股骨头一侧弯曲,并在凸起套筒的外围设置螺钉孔,在螺钉孔内插入螺钉将钢板本体固定在人体骨上,此时,通过螺钉对钢板本体施加压力不仅容易对股骨头造成压迫,造成二次伤害,影响治疗效果,而且螺钉插入粉碎性骨折的股骨头内时,稳定性差,也容易给患者带来二次伤害。此外,现有系统与之所配的骨水泥螺钉骨水泥扩散孔设置过少,会造成骨水泥在股骨头内部空腔扩散较为困难,加大骨水泥注射的难度,对于严重骨质疏松患者来说骨水泥注入较少将不能起到稳固增强的作用,在手术完成之后的恢复阶段会造成螺钉松动从而造成内固定的失败。因此,现有骨折修复系统无法对股骨头处发生粉碎性骨折或骨质疏松非常严重的患者进行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的分析,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内固定修复系统,用以解决现有内固定修复系统的存在骨折端旋转的风险,导致钢板松动和骨折块移位,无法有效固定粉碎骨折块的问题中的一者或多者。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内固定修复系统,包括:
[0007]锁定套筒板,所述锁定套筒板包括一体设置的主体和头部,所述头部设有凸起套筒和第一锁定孔;
[0008]骨水泥螺钉,所述骨水泥螺钉螺纹安装于所述凸起套筒内,所述骨水泥螺钉包括钉体,所述钉体沿轴向贯穿设有中心孔,所述钉体上设有骨水泥扩散孔,所述骨水泥扩散孔
与所述中心孔连通;
[0009]球囊扩张器械,所述球囊扩张器械通过所述中心孔在股骨头内部形成空腔;
[0010]骨水泥注射器,所述骨水泥注射器通过所述中心孔和所述骨水泥扩散孔向所述空腔内注射骨水泥;
[0011]第一锁定螺钉,所述第一锁定螺钉通过第一锁定孔插入至所述空腔内。
[0012]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主体为直段,所述主体的内表面能够与股骨干的表面贴合;所述头部为曲段,所述头部的内表面能够与股骨头部与股骨干过渡段的表面贴合。
[0013]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曲段包括具有第一曲率的第一段和具有第二曲率的第二曲率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直段过渡连接,第二曲率大于第一曲率。
[0014]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锁定孔设于所述第一段,所述第一锁定孔的中心线与所述凸起套筒的中心线平行。
[0015]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凸起套筒设于所述第二段的内侧面,所述凸起套筒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二段的外侧面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所述凸起套筒连通。
[0016]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连接孔的中心线与所述凸起套筒的中心线重合,且所述连接孔的孔径与所述凸起套筒的安装口的孔径相等;
[0017]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内固定修复系统还包括第二锁定螺钉和第三锁定螺钉,第二锁定螺钉为皮质骨加压螺钉,第三锁定螺钉为短锁定螺钉,钢板主体通过所述短锁定螺钉和皮质骨加压螺钉固定在股骨干上。
[0018]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主体设有第二锁定孔和第三锁定孔,所述第二锁定螺钉装入所述第二锁定孔内,第三锁定孔为加压孔,第三锁定螺钉装入第三锁定孔,使用所述短锁定螺钉和皮质骨加压螺钉将钢板主体固定在股骨干上。
[0019]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锁定孔位于所述连接孔与所述第三锁定孔之间,所述第三锁定孔的数量为2

3个。
[0020]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骨水泥螺钉包括钉体,所述钉体包括光杆段和螺纹段,所述骨水泥扩散孔设于所述螺纹段;所述骨水泥扩散孔具有多排孔,沿所述螺纹段的轴向设置,每排孔包括至少四个所述骨水泥扩散孔。
[0021]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钉体的头部设有梅花形沉槽口。
[0022]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球囊扩张器械包括前端和后端,所述前端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能够穿过所述中心孔伸入骨松质内部,通过所述后端控制所述伸缩杆在骨松质内部形成一个空腔。
[0023]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骨水泥注射器包括手柄和骨水泥输送管,所述骨水泥输送管与所述手柄拆卸连接,所述骨水泥输送管用于穿入所述骨水泥螺钉的中心孔,推动手柄使骨水泥通过所述骨水泥输送管经骨水泥扩散孔进入空腔内。
[0024]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凸起套筒的截面为圆环形,所述的凸起套筒在所述锁定套筒板内表面延伸高度为10mm~30mm,所述凸起套筒的外壁直径为9~12mm,所述凸起套筒的壁厚为1.5mm~3mm,所述凸起套筒与所述主体呈130
°
夹角。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0026]a)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内固定修复系统,包括骨水泥螺钉、第一
锁定螺钉和锁定套筒板,利用骨水泥螺钉和第一锁定螺钉将头部套筒固定于股骨粗隆间,旋转钢板部与股骨干贴合好后,将骨水泥螺钉锁紧在头部凸起套筒,第一锁定螺钉锁紧在头部螺纹中,螺纹尖端均置入骨水泥中;接下来安装皮质骨加压螺钉和短锁定螺钉,最后整个钢板完全固定在股骨粗隆间,可以在固定粗隆间骨折的同时起到防止骨折端旋转,增加骨折端的轴向加压及稳定性,有效地固定粉碎骨折块,有效防止钢板松动和骨折块移位等问题,内固定可靠,结构简单,便于医生操作。
[0027]b)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内固定修复系统,采用球囊扩张器械,球囊扩张器械和骨水泥螺钉一起使用,增大了骨水泥的填充空间,提高骨水泥螺钉固定的稳定性。
[0028]c)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内固定修复系统,经过球囊扩张后再分次注入骨水泥,一方面球囊扩张后留下的空腔周围的松质骨得到压实,人为制造了一个阻止骨水泥渗漏的屏障;另一方面使用推杆分次注入骨水泥较传统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内固定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锁定套筒板(2),所述锁定套筒板(2)包括一体设置的主体(2.3),所述主体(2.3)为直段;和头部(2.1),所述头部(2.1)设有凸起套筒(2.2)和第一锁定孔(2.4);骨水泥螺钉(3),所述骨水泥螺钉(3)螺纹安装于所述凸起套筒(2.2)内,所述骨水泥螺钉(3)包括钉体(3.4),所述钉体(3.4)沿轴向贯穿设有中心孔(3.3),所述钉体(3.4)上设有骨水泥扩散孔(3.6),所述骨水泥扩散孔(3.6)与所述中心孔(3.3)连通;球囊扩张器械(4),所述球囊扩张器械(4)通过所述中心孔(3.3)在股骨头内部形成空腔(8);骨水泥注射器(10),所述骨水泥注射器(10)通过所述中心孔(3.3)和所述骨水泥扩散孔(3.6)向所述空腔(8)内注射骨水泥(9);第一锁定螺钉(7),所述第一锁定螺钉(7)通过第一锁定孔(2.4)插入至所述空腔(8)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内固定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锁定螺钉和第三锁定螺钉,所述第二锁定螺钉为皮质骨加压螺钉(5),所述第三锁定螺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嘉许小波张强郑晓明张亚普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德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